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苞米一天80元,剥苞米皮一天50元
秋收打短工月入两三千
效益观念增强使农民雇工现象日益普遍
天还没大亮,大同区农民胥桂和就上了来接他的四轮车去帮人掰苞米。眼下正是秋收,胥桂和刚从外地打工回来,就加入了给农民打工的行列。
记者采访了解到,每到秋收,地多、劳力少的农户不惜高价雇工收割,秋收雇工日益走俏。
秋收短工抢手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这些人可抢手了。掰一天苞米80元,就是剥苞米皮每天也能拿50元。”胥桂和告诉记者,现在都车接车送,一天还管两顿饭。
近日,农民段春玉正急着到大同镇雇人干农活。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100多亩地,玉米就60亩,他家劳力少,只好雇人收,“为了尽快颗粒归仓,现在雇人都得供吃喝,就怕到谁家说家里有事来不了。”段春玉无奈地说,有时村里人手不够就到附近找干零活的工人,“地里的活不等人呀。”
雇工价格翻番
“这几年,雇工的工钱都翻番了,前年50元还能雇到人,现在不出个百八的找不到人。”段春玉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秋收的一个月时间里,一般的打工者都能赚到2400元。
胥桂和家地少,种的都是秋菜,很快就收完了。“这段时间能赚不少,比在外头打工强。”胥桂和说。据了解,像胥桂和这样忙完自家再打工的有很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些靠打零工者为生的城镇居民也加入到秋收工的行列。大同镇的刘云山说:“一到秋收就有电话找我,秋收的钱挣得挺痛快。”
刘云山没有正式工作,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收入时好时坏,而在秋收的一个月里他都闲不着。他说,秋收30多天能给他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农户雇工已非常普遍,林甸县农民王利今年种了10亩白菜,收割全是雇人。王利说,现在不只秋收这段时间雇工,其他季节扣大棚、收菜也都雇工。王利告诉记者,现在种地种菜都是产业化了,家家相当于一个小工厂,要想让小工厂运转起来,不雇人根本不行。
农民效益观念日益增强
从以前全是自家人起早贪黑收割到现在雇人收割,市农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逐步向效益观念转变。再加上国家对粮食种植的高度重视,惠农力度的逐年加大,一些种粮能手租地种粮,而出让土地的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从庄稼汉变成了农业工人,也实现了承租户与农户双赢。
另外,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些种植、养殖大户市场经济观念大大增强,逐渐学会了市场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就这样雇工经济也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