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珠三角“用工荒”手握订单缺人干

网友投稿  2009-09-15  互联网

        墙上贴满招工启事,显示屏上跳跃着多达上百条招聘信息,可人才市场大厅却没有想象中的熙熙攘攘,零星有一些仍显稚嫩的青年农民工抬头张望着……这是9月12日记者在深圳龙观人才市场看到的情景,这种情景在广州、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也存在。在订单回升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珠三角企业都在经受着“招工难”的考验,而在“用工荒”的背后是民工待遇下滑和部分企业仍处于生存困境。 

        订单回升态势仍不稳 

        “我们这批计划要招50个普工,到现在连一个都没招到。”深圳正展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说,“6月订单开始恢复,7月底突然大量增加。由于招不到工人,我们不敢接订单。各家企业都是订单突然增加,忙着四处招人,但用工缺口很难补上。” 

        用工缺口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表现突出。在东莞汇安人才市场9月5日举办的制造业专场招聘会上,480家企业进场招人,招聘岗位达11000多个,而求职人数仅为4100多人,用工缺口超过一半。 

        企业订单有所恢复,但对于外贸形势是否好转这一问题,一些企业表示,目前形势只比去年下半年好些,企业盈利状况仅是微利,处于维持状态。 

        东莞樟木头镇外经办的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企业订单有所回升,但还不能称之为复苏,外贸出口仍不稳定。 

        企业和农民工各有难处 

        就在各家企业为“用工荒”而焦头烂额之时,前来找工作的农民工却普遍反映“就业难”。湖北来的小陈在人才市场奔波了三天,都无功而返。小陈告诉记者,他在深圳所找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底薪每月都不超过1000元。即使加班,月薪也仅有1500元左右,而且许多企业不包吃住。珠三角的高消费水平让他感到生存艰难。 

        “不仅是在深圳招不到工人,去内地同样招不到。”正展电子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表示,以前内地技工学校想要推荐工人,校方都要支付给企业一定费用。现在正好相反,企业每招一个工人都需要付给校方费用。 

        张先生坦陈,企业已意识到薪资水平低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企业利润有限,生存本已艰难,缺乏能力为工人加薪。 

        美益香料的樊翔翔认为,“用工荒”跟工资水平有关系,珠三角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很多年都没提高,加之生活成本加大,导致很多农民工不愿到工厂干活。 

        中小企业成“重灾区” 

        记者发现,面临招工难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大企业情况较好。 

        正展电子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像正展电子这样生产连接器的中小企业很多,但真正上规模的并不多,对工人吸引力并不明显。小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一心想找个大厂,这样两三年的工作会较稳定,从而为未来发展积攒更多经验。“我跑了几天后发现,来招工的有许多都是小企业,订单不稳定,有订单就做,没有订单就解散。”小陈认为,尽管企业多,但真正成规模、效益好的企业不多。 

        “内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加速,企业工资水平与珠三角相差不大,加之生活成本低,许多农民工愿意就近就业。”深圳某人才市场副总刘红表示,长三角薪资水平比珠三角高,加之福建等地快速发展,珠三角吸引力正在下降。 

        薪酬低用工短造成招工难 

        从记者近期在深圳、东莞和佛山等地实地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珠三角确实存在着企业急需招人而招不到人的所谓“用工荒”现象,但是这种用工存在“缺口 ”的成因复杂。由于8月和9月是农忙季节,一些农民工需回家帮忙,从而造成一些企业人员外流,从而加剧企业用工的需求。当然,薪酬也是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深圳用工每月的底薪为1000元,东莞大约是880元,加上加班提成,每月不超过1600元,这对于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珠三角而言,相比内地已无优势可言。 

        据《中国证券报》 

        ■财经观点 

        局部“用工荒”并不意味着经济全面回暖 

        8月以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出现企业用工增长、局部地区缺工的情况。对此,有观点称,“用工荒”再度来临说明制造业已经回暖,经济正在全面复苏。但对比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工荒”可以发现,本次“用工荒”并非真正的需求持续增加引发的人力资源紧缺,更不能说是经济已全面复苏、企业已摆脱窘境的表现。 

        此次反季节“用工荒”主要源于内需的逐渐复苏和外贸订单的突增,而之前一些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裁员以及前期大批工人返乡而带来短期劳动力不足。 

        随着圣诞节临近,欧美国家服装、电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订单猛增;外贸型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内销订单增加;产业升级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格局发生积极变化,拉动了就业;一大批重点基建项目的开工,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4万亿投资计划有相当一部分分布于中西部地区,提高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很多劳务人员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返乡并不再长途跋涉外出谋生,转而留在当地找工作,加之适逢农忙季节,错过了沿海地区的用工潮。 

        基于上述原因所产生的“用工荒”,并不能说明经济已经完全复苏。实际上,订单规模小且持续时间短、出口市场需求仍然萎靡、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打开等情况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改观。据《中国证券报》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9-15/11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