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北京就业形势走出低谷

网友投稿  2009-10-16  互联网

 

 

10月10日,国庆长假之后,北京首场大型人才招聘会“爆棚”。一家招聘单位挂出的“欢迎应届生”吸引了一位女大学生。 CFP/供  本报记者 陈弘仁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北京市就业形势逐渐好转,走出了年初的低谷,用工需求扭转了持续5个季度下滑的态势。这是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日前向北京市13届人大常委会13次会议报告“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议案办理情况时透露的。
   丁向阳同时表示,针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市拟出台政策引导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北京户籍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力争年底前使大多数登记求职毕业生实现就业、困难毕业生全部就业。
  
  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不到一半
  
   2008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断扩散和蔓延,其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目前北京全市共有城镇就业困难失业人员14.84万人,同比增加了2.99万人,增幅26%,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的59%,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困难群体部分人员择业期望过高,就业难度较大,截至目前,北京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率仅为45.69%,同比下降13.25个百分点。
   “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社会及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给北京市经济发展带来困难的情况下,就业问题不解决,扩大内需、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就无从谈起。”丁向阳说,在今年初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80位代表提出了5件有关北京市就业工作的议案。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2003年以来北京市应届毕业生数量翻了一番,预计今后几年每年仍将保持在20万人左右。从当前就业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仍不匹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京外生源毕业生首选在京择业、北京生源毕业生不急于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消极等待政府政策或者学校帮助。
   在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的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北京市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转移就业的要求日益迫切。北京全市农村劳动力共计163.2万人,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的约100万人,占68.8%,预计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有15万人。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村建设、土地开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民需要重新就业。此外,全市尚有纯农就业家庭1.3万户,收入大大低于全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亟待通过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丁向阳说,从工作角度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仍需进一步改革;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亟待形成;公共就业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劳动力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等。
   据北京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副主任委员赵巨鹏介绍,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促进北京就业工作,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先后7次邀请了近60位市人大代表和常委开展视察和座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工作组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加大对失业率较高地区支持力度、发展旅游业带动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议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检查和视察活动。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调研后认为,北京是首善之区,就业压力不容低估。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增加,部分区县因产业转型、矿山关闭等原因,局部失业率偏高,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需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政策法规体系仍不健全。
  
  力争困难毕业生全部就业
  
   赵巨鹏介绍说,今年北京市政府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结合议案办理,及时研究制定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是采取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向困难企业拨付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二是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政策力度,研究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5条新政策和10个配套文件,推进了6项促进毕业生就业项目;三是在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制定实施了困难企业待岗职工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启动待岗人员技能提升、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丁向阳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政策创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力争年底前使大多数登记求职毕业生实现就业、困难毕业生全部就业。加强政策调研清理各类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改革现行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中限制毕业生合理流动、正常就业的障碍因素,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同时,整合就业资源,扩大服务领域,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校内与校外、京内与京外、政府与社会各类就业资源,加大地方政府服务中央驻京企业、服务校园招聘、服务京外用人单位来京招聘的工作职能,建立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衔接和过渡机制。建立工作评估和反馈机制,带动毕业生就业市场趋向结构平衡,实现供需市场的良好对接。
   针对困难群体规模大、就业率低等情况,北京市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制定工作目标,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援助、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措施,提高困难群体就业率。强化援助,逐步消除纯农就业家庭。强化服务,促进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强化职业能力建设,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同时,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
   为提高单位招用北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丁向阳说,下一步将单位招用北京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纳入就业工作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各区县政府批准招商引资企业招用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要达到50%以上,用人单位当年新招用人员中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要达到50%以上。政府机关要带头招用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财政出资的工勤岗位应带头招用北京本市城乡劳动力,特别是保洁、保绿、保安等岗位应优先招用北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北京市属国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招用北京市人员。
   “当然,这两个50%并不是硬性规定强制要求,而只是政府引导,是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重点先解决北京市的就业困难人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任建新接受采访时解释说,这两个50%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分行业而定。比如家政服务和保安情况不一样,外来务工人员的录用率就比较高,特别是建筑业使用的外地人更多。对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北京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对重点行业如建筑业、家政业还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10-16/11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