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省无棣县扎实推进“劳动力就业”工作

网友投稿  2009-08-26  互联网

去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新的就业形势,无棣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有力保持了全县就业再就业形势稳定。今年1-7月份,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800人,培训农村技能型人才2450人,再就业免费培训11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高度重视,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该县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工作,将其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来抓,作为重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10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做好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工作。每年都组织召开全县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对劳动力就业工作做出专门安排部署。把劳动力转移就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办的实事之一,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综合指标“三十”考核体系,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严格考核,充分调动了各级工作积极性。加大财政投入,在县财政困难、大力压缩其他经费开支的情况下,对就业再就业资金不减反增,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给予专项财政补助,有力推动了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结合劳动力现有的技能状况,面对市场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着力抓好技能培训工作,实现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在全县形成了以农民工实训基地为龙头、以各部门和乡镇培训基地为辐射的培训体系。通过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都学到了一技之长,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者就业能力。县农民工实训基地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与“定向”培训。在开设计算机、电气焊、美容美发、缝纫、财务会计、物业管理等培训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及劳动力的培训意愿,今年又新增了挖掘机、维修、家政、刺绣、烹饪等7个专业,培训项目扩展到13个,大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780人次,培训农民工3250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坚持将就业培训延伸到基层、服务到群众中间,各乡镇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平台的培训功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每个乡镇至少确立了2-3个培训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苇帘加工、养殖、种植、建筑、电气焊等培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如无棣镇采取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开展锁具加工培训,首批70余人培训后全部在当地企业上岗;小泊头镇通过渔网加工培训,带动了周围近3000余人从事渔网加工业;水湾镇以逯庙村为中心开展苇帘加工培训,参训人员达300余人,同时带动了1300余人加入到苇帘加工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方便农民工参训学习,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送技能下乡,把电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在信阳乡吴店村举办了两期电气焊技能培训班,农民不出村就学到了实用技术,增强了就业能力。在各类城乡劳动者中开展了4期“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培训学员400余人。为提高劳动者技能,今年2月,精心组织了无棣县第一届劳动技能比赛,100名学员参加了5个专业8个项目的比赛,此举激发了人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立足县外、县内两个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县外劳务输出和县内就地转移并举,调动各方因素,千方百计促进劳动力就业。一是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县劳动保障部门超前谋划,科学安排,广泛联系,积极对接,在塘沽开发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多次赴天津滨海新区以及淄博、东营等地,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与各大企业洽谈用工事宜,签订劳动用工订单,有序组织劳动力集中外出务工。正月初六,组织第一批325名青年赴天津滨海新区务工;正月初七,本着“政府引导、供求对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民营企业招聘周”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起一个高效对接的平台,共有县内外35家企业参加了招聘会,求职登记达1500余人,近千人实现了就业,省、市新闻媒体对全县做法专门作了宣传报道。截止7月底,全县新增外出务工人员4300人。全县1217名返乡农民工全部实现了在当地就业或创业,外出务工基本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农民工利益。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内企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深挖本地企业用工潜力,内外并举,仅埕口盐化、欧亚木器就新招用员工12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工转移就业。

  同时,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再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扶持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形成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投入到创业行列,切实增强劳动力就业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创业促发展和创业带就业良性互动,并培植树立起一大批创业典型。小泊头镇实施“回乡创业行动”,创办了山海不锈钢餐具等30余家企业,吸纳近千名劳动力就业。在天津打工的柳堡乡村民许振国,利用学到的翻砂技术开办了工厂,带动30人就业。商业系统下岗职工庞俊叶在参加了劳动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后,成立欣德家纺有限公司,吸纳200多人进厂务工,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0多人,实现了“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充分显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今年以来新增创业者210人,带动劳动力就业1400人。

  强化服务,大力优化就业环境。该县把推进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和抓手,有效解决了有人干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完善功能,规范运作,使全县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于2007年底全部完成,并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制度、工作“六到位”,在抓好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使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社会化管理工作延伸到了基层。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运作、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县劳动保障部门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认真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对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前的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经常性的到务工人员家庭、务工企业进行回访,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组织110名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了2009年全省技能扶贫招生工作,帮助他们学习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120人,发放岗位补贴50余万元。县财政、工商、税务、金融、农业、人事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搞好指导和服务,给予优惠政策和税费减免扶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8-26/11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