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就业民企:选择还是被选择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6-08  互联网

5月26日,贵州民营企业招聘活动周落下帷幕。数字显示,仅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就有91家民企提供了3598多个岗位,但最终达成用工意向的仅有 293人。贵阳市乌当区93家民营企业提供3634岗位,6000余人进场登记求职,仅588人达成就业。而在此前举行的贵州省公务员招考,考录计划只有 5118名,截至5月9日,已有17万多人在网上报考,一些热门岗位甚至有850余人参与竞争。

民企招工遇冷

5月26日,热闹开场的贵州民营企业招聘活动周落下帷幕,而结束时,企业提供岗位与实际报名或成功求职的数字统计,却让今年贵州的民企招聘周活动增添了些许的落寞。

数字显示:仅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就有91家民企提供了3598多个岗位,但最终达成用工意向的仅有293人。而省城贵阳市乌当区则有93家民营企业提供3634岗位,6000余人进场登记求职,仅588人达成就业。整体看来不容乐观。而就在此前举行的贵州省公务员招考,考录计划只有5118名,截至 5月9日,已有17万多人在网上报考,平均报考比例突破33:1,一些热门岗位甚至有850余人参与竞争。

同是“招工”,公务员招考与民企招聘为何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一位多次参加类似招聘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尽管已与部分公司达成协议,但在公务员岗位稳定,还有比较好的福利,就连买房也能获得更低的首付款比例和低于普通商业贷款的利息等等的诱惑下,他还是决定报考公务员,争取挤进“吃皇粮”的行列。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招聘现场,记者看到,进场招聘的单位中有高新技术公司,也有普通的加工、饲养厂(场),月薪1000-4000元。参与招工的遵义梦润公司一负责人说,该公司系由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拟招录多名大学生从事管理、营销和技术工作。结果几天来,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咨询,但一听说工作地点在乡下,纷纷打了退堂鼓。

招聘周主办方有关人士分析,担心民企工作环境不好、不稳定、福利待遇低、缺乏更大发展空间以及个别民企管理不规范、缺乏发展后劲等给求职者带来心理压力,是多数求职者放弃进入民企工作的原因。

公私不重要

“我看了你的求职简历,很不错,回去等我们的面试通知吧。”5月25日,在贵州省人才交流市场招聘大厅,来自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对前来应聘的小杨说。

23岁的小杨应聘的职位是会计。小杨告诉记者,由于读的是中专三年制,最后一学年经学校安排到了北京某美食生态园的餐饮财务部实习,因工作能力强,表现好,在该公司又多工作了一年。本来公司要跟他签5年的工作合同,但是考虑到离家太远,家里父母需要照顾,小杨最终选择了放弃。

“国有企业其实很少通过人才市场这样的招聘形式来招人,大多时候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小杨颇有经验地说,“很多民营企业现在都会为员工购买保险,而且民营企业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和更多的发展空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在5月26日举行的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供需洽谈会上,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小刘,通过初试,其简历被送进了贵州益佰制药[24.40 0.25%]有限公司的人才库[1.55 0.00%]。“先就业再择业。”小刘并不介意是国有或是民营企业。

“现在民营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三险一金跟进,感觉与国企差别越来越小,工资也不比国企低。而且因为民企相对人才缺乏,进去后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她说,自己身边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和朋友,就业心态都在慢慢由浮躁走向成熟,择业取向也更加理性和实际。贵阳商专学校应届毕业生小顾也认为,企业规模发展和生存状况是否理想、管理是否规范才是自己关心的重点,而并非企业到底是“公”、是“私”。

记者随机调查的近20名求职者中,90%的都认为单位性质不重要,主要看发展空间和育人环境。

人才难找更难留

“我们提供的岗位很多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工作经验的缺失意味着新进人员‘上手’率下降。”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吴女士显得有些无奈。据介绍,该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的职位中,除商务助理这个岗位,其他岗位已空缺很长时间了。

纵观许多企业的招聘简章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将工作经验作为考察应聘者的重要标准。而就在“工作经验”要求将许多求职者挡在门外的同时,也给招聘方竖起了一道墙。

尽管一些招聘海报上没有对工作经验硬性要求,但岗位后面的“有×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让众多求职者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公司对人才的吸纳。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女士认为,应聘者有没有工作经验,是依据企业发展模式和所招聘职位的特殊性而定的,提出“拥有工作经验”条件,主要考虑是基于这样的应聘者可能更加了解从事这个行业所需要承担的巨大压力。当对于有创新精神、能力独当一面的应聘者,“工作经验”这一项也不是那么绝对。

尽管面临人才缺失的种种挑战,部分民营企业还是愿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此吸引人才。贵州长通集团每年投入50万余元的培训资金,建立起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该集团董事长张钊看来,打造“学习型”企业,通过大量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能让求职者或员工摆脱工作经验的条件限制,找到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的同时,在企业找到归属感。

民企吸纳就业——现实的选择

“对于这种利于供需双方有效衔接的互动,公司向来都是‘来者不拒’。”招聘会现场,贵阳某快递公司招聘人员告诉记者,这已是该公司今年来参加的第5 次招聘活动。

不难发现,当促就业、保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等热门话语频繁见诸政府工作报告和成为决策依据时,“大力发展以民营企业和个体户为主体的非公经济是解决就业的一大突破口”已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贵阳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千企万岗”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上,1000多家进场单位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央在黔企业仅占4.68%,与其中占比85%的民营企业相比,显得极其“单薄”。

据了解,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矛盾,2009年,贵州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进乡镇”、“进社区”、见习计划等多条渠道,解决了约1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比起全省超过9万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而言,这也还是杯水车薪。尽管政府大举措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但也仅仅只有极小数成为尝试者。于去年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阳科技产业园启用的贵州省内首个大学生创业园里,也仅有6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入驻。

贵州省工商联主席郑楚平认为,依赖民营企业吸纳就业,才是现实的选择。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一面是招聘计划的“缩水”、一面是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贵州民营企业为“保就业、保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贵州非公企业仍提供了80%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贵州共有个体工商户 58.4万户,从业人员85.8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4%、11.46%。去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一份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在郑楚平看来,不管是带动全民创业拉动就业,还是改善民生,亦或是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当中都将更多体现出的是民营企业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就业成为最大的民生,比起巨大的经济价值,民营企业在就业领域的贡献,意义更加深远。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6-08/11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