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乾羽:“零月薪”就业需多重视角解读

网友投稿  2010-05-25  互联网

  日前,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不少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

  在招聘时,如果有人说,我给你干活但不要工资,你会不会感到诧异,觉得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或是别人设下的“陷阱”?其实都不是,“零月薪”就业是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得工作的岗位和机会,暂且不要工资来工作。

  “零月薪”就业现象到底该如何解读呢?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的说法是:“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比以往更灵活、现实。”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为了获得心仪的机会,的确有很多大学生不惜舍弃正常权益、委曲求全,即使没有任何报酬也想得到锻炼,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石。如果,这些大学生不想“零月薪”就业,他们也许可能顺利地找到其它工作,获得相对体面的报酬。有时,他们之所以愿意“零月薪”就业,是因为很多行业有着较高的门槛,他们必须曲线前进。

  因此,说“零月薪”就业是一种灵活就业,务实就业有其道理。但同时也应分析“零月薪”就业的种种情形,而不能以灵活就业一言蔽之。那些“零月薪”就业者是不是都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如果为了更高的目标而暂时放弃利益追求,可以说这是一种灵活应对;但如果“零月薪”就业并不是为了攀上“高枝”而仅仅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那么这种“零月薪”就业只能是一种丧失劳动尊严的被动选择。所以,在看到“零月薪”就业正面作用的同时,应看到“零月薪”就业可能存在的其它情形。

  其次,在分析不同“零月薪”就业情形之后,还应把“零月薪”就业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去考量。只有把一个现象放在社会背景之下,一个社会现象才能真正被透视。而在“零月薪”就业现象背后,至少有这样的社会背景需要关注:大学生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议价的能力?在一些行业和岗位面前,大学生是不是面对着较高的就业门槛,机会平等是否只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期待?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是不是感受到实在而普遍的就业压力?这些背景决定了“零月薪”就业到底是不是一种真实的自愿选择。

  一则新闻可以提供与“零月薪”就业相关的背景:人民日报撰文称“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其实,户籍和出身因素在就业时已经体现,当社会生活涌现出穷二代、富二代、官二代时,这些不同出身的“二代”,在就业时面对的待遇会完全相同?所以,在看到“零月薪”灵活就业的一面时,还应该看到这种灵活存在所需要的相应环境——更公平的就业、发展环境,更通畅的阶层流动渠道。只有在阶层流动和机会平等中,“零月薪”就业才可能成为一种真实的自愿。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5-25/11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