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3日电 (记者郭远明 孔晓涵)江西修水县古市镇的27岁农民钟志华现在成了当地的一位名人。在他的帮助下,村民的茶叶不仅销售一空,而且价格还比以前高了20%。
钟志华最近几年一直在广东深圳宝安区的一家电子厂工作,工作之余喜欢上网,偶尔还在网上购物。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他的收入由每月2000多元锐减至1200元。经过深思熟虑,他于2008年底返回家乡另谋生计。
充分考察了家乡的各种土特产品后,钟志华决定在淘宝上开网店,销售家乡的特产——茶叶。在网络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的网店于今年2月开业。
“一个农民开网店,别人以为我在开玩笑。”钟志华说,“不过,刚开始确实很难,如何申请开网店、怎样装饰网店,我一窍不通。”谈起开网店的经历,钟志华觉得有太多的酸甜苦辣。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摸索,钟志华逐渐了解这个行业了,对网络也精通了,网上交易的规则也全掌握了,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更让他高兴的是,在他的帮助下,村民的茶叶销售得很好,价格也比往年高出20%。“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30多斤茶叶,每斤茶叶能挣20多元。”钟志华高兴地说。
在江西,返乡农民工开网店,销售家乡的土特产的现象越来越多。江西高安市上湖乡南坪村张小平去年刚从浙江打工返乡,就在淘宝上开网店,专门出售村民种植的辣椒。
“7月初,辣椒上市还不到半个月,我已经帮助村民销售辣椒2万多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张小平说,“有了这家网店,村民的辣椒销量直线上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分析认为,返乡农民工之所以能在网上开店,一是由于在城市打工的农民视野开阔了,他们接触过网络,知道如何利用网络;二是得益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0月,中国约97%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92%的乡镇开通宽带,通电话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9.13%。在江西省,今年上半年已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自然村村村通电话。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占网民总数的28.3%。
钟志华说:“在外打工多年,眼界比一直在村里的同龄人更开阔,但我们并没有太多积蓄,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实业,开网店是个比较好的创业渠道。”
但是,返乡农民工开网店并非一帆风顺,农村市场通信设备售后服务落后就是一个制约因素。由于服务范围广、数量少、区域间隔太大,“没有哪个电脑销售商愿意为了更换一个内存条或者处理硬盘故障,跑上百里山路。”钟志华说。
同时,农村的物流条件还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制约农民开网店的另一个因素。“不管是小件物品,还是大件物品,我们都要先运到县城,然后才能找到快递公司。”钟志华告诉记者。
此外,上网对于众多农民仍是一种“奢侈行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推算,中国平均每个网民家庭全年上网接入费用为900元。上网在城镇开始列入平民化消费,但这一费用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仍是一种奢侈消费。
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王梅珍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网络市场构建的建议》,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农民上网的力度,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快农村网上市场的建设。
尹小健认为,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农民开网店不仅能加速农产品流通,还能带动就业。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当对农民上网进行补贴,并培训农民上网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