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冶市关于500名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调研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15  互联网

去年以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关闭、停产或裁员,湖北大冶市许多外出打工农民被迫先后返回家乡。2009年4月,大冶市妇联组织人员对保安、金牛、陈贵、灵乡、茗山、大箕铺、金湖、开发区等12各乡镇的500返乡女农民工进行了深入调查。采取的调查方式是表格调查、随机走访、了解本地企业用工等,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年限、外出从事行业及工种、技能掌握情况、就业意愿等。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引发了对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系列思考。

  一、500名返乡女农民工基本情况

  1.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500名返乡女农民工,大专学历的4人,占比0.8%;高中(中专)学历的38人,占比7.6%;其余的皆为初中、小学学历。31-50岁的271人,占比54.2%;18-30岁的229人,占比,45.8%。约15%的人外出务工前参加过缝纫、家政、餐饮服务员、简单电脑操作等培训,更多的人是通过亲朋、熟人、乡邻帮带学会制衣、制鞋、组装电子玩具等技能的。她们当中,只有极个别的人掌握有两门手艺,绝大多数技能单一,且少有管理人员,多为普工。500名返乡女农民工,有411人从事的是制衣、制鞋工作,76人从事针织、编织、家政、美容美发、电子玩具、餐饮服务等行业。仅有13人从事电脑操作、工厂(或车间)管理、保险、司机等工作。

  2.心理压力较大,思想包袱重。一些女农民工夫妻双双返乡,失去工作,丧失了经济来源,又考虑到“孩子上学要用钱,老人生病要花钱,家中造房需用钱、亲朋间婚嫁丧事请客送礼需用钱”等生活实际状况,因而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感到恐慌、害怕,面对靠耕地能维持生计却不能发家致富、无门路多挣钱快挣钱等窘境,真是愁肠百结。

  3.抵触返乡务农,务工意愿强烈。被调查的500名返乡女农民工基本上都有外出务工的打算,不愿意留在家里。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她们返乡前大都在沿海地区从事服装加工、制鞋、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打工收入远高于传统农事收入,所以返乡后大都不愿再从事农业生产。原因之二是一部分年纪轻的妇女原来在家没干过多少农活,加上在外打工多年,不仅对基本的农耕技术十分生疏,且过惯了那种群体在工厂吃饭、做事、睡觉的“工人”生活,回家后反而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对返乡务农存在抵触情绪。但有六成以上的妇女表示,可以不再选择远离家乡的大中城市,而是选择就近找工作,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防止外出挣不到钱。

  4.休整身心,看看再说。在调查中,也有一些妇女反映,在外打工多年,年头出门年尾回家,家丢了,孩子也疏于管理,自己在外也像是漂泊的孤雁没有家,加上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单一、同伴之间的竞争也大,身心早已疲劳,急需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抚慰。返乡后,正好借机休整一下自己,照顾一下家庭、孩子,看看再说,“反正地里有粮食,家前屋后有菜园,多钱多用,少钱少用,没钱不用,日子马虎过”,暂时对再次就业和创业没什么打算。

  5.渴望“充电”,寻找机会就业创业。有一些妇女极其渴望“充电”。她们说,在外打工的日子明显感觉到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掌握知识多的人,学技术快,技术好了,做两三年普工后,很可能成为带班人员(类似于小组长),不仅挣钱多,因为有进步、有改变,自己感觉生活更有奔头。这些妇女对知识和技能有了新认识,充满了向往,她们相信危机只是暂时的,返乡后如果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和本领,等时机成熟再出去找工作将会更容易。金山店镇的几名回乡妇女凭借积累资金、技术过硬,抓住机遇进行创业实践,办起了自己的养猪场、理发店,还有的跑起了个体运输。

  二、对妇联组织如何帮助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几点思考

  做好返乡务工妇女工作,帮助她们就业创业是妇联组织主动服务党委中心大局,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宣传引导,促进观念转变

  做好返乡女农民工工作的前提是帮助她们树立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心和积极心态。大冶市妇联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有活力,各级妇联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返乡女农民工转变就业创业观念。一是大力宣传大冶市城市转型发展形势。通过开展为返乡女农民工发放一封倡议书,乡镇、村(社区)为单位组织返乡妇女代表座谈,集中观摩市、镇重点或上规模的企业,举办一系列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帮助返乡妇女尽快熟悉市情、乡情,尽快融入全市经济建设大潮中。也可以利用电视广播、办黑板报、制作展板等形式,在返乡妇女中大力宣传金融危机的短暂性、阶段性、非延续性特点等,帮助返乡妇女正确认识危机、正确对待危机,善于在危机中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勇气和信心。二是以典型带路,宣传创业光荣。各乡镇、村(社区)都有不少战胜重重困难、坚强创业的妇女典型,妇联组织要善于发现,通过发动妇女群众(包括返乡女农民工)参与评选本地创业标兵、女性致富带头人的形式,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和推广先创业者的成功经验,组织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标兵进行演讲,或组织返乡女农民工到创业成功者的基地、工厂现场观摩学习,以典型的事迹和经验,激发返乡女农民工的创业热情。

  (二)加强平台搭建,创造更多岗位

  为返乡女农民工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妇联组织应该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时做好返乡女农民工情况专项统计工作。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领域,女农民工的返乡和外出,最基层的村妇代会最为了解。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可逐级建立返乡务工妇女档案,逐一为她们登记造册。同时可依托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及时了解她们的进出情况,做到“回来一人、登记一人”,并掌握其返乡前务工地、返乡原因、回乡后就业打算以及职业技能状况等,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晰,为以后采取相应措施打好基础。

  二是注意收集用工信息。妇联干部要注意加强与当地企业、工业园区和私营业主的联系,了解收集这些地方的用工信息。但单靠妇联干部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善于借势借力,通过联合当地劳动、农业部门,召开用工单位、企业协调会,由此收集用工单位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及时为返乡女农民工再就业提供全面、持续的就业信息资源发布。

  三是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服务,引导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妇联组织可以根据掌握的返乡妇女家庭经济状况,初步将她们分类,然后三措并举,齐头并进:一是对尚未脱贫的返乡务工妇女,帮助她们与女企业家、女创业带头人和用工单位牵线搭桥,使她们早日实现再就业;二是对温饱型的返乡务工妇女,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岗位服务,引导帮助她们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家政服务和手工编织等领域实现就业;三是对小康型的返乡务工妇女,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竭尽所能为其协调土地、贷款、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使她们返乡创业的同时带动本乡妇女就业。

  四是开展多种培训,提高返乡女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教育培训是确保就业的前提和保障。各级妇联组织要根据实际,分门别类地组织多种培训,尽可能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免费培训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面、受惠面,让返乡妇女真正得实惠、广受益。大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依托各类妇女教育培训基地、妇女之家、妇女示范基地等,通过自办、联办、合办等形式,组织返乡妇女开展电动缝纫、羊毛衫加工、月嫂、美容美发、电子等多种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返乡女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开展现代高效农业技术培训。借助全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强劲东风,通过聘请教授培训、组织返乡妇女参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对返乡妇女进行鲜花种植、食用菌栽培、农产品加工、园区花卉苗木培植、泥鳅喂养等特色养殖、农家生态游等现代高效农业培训,倡导妇女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大力开展定单、定向培训。以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劳保部门,结合市阳光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对口培训,定单、定向、菜单式培训,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走出“摸清企业需求—对口培训-推荐上岗-实现就业”的一条龙服务道路,确保向企业的定向输送,实现个人与企业利益的双赢。

  大冶市妇联将今年定为深化全市妇女素质教育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整合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市妇联在三八期间请来北京《农家女》杂志主编谢丽华,举办了“女性素质与社会发展”专题讲座,许多参听的返乡女农民工深受教育和启发。各乡镇妇联也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如,还地桥镇妇联联合镇共青团和劳动服务所,举办了两期农村妇女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培训妇女300余人,安置富余妇女劳动力200余人,其中,获得安置的返乡女农民工有46人。金湖街办妇联与本地劳动服务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手,举办培训班2期,对230名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了家政、缝纫、苗木培植等技能、技术培训,提高了受训妇女的的就业技能,拓宽了她们的就业渠道。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了返乡女农民工创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是组织招聘推介活动,为返乡女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今年春季,全国妇联启动了“春风送岗位”活动,我市妇联积极响应,于2月28日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在市劳动力市场举行了“春风暖巾帼”专场招聘会,1000余名失业妇女和返乡女农民工参与了应聘,当天,有43名返乡女农民工与有关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各乡镇妇联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的送岗位活动十分有特色、效果好。如金山店镇妇联于3月11日与镇劳动就业所联合,举办了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会。当天,达成用工意向200人,其中返乡女农民工41人。金牛镇妇联与镇企办、劳动就业所联合,组织82名返乡女农民工直接进落户该镇的江苏常熟圣奴服装厂培训,受训妇女全部在该厂实现了转移就业。保安镇妇联于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间,进行定向宣传,鼓励返乡女农民工进该镇金誉制衣、鑫发鞋业两厂就业。目前,已有140名返乡女农民工在这两个厂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殷祖、灵乡等乡镇妇联还推介100余名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其中,由女老板许贵竹经营的殷祖针织内衣厂吸纳了6人;灵乡镇西畈李村党支部书记兼妇代会主任吴晓玲创办的龙虾养殖基地吸纳了15人,东风农场的个体养鱼场吸纳返乡女农民工20人。

  促进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妇联职能所在。目前,大冶市各级妇联组织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社会在日益变化,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进一步进行多方面的调研、思考和探索实践。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9-15/11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