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驻马店:打造新型农民培训基地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1-25  互联网

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主力军。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传统农业人口大市,农村劳动力达 554.2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达65%,农村劳动力多且素质偏低,这一情况在中西部大多数省市具有普遍性。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最基础性工程,不仅是影响到一个地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全省甚至全国“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对加快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在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技能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不仅能为农村输送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

二、驻马店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驻马店市是豫南地区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全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9年底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为 482.29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约为87%,占全市乡村人口的64.8%。当前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291.7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就业比重的60.5%;从事第二产业106.59万人,占22.1%;从事第三产业83.9万人,占17.4%;农村劳动力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1:0.37:0.29(以第一产业为1)。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构成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驻马店市通过科教兴市、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教育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局面虽有很大改观,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主要表现在:

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抽样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全市中小学以下及以下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资源的87.81%。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村劳动力达和小学文化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6.22%和19.41%,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22和3.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2.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42个百分点。中小学及以下农村劳动力人数比重偏大,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25.63%,也就是说,全市每10个农业劳动力中,就有4个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

这是造成全市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具有高学历劳动力人数比重偏小。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2.19%。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资源量的9.54%和2.64%,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和1.8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目前驻马店农村劳动力中高学历的劳动力人数明显偏少。

3、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2009年全市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15.38%,远远低于全省33.96%的平均水平,全市仍有84.62%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这部分劳动力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迅速推进的拖累。

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生产中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目前,素质偏低对农村劳动力造成的最直接、最明显后果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就业渠道较窄,劳务输出缓慢。主要表现在:

一是低素质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完全退出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稳。

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年来受发展速度下降、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提高、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而质量要求却又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低素质劳动力实现转移相对困难。

三是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虽有增加,但受自身素质约束,大多从事的仅仅是科技含量低、收入水平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就业不稳,属“亦工亦农”式的转移。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国家或者全球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极易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回流。

三、打造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的构思

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主义村建设和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从驻马店市情出发,从农民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发,确定目标,规划模式,逐步打造布局合理、辐射面广、示范性强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基地。

(一)培养目标要明确

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培养这三类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区别于农村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需求分析,驻马店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这一领域理应成为当前和未来培训新型农民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根据新形势的需求,对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进行合理调整,按照“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

(二)办学模式要富有创新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农民创业致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产点和有效途径。为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通过有计划的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所有职业学校都应面向农村,都应服务于农村和农民,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

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是从普通中学改制而来,受传统普通教育影响较深。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应首先满足教育者学习知识技能,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的需求。一般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为了使他们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能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要有所改进。对于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达到即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养人才,也可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专业设置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许多典型经验证明,农村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断调整期专业结构,农村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中,应大胆改革创新,紧抓当前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根据招商落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围绕重点项目开设培训专业,为在建项目下一步用工需求进行储备式培训,引导培训机构合理开设培训专业,搞好岗位对接。

(五)新型农民培养要注重三条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应该是市场行为,基于此,新型农民培养必须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经济利益引导传统农民转向新型农民,这是新型农民培养的必由之路。

1、产业化带动培养原则。把“工业思维、商业意识、企业机制”带入农业,用企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或经营,努力实现组织最佳化、产业个性化、品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经营市场化的效果,从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实现农民由传统到新型的带动培养。

2、专业化指导性培养原则。培养新型农民要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方便农民的方法为主,尊重农民意愿,注重职业教育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重心下移,一是推进教师进村,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推进媒体资源进村,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和科技书屋等载体,把农民继续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交给农民;三是推进人才培训进村。把新型农民培训班办在村里,以村为单位设立培训点,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组织一个专业协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让一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3、学历化针对培养原则。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培养新型农民必须分清主次,注重点面结合、示范引导。一方面要抓好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另一方面要重点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起六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带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带动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率先发家致富,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批经营能人兴办实体、繁荣农村市场,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面貌;培养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队伍,既能征战四方又能为本地工业储备力量、输送动力。

四、对培养新型农民,打造农村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议

加快社会主义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立足驻马店市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并具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以此作为平台,。必须立足驻马店市情,认清形势,抓住症结,找准迅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切入点。

(一)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培育地方职业教育体系特色化

今后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打破统一的办学模式,结合地方传统技能和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办教育,在培养目标、人才质量规格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均应和普通传统教育学校有明显区别。同时,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还要切实树立各自的形象品牌,着力培育特色专业。强化师资队伍和专业现代化建设,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验室及教学设施,有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提高人的个性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结合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根据城镇就业的形势和行业特点设置专业、与行业联合办学,增强岗位针对性;面向农村培养的人才则要根据农村的地域和产业要求,按当地产业化的水平设置专业。如,“遂平家政”、“平舆防水”、“西平缝纫工”、“泌阳香菇栽培”、“汝南麦草工艺”、“新蔡采棉工”等10多个已形成了良好效应的稳定劳务输出品牌,若进一步加强系统化、理论化职业教育,不失为具有地方特色乃至“驻马店特色”的教育品牌。

(二)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的素质含义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农民的培养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某些方面技能的提高。如果仅限于提高技能,其结果可能是农民经济富裕了,但思想观念与村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打牌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因此在构建农民培训机制时,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教育经费,改革教育内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给农民插上致富翅膀的同时,让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和谐,大大促进了村建设。

(三)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绩效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教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初步建成了一批条件较好的中等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农村职教也开始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如与农业院校联合招生,实施对口招生,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有效借鉴经济发达地区采用的培训教育模式,加快自身的教育体系建设。目前发达地区采取的农民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司+培训班+学院”培训,在龙头企业内设置相应培训班,使农民直接感受到企业的运行方式。

2、“专业协会+农民”培训,把农民培训工作和各种专业协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民加快的获得专业技能。

3、现场指导和咨询。通过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农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具体指导农民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专业专题培训。根据季节农事活动,为农民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

5、订单培训。按“市场订单”开展培训,使培训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6、“校企联办”。既由企业出资,学校派老师,出实习场地和设备,实现二者在资源上的互补,共同培训农民工。

7、“专业合作社”制。即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农民互助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技术、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帮助。

(四)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农技推广的教化功能

农技推广体系是目前农村覆盖面最广的农民技术服务网络,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也是农民接受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加快农村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和农民科技知识需求的农民技术服务网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咨询等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优质、高效、高端农业,以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为载体,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支持村建设。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11-25/12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