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妇联开展新一轮创业就业调研 |
|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5-11 互联网 |
|
大庆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大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要求,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执政为民教育年”活动中,把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为全面了解全市妇女再就业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大庆市妇联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妇联组织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调研方案》的要求,先后听取了县(区)妇联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的情况汇报,观看实地点、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市妇女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大庆市所属5区4县共有女性135.4万人,其中妇女劳动力近80万人。2005年以来,通过大力开发岗位、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引导参加就业培训、借助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推荐就业及灵活就业等形式,树立创业意识,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累计实现新就业20.35万人次,其中,女性就业8.55万人次;领证就业人数13万人次,其中,女性就业5.21万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0.62人次,其中,女性就业0.2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之内。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16个,国家级妇女培训基地1个,共培训农村及下岗失业妇女10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大庆市妇联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积极落实到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中,结合大庆市实际,坚持“鼓励创业,帮助就业”的原则,从广大再就业妇女的迫切需求出发,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帮助下岗女工转变择业观念、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中介服务、开发再就业岗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一)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妇女再就业理念。 大庆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鼓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再就业的浓烈氛围,使妇女这支重要的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一是促进妇女干部再就业观念转变。为了使各级妇女干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组织各级妇联召开了妇女再就业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实现就业,自我发展”、“努力创业、勤劳致富”的思想,把再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统一了各级妇联干部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促进广大妇女再就业观念转变。大庆市妇联通过组织报告团巡回演讲、召开妇女群众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等形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服“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发展。 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了一批再就业先进典型,充分利用“三八”节的有利契机,通过采取公开推荐、公开评选的形式,开展了“十大杰出女性”评选表彰活动。把创业再就业的典型徐卉香、田雪等人的先进事迹录制成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通过宣传鼓动,再就业体现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妇女内心深处,再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奠定妇女再就业基础。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和再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大庆市妇联高度重视妇女的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截止2009年底,大庆市妇联共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 16个,共培训农村及下岗失业妇女120万人次。 一是健全再就业培训网络。大庆市妇联充分利用妇联三级培训学校、再就业指导中心、职业介绍所等作为妇女培训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因需施教,分层次、分类型抓好定向培训,开展了针对性、实效性、带动性强的妇女技能培训,为推动妇女创业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甸县妇联还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妇女开展了SYB创业培训,努力培养创业人才,以创业带动再就业,变“输血”为“造血”,2009年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对创业理念、项目选择、相关法规、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了培训,培训妇女135人,有106人走上创业道路,创业率达78.5%。 二是丰富再就业培训内容。为了增强广大妇女的就业技能,大庆市妇联同时依托有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的阵地开展培训,以弥补妇女培训学校的不足,满足学员技能操作、实地训练的需求。先后开展了计算机操作、缝纫、制衣、中式面点等培训,以满足不同妇女的实际需求。林甸县妇女张万双经过在职教中心面点班的学习培训,现已在大庆开了一家面食店,实现了再就业。在大部分城镇妇女从事服务等行业实现再就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她们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实行再就业,结合“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农家女大讲堂”等活动,聘请八一农大、东北农大的专家教授及本地农业和畜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广大城镇妇女开展种、养殖技术及特色经济的培训,如奶牛、大鹅、狐貉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棚室蔬菜种植技术等,鼓励和引导广大妇女自主创业,积极参与本地产业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再就业。 三是灵活再就业培训形式。多年来,大庆市妇联与市劳动局、科协等部门联合,形成一方提供资金、一方实施教学、一方组织学员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学科立体化培训。继续深化“农家女科技致富网上行”活动,使广大妇女通过学习使用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查阅再就业、致富信息。同时结合以赛代训的形式,增强技能,萨尔图区妇联于2010年3月主办了首届“巾帼杯”月嫂技能大赛,首届月嫂服务技能大赛意义重大,不仅展示了大庆市家政服务业的行业形象,让更多市民了解家政行业,更是积极引导家政服务人员转变了就业观念。 (三)推进巾帼“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妇女多渠道再就业。 大庆市妇联在推动妇女创业再就业工作中,既重视农村富余和城市下岗妇女劳动力,又重视逐年增加的以女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新生劳动力,紧紧抓住大庆市经济发展大局,在发展妇女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积极拓宽再就业领域,打造再就业平台,支持帮助她们自主创业和再就业。 一是深化“畜牧兴家”活动,促进就近转移。大庆市妇联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转牧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城镇下岗女工到农村创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兴家致富的途径,号召妇女抢抓机遇,在实施“畜牧兴家”计划中寻找就业之路。依托龙头企业 组织妇女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三大主导品种,同时发展鸡、鸭、鹅、兔等畜禽养殖,至2009年底,全市妇女饲养奶牛存栏达到43万头、肉牛21.1万头、同比增长3.9%,生猪120万头、羊100万只、大鹅1400万只,带动了39.2万城乡妇女发展养殖业(其中农村妇女占92.6%),占全省参与畜牧兴家活动妇女总数的13.1%。全市共培育妇女专业养殖大户7000个,建立规模化养殖示范小区160个,树立女状元、女专业大户等领军人物100个。2002年,大庆市在全省率先联合农村信用社为城镇下岗失业妇女提供贷款,为全力发展家庭畜牧业提供物质保障,仅2009年协调落实养殖专项贷款2100余万元,帮助广大妇女走上了致富路。二是借助优势发展手工编织业,挖掘就业潜力。根据手工编织制作业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就业灵活的特点,借助林甸手工编织成规模的优势,组织妇女大力发展苇编、柳编及玉米叶等编织制作业,使广大农村妇女变农闲为农忙,也使部分苦于没有生产技术的城镇下岗失业妇女找到了再就业门路。为提高妇女参与手工编织制作积极性和能力,扩大编织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在全市妇联组织中开展发展手工编织制作业情况调查,全面了解大庆妇女发展手工编织制作业情况,掌握发展手工编织制作业情况的第一手材料。让胡路区喇嘛甸镇繁荣村手工编织基地由繁荣村妇代会主任王立坤牵头于2009年12月13日成立的,喇嘛甸镇共有三个村成立了手工编织基地,参与编织的妇女有100人左右。龙岗街道辖区“苏琬刺绣工艺品”苏绣坊已经发展到了3家,其中一家还开到了吉林省松源市,合作的绣娘达到300多人。目前,大庆市已创办妇女编织制作协会4个,参与手工编织妇女5.1万人,其中下岗女工5000人,人均月收入700元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家庭旅游业,引导灵活就业。旅游业是促进妇女创业和就业的优势产业,从去年开始,大庆市妇联根据大庆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湿地景观、民俗风情和温泉渡假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多的实际,把农业旅游项目作为妇女就业的一个门路,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开发家庭旅馆。杜蒙县妇联与农委、劳动局、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以引导妇女参与“旅游大县”建设为重点,以“心系生态金土地 情牵休闲农家游”活动为依托,以赋予休闲农业观赏、娱乐、消费、文化和科普等功能为目标,推进生态游、休闲农业游提档升级。扶持一心乡、烟筒屯镇等乡镇的农户开展庭院特色种植、发展家庭采摘园。林甸县三合乡胜利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去年该村在妇联组织下,有12户创办了家庭旅馆,参与 “农家一日游”服务项目,游客既可以吃住在农家,还能够进行划船、钓鱼等活动,尽情享受农家休闲乐趣。虽然这个项目启动时间还不长,但参与“农家一日游”的家庭却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在旺季,每户每月至少接待300人,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年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最多的可达4万元,在当地妇女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今后,我们将借助大庆湿地文化节的效应,大力发展家庭旅游业,加速大庆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促进家庭旅游业在促进妇女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深化示范大力发展种植业,开发再就业岗位。大庆市妇联积极培养选树了一批种植业典型,通过典型带动,引导妇女果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增加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比重,开辟再就业岗位。杜尔伯特县泰康镇妇联协助泰康镇党委创建泰康镇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现有利用新型能源种植绿色蔬菜的农户24户,蔬菜温室大棚40栋,总面积1.6万。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豆角、辣椒等10余个品种的蔬菜。今年,该基地生产的绿色蔬菜首次获得了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认证,并注册了“益农”牌蔬菜商标,打造地方绿色蔬菜品牌,有利地推动绿色蔬菜的生产。同时,该基地采取“基地+协会”的方式组织生产销售,现有绿色蔬菜生产协会1个,发展会员58个,在城镇批发商场开辟了绿色蔬菜专区,所销售的绿色蔬菜供不应求,广大妇女群众种植绿色蔬菜的热情非常高涨,实现了再就业。 (四)拓展家庭服务业,扩大妇女再就业空间。 近年来,大庆市妇联始终把千方百计帮助城乡妇女再就业作为妇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推动城乡失业妇女实现就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依托家政公司,实现转移再就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迅猛上升,市妇联于1998年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目的是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就业。创造了“四心家政 情暖万家”服务品牌(放心保姆,开心月嫂,爱心护工,慧心家教)。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公司连续5年被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优秀职业介绍机构,被全国妇联授予培训基地。为了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空间,市妇联家政公司先后多次到哈尔滨、大连、山东莱洲等地对用人单位进行考察,并到当地劳动部门对企业进行核查,与当地劳动部门建立联系。同时为了确保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进城就业,使他们的工资、待遇和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大庆市妇联以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平台,与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山东莱洲就业指导中心以及我市的招商企业皮革城、罗姆斯制衣、誉隆酒业、浩大公司、鸭鸭集团、春达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这些用工单位的输送基地。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2名,计时工近百名,管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成立12年来,共召开大型的劳动力人才交流会1122次,参与企业达2000余家,为55460人成功地安置了就业,为全市11700多个家庭、431个企(事)业单位提供了74500多人次的各类服务。 二是开发新兴服务外包业务,扩大再就业规模。大庆市妇联牢牢把握“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工作宗旨,主动出击找门路,积极争取破难题,拓宽了妇女就业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大庆市妇联充分利用妇联家政公司多年来形成的品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承接劳务外包服务业务,倾力打造外包服务品牌,在拓展就业空间上取得积极成效。于200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再创业劳务服务公司,相继开展了劳务派遣、劳务承包、餐饮服务管理、保洁服务等外包服务业务。如与烟草部门协作,改造物流流程,剥离外包物流功能,承接烟草装卸、分包、打码、配送流程外包,既为烟草部门引进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技术,又为待业妇女提供了较好的劳动岗位。目前,大庆市妇联再创业劳务服务公司已经取得了大庆井下沙酸选配厂、大庆采油四厂、大庆龙元化工、肇源烟叶公司、大庆钻井一公司、大庆市农业发展银行等近30家企事业单位相关服务业务的承接权,派遣1500名固定员工,安置就业4000多人次。 (五)强化帮扶力度,提供妇女再就业援助。 加强再就业帮扶,使下岗失业妇女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促进优势妇女群体带动弱势妇女群体共同发展,缓解失业妇女的生活困难,积极探索互助、自助与外助相结合的扶贫助困模式,多层面,多角度为妇女提供再就业援助。 一是开展“百名女企业家牵手千名妇女就业创业行动”,搭再就业平台。举办了全市“女企业家牵手妇女创业就业行动”现场对接周,建立了一批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实践)基地,实施妇女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全市共有88名女企业家参与,安排妇女就业3224人,培训妇女6462名,其中安排280名女大学生实习,杜尔伯特县奶牛广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极大地激发了妇女的创业就业热情。 二是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导师”行动,强再就业技能。发挥女企业家的群体优势,是妇联组织做好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为帮助女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创业技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各级妇联组织积极聘请创业培训专家和女企业家,组建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组织创业导师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活动,鼓励女大学生和返乡女农民工创业就业。已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举办了4期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讲座(GYB培训班),112名应届毕业生接受培训,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及就业竞争力。 三是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统城乡再就业。以市场为导向,为加大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妇女转移力度,大庆市妇联继续推进“大庆女家女 激情闯天下”项目,引导广大妇女,走出家门谋发展,进厂打工建功业。2009年,举办了“大庆农家女,激情闯天下”暨肇源县“春风行动”大型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协调110多家知名度高、效益较好的用工企业,带去130多个工种、3900多个岗位,3000多名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赶来参加,现场有1100多人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拒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已转移劳动力3万余人,建立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11个,转移后妇女的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实现了全年转移妇女劳动力的目标。 三、 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目前又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的状况,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妇女,使她们要面对更大的就业挑战。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严重。大庆国有企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就业容量有限,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结构性下岗问题还会更加突出。 三是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由于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损害妇女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的现象也多有出现,成为影响妇女平等就业和健康发展的障碍。 四是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我市新兴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企业通过产业升级,推进了生产现代化,所需岗位总量相对减少,使女性正规就业呈萎缩趋势,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二)相关建议 一是加强服务,积极推动妇女再就业。努力落实城镇失业妇女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扶持政策,为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和劳务输出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再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完善再就业援助机制,将就业困难对象列入扶贫帮困救助范围,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和新闻媒体宣传再就业各项方针政策,举办大型人才、劳务现场招聘会等形式促进再就业。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人员竞争能力。 二是完善保障,提高妇女劳动保障程度。进一步完善妇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广开就业渠道。在现代社会中,妇女承担着工作、生育和教育子女等多重任务, 不仅是家庭的管理者、 教育者, 同时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快推进城镇女职工社会保险统筹工作,确保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以及离开工作岗位的妇女都能享受保险,以解决她们非正规就业的后顾之忧。 三是积极探索,促进妇女再就业的政策措施。从统筹发展增加妇女再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一些有利于扩大妇女就业的政策性措施。可以探索制定阶段性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供养人员入手,年龄在50岁以上、工龄在30年以上的正式人员采取内退办法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用于解决部分大中专学生就业问题。要想方设法开发一定公益性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四是创新模式,促进妇女再就业向纵深发展。中央提出,增加广大妇女劳动再就业岗位的重点方向是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各级妇女组织要围绕这一重点方向,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开发妇女就业新岗位;要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妇女领办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引导她们增强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投身创业实践,支持失业妇女进入非公经济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在最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中谋求发展;要继续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到农村开创新业,帮助城乡妇女联手找项目,拓市场,资源共享,实现再就业。
|
|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5-11/115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