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赣榆县返乡女农民就业创业调研

网友投稿  2009-12-08  互联网

        江苏赣榆县地处苏北鲁南交界处,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近12万人外出务工。去年以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由“民工荒”转变为“农民工失业潮”,仅赣榆县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就有4万人返回家乡,其中,返乡女农民占 61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及时研究解决返乡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端重要性。为全面了解掌握本县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基本情况,更好地推动就业创业工作,赣榆县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的工作部署,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赣榆县返乡女农民的基本情况
        1、外出女农民返乡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不完全统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赣榆县有3万农民工先后返乡,其中女农民工达 1.83 万人,占61%。返乡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在的企业停产、倒闭而返乡;二是因企业裁员、收入降低而返乡;三是因回家过春节或探亲而返乡;四是因同企业签订的用工合同到期而返乡;五是在外打工多年、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自愿回家创业而返乡,等等。
        2、返乡女农民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在这些返乡的女农民中,她们的年龄结构大多都在20—50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73 %,高中或中专学历14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3 %。
        3、返乡女农民的特点。这些返乡女农民,原就业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上海和我省苏南地区等,每月劳务收入一般为1000—1500元左右。从务工地点来看,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返乡的较多,在省内苏南地区返乡的较少;从技能水平来看,普工返乡的较多,技工返乡的较少;从文化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的返乡的较多,高中及以上的返乡的较少;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大的返乡的较多,年龄小的返乡的较少;从输出形式来看,自发外出的返乡的较多,组织输出的返乡的较少。
        4、再就业和创业的现实状况。在这些返乡的女农民当中,有一部分是夫妻双双下岗返乡,他们失去了工作,丧失了经济来源,又考虑到“孩子上学要用钱,家人生病要用钱,建造房屋要用钱,礼尚往来要用钱”等实际状况,大多数女农民都急切的盼望重新就业或创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据调查,有 47 %的返乡女农民希望参加再就业培训,为再次外出务工做好准备;有77%的返乡女农民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的优惠和扶持,为她们创业创造条件;有 43 % 的返乡女农民希望当地政府、企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仅有 3 %的返乡女农民存在着再就业的心理压力,暂时没有新的打算。
        5、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状况。据不完全统计,返乡的女农民中,已实现就业创业的有近8000人。其中:自主创业的有35人,推荐就业的有3500人,培训就业的有1000人,自行就业的有1000人,继续外出务工的有2500人。
        二、对返乡女农民创业就业采取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做好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工作,赣榆县妇联联合县劳动局、教育局、农业局、团县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各大型企业,密切配合,携手并进,认真组织实施了“六项工程”,进而推动返乡女农民就业创业。
        1、宣传引导工程。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在返乡妇女中大力宣传金融危机的短暂性、阶段性、非延续性等特点,帮助返乡妇女正确认识危机、正确对待危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组织返乡女农民开展引导性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鼓励她们主动投入到市场就业中去;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优秀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事迹,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从舆论上加大引导,增强返乡妇女自主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四是积极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女能手、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返乡妇女争先创优,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2、培训提升工程。一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利用县委党校、各镇农民致富讲习所、成人学校、各村农民学校、妇女之家、农家书屋以及企业的车间等为阵地,有针对性地对返乡女农民进行种养、加工、缝纫、编织、家政服务、电脑等实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她们的技能,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二是扶持就业创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积极扶持返乡女农民自主创业、技能就业;三是实施信息延伸,在全县各行政村建设信息公开栏,在县电视台开辟劳动用工信息专栏,为返乡女农民提供就业创业信息。
        3、优质服务工程。一是倡导“以人为本、人本服务”的服务理念;二是实施“1+1阳光共建”工程,组织镇、村妇女干部、妇女致富带头人、女企业家与返乡女农民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扶持返乡女农民就业创业;三是实施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三送”活动。
        4、搭建平台工程。一是举办专场招聘会。联合劳动局、农业局等部门,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积极开展了“春风送岗位”行动,帮助返乡妇女自主择业;二是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参加市、县有关部门组织举办的“劳务洽谈会”,通过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型企业签订定单、定向培训输出合同,为返乡女农民再次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岗位;三是提供职介服务。赣榆县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依托县劳动就业介绍处、各镇劳动所等职介机构,为返乡妇女就业创业服务。
        5、“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那些外出创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女老板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妇女共同致富。塔山镇土城村妇女王宜霞、柘汪镇西柘汪村妇女张玉兰等,外出打工多年,在县、镇妇联的鼓励下,毅然回乡创业,带动姐妹共同致富。张玉兰投资300万元建起了一家制衣厂,吸纳本地女工200余人就业。
        6、基地带动工程。针对本地资源优势,结合沿海大开发,在东部沿海各镇村建起了10个妇女致富千亩贝类养殖基地和5个紫菜生产基地;在中部平原地区建起了万亩杞柳栽插基地、万亩淡水鱼养殖基地、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在西部山区各镇建起了3个颗粒加工基地和6个规模养殖基地。目前,这些基地都已渐成规模,为引领妇女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返乡女农民创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赣榆县返乡女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既有返乡女农民自身的问题,也有政府引导、服务方面等客观的原因。
        从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思想观念难以转变。这些女农民在返乡前,大都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收入普遍较高,她们返乡后,大多数不愿意再去从事农业种养植等传统行业。同时,由于返乡后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多数人也不愿意在当地从事家政等服务行业;二是就业缺乏一技之长。返乡女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科技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在外打工时,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体力劳动或在服务行业从事简单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由于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文化水平低,很多技能型岗位就业无望,一旦失业,很难实现再就业;三是创业条件不够充分。女农民在返乡前,大都在工厂、企业打工,缺乏创业意识和危机意识,失业返乡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又缺乏创业知识的积累,因此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即使是有些女农民有创业意愿和热情,但受资金、项目、自身能力及管理经验的限制,创业条件不够成熟;也有部分女农民具备创业条件,但受思想观念影响,开拓意识不强,缺乏创业勇气,瞻前顾后,空有想法,不见行动。
        从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发挥方面来看:一是培训职能不协调。涉及农民教育培训的部门,包括人事、劳动、农业、教育等多家单位,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协调组织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宣传面不广,知晓率不高,还有出于传统的重男轻女现象,对返乡女农民的培训,认为只是一种形式,培训效果不理想。在调查了解中,很多女农民不了解培训的地点和时间,没有参加培训;二是保障平台不健全。虽然各镇已经按要求设立了劳动服务所,但人员变动频繁,作用不够明显;三是创业引导不到位。尽管赣榆县成立了农民创业培训指导服务中心,但其职能侧重于创业辅导培训、备案登记等方面,在解决创业资金项目、跟踪服务上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致使农民工尤其是女农民的创业基本处于自主自发状态。
        四、对返乡女农民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做好返乡女农民的就业创业工作,应该按照“鼓励自主创业,促进技能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全力优化环境。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返乡妇女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了解国家及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她们坚定信心、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克难攻坚;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返乡农民工的先进创业故事,积极开展科技致富女能手、创业女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激励返乡妇女积极创业;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引导返乡妇女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引领者、精神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通过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给予女性在家庭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她们参与村内的一些事务。
        二要强化信息掌控,全力拓展市场。重点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架设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桥梁。应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农村,扎实开展农村女劳动力状况的专项调查,全面掌握她们的年龄结构、技能专长、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女劳动力信息库,并实行分类管理;要充分发挥劳务输出部门职能优势,加强与本地用工单位、外地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多渠道、多途径掌握各地用工情况,及时发布信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宣传返乡农民工的有关政策,使农民工更好地创业就业。各类人才交流机构、职业中介组织要主动出击,与本地或外地大型企业、单位联系,及时公布岗位需求信息,搭建信息交流和就业平台,本着“出县有人管、途中有人送、企业有人接、上岗有回访”的原则,以“成建制”的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的抓好女农民的就业,积极为女农民搞好服务,实现返乡女农民本地或异地就业。
        三要强化技能培训,全力提高素质。针对女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技能水平整体不高的状况,建议按照“眼前抓就业,长远抓培训”的思路开展培训工作。要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大专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重点发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发展什么产业就培训什么技术,使受训人员结业后就能直接就业,调动女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当前而言,应结合返乡女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开展不同类别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对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继续外出务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回乡创业的,抓好创业培训辅导,提高创业能力;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创业能力。从长远讲,应整合农业、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和项目,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返乡女农民的培训力度,推动更多的“技术型”女农民实现创业再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失业返乡女农民就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四要强化平台搭建,全力拓宽渠道。各级、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强化服务,加大扶持,形成促进返乡女农民就业创业的合力,按照“同业聚集、优势互补、扬优展长”的工作思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女农民创业基地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创业示范园、创业示范街,为返乡女农民提供低租金、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从而形成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氛围。“昔时孔雀东南飞,今日引凤还巢来”,外出女农民大量返乡,在带来就业压力的同时,也集聚了人才,带回了技术和资金,这正是引导女农民创业的利好时机,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使“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要加快发展本地就业,积极推进项目的开工和建设,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通过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增大量就业岗位,解决返乡女农民再就业问题。要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推动和支持创办妇女发展基地,建立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返乡女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就地转移一部分返乡女农民,实现多渠道转移,多元化增收。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12-08/11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