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内蒙古,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不断加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纺织、服装、建筑、家政等行业高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本报记者 赵明宇 ■陶乐 王文明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倒闭、民工返乡的景象一度在南方上演。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珠三角”、“长三角”等南方地区许多企业开始出现严重的用工短缺,那些曾经被企业毫不吝惜辞掉的农民工再次成为香饽饽。而在内蒙古,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风头正盛,这里成为各地农民工竞相前往的淘金地。
北上讨生活
据了解,在内蒙古务工的农民工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而可观的收入、强烈的归属感更是为外省农民工北上打了一针强心剂。来自山西省潞城市店上镇东白兔村村民曹鹏飞感触颇深,前两年一直在重庆建筑工地打工的他,收入还不错,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底,很多工地都没有按期开工,没有了收入来源,他被迫和其他工友打道回府呆在家里。就在他疲于奔命之时,曾经与他一起打工的工友告诉他,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小,挣钱要相对容易一些,于是,他与妻子两个人凭着以前学过的一点手艺,带着仅有的积蓄在呼市开了一个小饭馆。他告诉记者,“现在生意还不错。”
而与曹鹏飞有着同样感受的远不止他一个,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各行各业不难看到川籍等外省农民工的影子。日前,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把栅乡前不塔气村,在与这些异地农民工交谈时获知,他们选择在内蒙古做工,这里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更让这些习惯于远走他乡、四处漂泊的异乡人有了家的感觉。
扎根内蒙古
“我们四川人能吃苦,活儿好找,要是彼此不熟悉或是包工头的人品有问题,你出的价再高,我们也不给你干。”川籍农民工张强说,城市建设带来的就业需求不仅让张强在物质上收获了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在内蒙古,张强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全感。
在前不塔气村,记者了解到,这些农民工群体,多的时候有七八百人,少的时候也有二三百人,他们不仅有来自区内的呼伦贝尔市、乌海市、通辽市等地,更有河南、湖北、广西、山东等不同省份的农民工。这些人群中,有的刚来几天,有的则长达几年、十几年。在一处工棚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来呼市打工,是因为这里离家近,孩子在老家上学,可以随时回家看看孩子,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方便回家。另外,今年工地都能按期开工,钱也好挣,即使今年经济不景气,也远远比别的地方好很多。
离开内蒙古杭锦后旗,在呼市打工近十年的张文,凭着自己会木工的一技之长,每月都有两千块钱左右的收入,可以生活得很安逸。“现在地也包出去了,在这里生活很好,不想回去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是满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民工普遍认为,相比较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南方等地区,呼市工资较高,消费相对较低、工地开工多、饭店多,吃饭的人多、挣钱的机会也多。
另外,连续7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内蒙古,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不断加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纺织、服装、建筑、家政等行业高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当地捉襟见肘的民工输入矛盾,无不是外省农民工大批涌入的最佳时机,甚至一些本地农民工意识到了在当地就业是更明智的选择。
不再钟情沿海地区
每年过完年,鄂尔多斯苏布尔嘎查的农民王军就在周边地区联系一些工地干活,等到工程停工后,他又回到嘎查里,这样一直持续了五、六年。今年三月份,他来到东胜在一建筑工地做瓦工,“现在到处都在搞建设,只要不怕辛苦,不愁找不上工作,而且还不欠工钱!”
据了解,在内蒙古,工人的工钱基本上都是一天一结,最长的也是几天一结,如果有拖欠工资的情况,工人们就会另找工地,顶多就是白干一天或几天,可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风险。而且,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政策,更是为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农民工吃了定心丸,在内蒙古,农民工们的工资基本上都能按时领到。
与此同时,内蒙古积极为农民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据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局农牧民工管理处副处长伏凌涛介绍,2008年内蒙古共输出农民工220多万人,其中约22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工作岗位返乡。为促进这些返乡农民工就业,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岗位信息、小额贷款发放、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
在沿海城市打拼多年的内蒙古人李永峰告诉记者,现在他不打算出去了,选择留在离家较近的包头打工,他说在这里有亲戚朋友,可以相互照顾,下班后也很自由。而他的一个同学在广州从事和他差不多的工作,每月能挣到两千块钱的工资,但除去吃、住等费用,到年底还没有他存的钱多。据了解,在内蒙古打工的农民工,有很多一个月能挣到2000元钱左右。有些建筑技术工种月薪甚至达到了三、四千元。
离家近,收入也不少,很多农民工不再钟情于沿海地区。再加上在农村推广的合、社保等方面的长足发展,使得农民工的生活有了依靠,几经权衡后的农民工开始产生一种新的择业观:就近打工,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