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两后生”告别“裸就业”

网友投稿  2010-06-21  互联网

  身着整齐的工作服,一条马尾辫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向记者谈起与残疾的养父相依为命的身世时,陈秀丽神情坦然,目光中闪烁着自豪。“工作前,我们每年就靠着爸爸打点小工的几千块收入和低保的钱生活,但参加完“两后生”培训,找到工作后,现在,我每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最多的一个月拿到了 1500元。”陈秀丽工作后,父女俩的红火日子,到本月已整整半年了。

  陈秀丽得益于江苏省建湖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针对“两后生”联合开展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项目,它提供制鞋、机械加工、电子、服装缝纫、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等6个工种的培训。在3~12个月的培训期内,培训费、鉴定费、考试费全免。培训单位还将与学员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凡是培训合格的,一律安排就业,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

  像陈秀丽那样,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在江苏被称为“两后生”。

  在今年的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来自共青团系统的张国梁等8位委员曾向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递交了《关于加强“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提案》,提案说,2009年江苏“两后生”约10万人,以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居多。他们主要分布于江苏中北部,大多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家庭。除中、高考分数较低的因素外,家庭经济困难的占41.7%,有就业门路的占33.4%,厌学的占17.5%,其他的占7.4%。

  “初、高中毕业后,一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或者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看管而贪玩、厌学,导致辍学。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向往大城市光鲜的生活,想到大城市打工,宁愿在超市里一天站十几个小时,每月拿1000块钱的工资,也不愿在农村做月薪2000元的技术工人。”建阳中学校长周庆忠坦言,“两后生”的就业观念亟待扭转,而要让其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赋予其一定技能,“他们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只能到娱乐场所工作。还有的因为无所事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

  团建湖县委调研发现,“两后生”由于普遍缺乏就业所必备的职业技能,通常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行业,如建筑、缝纫、纺织等领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全县企业用工的需求。

  近年来,石油装备产业、节能灯具产业是建湖县两大支柱产业,然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正遭遇着劳动力短缺和质素不高的瓶颈。建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卞克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湖县目前每年新增工人岗位1.2万人,但新增劳动力只有四五千人,仅节能灯具产业目前尚有4000人的用工缺口。但本县外出务工人员有12万人,县内聚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大量技术工人。”

  2009年6月,建阳中学被确定为全县“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试点单位,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鼓励引导毕业生参加“两后生”培训。

  据周庆忠介绍,今年,该校已经开始着手摸排学生情况,700个初、高中毕业生中,有140余人可能成为“两后生”。

  “我们结合企业需求开设文化课,侧重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基础知识培训,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为主,适当辅以实用法律、职业道德、职业礼仪、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还从校外聘请企业管理、技术和帮助人员担任任课教师。”建湖职教中心校长王端祥告诉记者,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校已将企业的简易生产线移到学校,聘请企业车间主任、技术组长指导管理。另外,每周至少安排一个半天时间,将学生带到企业,熟悉实际生产环境。其实践频率是其他职教班的5倍。

  “在建湖,只要手里有技术就饿不死,相比一些亲戚,本科毕业也只不过在超市当收银员,但现在我挣的钱比她多,感觉心里平衡了,在别人跟前也抬起头来了。”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在一家阀门厂做技术工人的高宏升,现在月薪两千,给家里添了液晶电视机,正准备攒钱结婚。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6-21/11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