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百名大学生实习经历调查 95%排斥乏味实习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7-22  互联网

  ●80%表示实习与设想存在差距

  ●62%遭遇“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

  ●95%排斥平淡无味的实习,渴望某方面能力提升

  ■资料图片(选自新华网)

  暑期开始后,多数大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了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去各个单位实习。但是,进入实习岗位后,很多大学生又会觉得,这并没有想象中完美。

  那么,大学生实习期间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又该如何快速进入角色,与工作对接?单位最喜欢的又是哪类实习生?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最担心自己“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

  台州姑娘何景是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今年暑假进入杭州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这可是家大企业,企业文化、员工素质都不错,你肯定能长见识。”伴着同学羡慕的眼光,何景充满期待地去报到。

  可是,一连三天,她被晾在一边。第四天,何景忍不住,跑去问指导老师杨师傅:“有什么我可以做的?”

  “有事情我会叫你!”杨师傅头也没回,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答案,何景不好意思再问,只能干坐着,对着一台没有网线的电脑发呆。

  之后,发生了不少让何景郁闷的事。有时候,杨师傅会冷不防给她一个联系方式,让她打个电话。“师傅让我做事,从来不说缘由,常让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次,一名员工没有告诉何景,就把客户资料存在她的电脑上,隔了一个星期才来要。经常性清理电脑的何景已经把资料删掉了,因此挨了批评。

  “我经常觉得云里雾里。有人会告诉我去做什么,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是来实习的,没人教,我怎么学呢?”

  事实上,小何的困惑并非个别现象。

  7月19日—20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网上询问等方式,对100位有过实习经历的台州籍大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表示,实习与自己的设想存在差距。
 

  他们所谓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0%的大学生认为,实习单位不好找,甚至很难找,需要通过学校推荐或家长托人介绍,才能获得机会。而在这部分群体中,将近一半表示,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只是有点沾边,或者几乎没有关系。

  超过70%的大学生实习没有报酬和补贴。但对此,他们表示可以接受。“现在就业压力大,实习毕竟能为求职增加筹码,倒贴交通费、电话费不算吃亏。”

  而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最担心碰到的“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而事实上这是大多数实习生遭遇的尴尬,有62%的受访者有此经历。他们应对这种局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50%等待指导老师安排;40%会自己主动找事情做;10%则是呆在办公室自娱自乐。

  另外38%的大学生虽不会碰到被晾的局面,但也有一部分觉得不如意。其中,8%表示,实习中劳动强度挺大,感觉被当成免费劳动力;10%表示做的都是一些端茶送水、复印打印的活,很无聊。

  70%渴望实习与专业对口,95%期望某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调查中,将近7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对实习最看重的是,实习岗位是否与专业对口。这也成为他们选择实习机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剩下的不到30%的大学生则表示,实习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冷门专业,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去,是否专业对口、实习环境如何等因素基本上不考虑。

  大学生对于实习岗位的选择观念不尽相同,但考虑到就业,95%的大学生对实习质量的期望几乎一样——排斥平淡无味的实习过程,渴望能获得某方面的经验,或是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与上文提到的何景相比,方影的实习经历简单许多。“我在文化站实习两个星期。遗憾的是,除了学会传真,其他的都没学会,因为我根本没事做。”起初,方影认为,文化站会开展各种活动,实习后才发现是个清闲衙门。“我很着急,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只好混了两个星期,其实是浪费了两个星期。”

  对于本次受访的100位大学生,我们在“实习收获”提问中给出“收获工作经验、交际沟通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提升、完全没有收获”4个选项,结果显示,自认为收获最大是工作经验的,达到48%;交际沟通能力排在其次,有29%;再次是专业知识提升,有12%;剩下11%认为,完全没有收获。

  但是,也有大学生表达出这样的困惑。杨雅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主攻零件绘图,曾在椒江某大型企业实习一个月。她这样总结自己的实习成果:“实习期间,我在人际交往上克服了一些障碍,能与同事打成一片,沟通能力也提高了。但是,我在专业知识上没有学到很多,反而感觉课本知识与实际差距很大,更加担心以后的工作。”

  杨雅的困惑,道出了大学生实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即最大的收获是不是最需要的收获。对此,专家建议,大学生实习应该制订明确的目标,带着目标性有意识地学习。“实习跟补课一样,要对症下药,哪门不好补哪门,如果自身最弱或者较弱的地方能够进步,说明实习含金量是高的。”
 

  用人单位最忌讳实习生“不好意思”和“找借口”

  事实上,实习生经常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正如调查结果,大学生最害怕被晾在一边,总担心被忽视了,没事情可做,白白浪费时间。而从单位角度看,或多或少会担心实习生不懂工作内容,无法交托重要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走上实习岗位的大学生们该如何找准位置呢?

  某事业单位的员工章苕每年寒暑假都要带实习生。她认为,做实习生最忌讳的,是怕打扰师傅,不敢与师傅交流。“每位实习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如果不与师傅交流,对方就不能了解你,自然不知道该安排什么任务才合适。一开始,很需要实习生积极一些,主动出击。”

  当然,章苕说的“主动出击”需要时宜性,实习生如果在师傅忙得焦头烂额时去请教,难免会碰钉子。

  “实习生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不等于耍嘴皮子。”章苕觉得,实习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是学习的机会,也是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学习是前提。“不能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实习生,喜欢钻牛角尖,不愿意虚心学习的实习生,不管到哪个岗位,都不会受欢迎。”

  台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永炬是该校学生实习的主要负责人,他说,每年都有学生来抱怨学不到东西。对此,他的看法是:“实习,最主要看学生是如何理解的,某种意义上说,‘打杂’也是种实习。”

  张永炬建议大学生,要想在实习中真正学到东西,首先要改变想法。“很多学生本能地认为,指导老师就该照顾好所带的实习生,教会实习生所有东西。但是,有这样的规定吗?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去适应陌生环境,虚心、主动地向同事、领导请教。”

  他还提醒大学生,作为实习生,少不了勤快做事。“一个实习生如果连扫地、擦桌子等小事都做不好,别人又怎么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呢?”

  最后,说一个成功的实习故事,希望能给处于困惑中的实习生们一些帮助。

  厉丽是中文专业学生,却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实习。起初,和多数实习生一样,她也很苦闷。“很多专业术语、英语单词都不懂,又没有人教,师傅还要带另外一个实习生,我只能自己摸索。”

  为此,厉丽苦恼了两天。幸好,她想通了。“毕竟,对方没有义务教我。身边有现成的资源,为什么我不懂得利用呢?”她这样反问自己。

  之后,当师傅教另一个实习生时,厉丽都会厚着脸皮,凑上去听。

  她还特地向国贸专业的同学借了课本。“基本知识从书上学,简单的问题网上解决,再不懂的,就跑去向师傅请教。”凭着这股劲儿,厉丽学得很快。师傅见厉丽主动,派任务或者指导问题时,都会顺带叫上她。就这样,厉丽原有的郁闷和被排斥感,都逐渐消失了。

  “现在,我和同事相处得都不错。经理还让我和师傅两个人一起负责公司的一个大客户。”厉丽一脸幸福。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张莉贝 卢珍珍)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7-22/11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