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在京研讨中国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网友投稿  2010-06-17  互联网

  6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等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就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本届论坛设立一个主论坛、两个特色论坛与四个分论坛,围绕世界范围内理论界和实践领域讨论的热点,从不同角度阐述就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面临“三碰头”就业困境

  “就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既是学术界的理论热点问题,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介绍,“十二五”期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将保持在2500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200 万人。“中国面临着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的就业困境。”而其中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将大大增加。张小建说:“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三大特点: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就业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更多融入城市转变;由以谋生存为主向谋发展为主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指出,就业民生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则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上。“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好温家宝总理在西安调研时指出的‘就业是天大的事’;只有解决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问题,才能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表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遭遇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首次由外部金融危机引发的周期性失业冲击。数以万计的农民工由沿海城市大规模返乡,以及当年680万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这给中国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压力。而分析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曾湘泉认为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生的根深蒂固的惰性,使得劳动力供给调整速度极其缓慢,结构性失业由此变得十分突出。而劳动者的创新,包括创业能力的不足,更是造成中国产业结构处于低端的重要原因之一。

  劳动软技能与绿色就业引关注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失业率一路高攀,就业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难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提升就业能力,如果通过有效的途径提升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将大大提升组织绩效,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詹姆斯·海克曼在其“儿童时期人力资本投资对成年人就业能力的影响” 主题演讲中提出,“专注度、忍耐力和自控力等这些被称为软技能的素质是影响人的劳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这项研究历经十年,是综合经济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多学科的研究。海克曼研究发现:相比较于成年后的培训,人力资本早期投资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整体国民素质、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决定了国家未来的社会产出和经济发展,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人从出生到五岁期间的培养将大大影响成人后的社会状态,提升这些能力越早越好。”海克曼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再一次强调了早期人力投资的重要性。

  德国伍珀塔尔气候、环境和能源研究所前所长皮特·海尼克别出心裁地提出,“绿色就业”将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引擎。关于新能源对就业的影响,各项研究获得截然不同的结论,而海尼克教授用一系列丰富科学的数据印证了可持续能源系统对促进就业的净效应。但是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是跨越国境的,因此,海尼克还强调“促进绿色就业有必要加强区域和全球的合作,通过政策组合全球化能源和服务市场两个战略,形成能源和可再生力量的国际网络”。

  曾湘泉则对记者表示,提升就业能力,包括提升创业能力,已成为实施我国扩大就业战略的核心命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结构性就业问题,有赖于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来提升就业能力,而其中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软能力培养。”总结国内外研究表明,“软能力”主要是指和工作有关的技能,它强调内在的和人际间的能力。在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家庭影响、教育与开发、情境性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软技能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软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形成机理出发,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方法构建培养体系,教育体系应该从提升软技能的角度进行革新。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6-17/11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