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让“就业梦”变成现实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8-31  互联网

 辛集大羽服装公司农村劳动力安置车间一角

裕华区尖岭社区在创建活动中成立的“爱心超市”

  职业培训

  井陉:率先成立县级创业指导中心

  引导农民投身创业,是井陉县就业服务局的强项。该县自2005年开展创业培训以来,先后举办创业培训班33期,培训学员915人,创业成功463人,带动就业8560人。特别是2008年5月率先成立我市第一家县级创业指导中心之后,加快了引导农民自主创业的步伐,仅今年1-5月份就举办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465人,现已完全进入创业程序的187人,正在进入创业程序的56人。该中心首创的创业激励、“倒三七”授课、“学员推荐卡”、案例分析、学员现身说教等教学方法深受培训学员的欢迎。

  灵寿:技能培训“即培即送”

  抓企业用工信息,即时组织、即时培训、即时输出,是灵寿县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采取的一个主要做法。3月11日举办返乡农民电气焊培训班,培训学员47人,培训后即被输送到天津新港船厂、天津新河船厂、青皇岛山海关船厂等单位上岗。3月10日—4月30日举办餐饮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42人,培训合格后,即与陈庄中豪大酒店签订就业协议书。4月10日举办茶叶种植加工培训班,培训学员57人,培训结束后,即与灵寿展翼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就业协议。

  新乐:开展远程技能培训

  作为全国首批20家职业技能远程培训站点之一,新乐市将远程技能培训应用到创建活动中来,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项目受益人在非农领域的就业能力,几年来,完成远程培训30多期3000多人,多数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

  矿区:开展订单培训

  最近几年,随着几家大中型焦炭、洗煤、炼焦企业相继落户矿区,区就业局积极为企业开展诸如煤焦化、化产回收等专业的“订单式”培训,仅为常恒焦化厂就输送了370人。

  让“就业梦”变成现实

  ——石家庄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经验一览

  编者按早在2003年,我市就开展了创建城镇“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经过四年努力,全市451个社区有364个社区实现充分就业。2006年,市就业服务局果断将创建活动向农村延伸。这样就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活动,目前,全市4488个社区(村),已有447个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其中40个是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命名的)。在一个市大面积开展这样的活动,在全国尚属首创。我市的创建经验曾在沈阳召开的全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经验交流会上作过介绍。充分就业社区(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今日本版刊登的是我市部分县(市)区在创建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做法。

  平台建设

  藁城:实行所长负责制

  建立所长、协理员、信息员三级管理体制,实行所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由劳动部门半年考评一次。

  灵寿:选拨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协理员岗位

  全县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74名协理员中,具有大专学历44人,中专学历21人,其中14人具有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赵县:开发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公益性岗位

  县就业局将村劳动保障协理员设为公益岗位,招收50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每村一名,岗位补贴为每人每月300元,并落实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该县计划下半年再开发50个村级劳动保障员公益性岗位。

  鹿泉:工资补贴与任务挂钩

  按照劳动协理员承担工作任务不同,工资补贴分为三个档次,1000人以下的村每月补贴80元,1000-2000人的村每月补贴120元,2000人以上的村每月补贴150元。工资补贴从再就业资金中支出。

  晋州:为协理员发放职介补贴鼓励

  劳动保障协理员免费介绍一人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给予协理员补贴50元、保障所留30元作为办公经费的职介补贴鼓励。2008年三四季度,有7位协理员为197名农村富余人员介绍就业。

  创建方式

  辛集:制定农村充分就业村标准


  一要有核心特色经济;二要从事非农产业或特色经济劳动力占总劳动力达到80%以上;三要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90%以上;四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间人均累计6个月以上;五要转移人员劳动力年工资性收入达到省社会平均工资的50%。

  裕华:开展“一帮一”、“一联一”活动

  “一帮一”即局领导干部每人帮助一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再就业。“一联一”即辖区内每个社区联系一家从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合本社区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作为长期联系单位,来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

  赞皇:发展社区小企业

  通过社区内个体私营经济或自办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生产自救或临时就业。由于这些小企业,既不需过高的技术,又不受场地限制,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临时就业发挥了大作用。阳泽乡青枣加工蜜枣项目,在青枣采摘季节吸纳就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嶂石岩乡、黄北坪乡的农家宾馆,使近千个农户得到稳定的经济收入。

  行唐:与国际劳工项目对接

  上世纪90年代,行唐县就被国家劳动部确定为中国农村就业促进项目首批试点县。最初在部分乡镇(村)实施,之后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对接,在全县全面推广,建立了符合行唐农村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目前行唐县在农村就业项目实施中采取了以下几种经营模式:家庭经营模式,联户经营模式,培训+创业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和联合社(协会)模式。

  深泽:发挥典型力量

  在全县范围内树立“再就业之星”、“创业小明星”、“巾帼创业女杰”等典型,通过典型的力量,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深泽下岗职工邱淑坤的创业事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以感召人们创业。

  栾城:建立返乡农民工监测预警机制

  深入企业、村组和农户家中进行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掌握返乡农民工数量、年龄、务工区域和务工企业裁员、停产、歇业及倒闭动向。建立月报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就业稳定。

  高邑:建立“天”“地”“内”“外”信息网

  “天网”即在每个行政村设立工作站,利用无线广播的形式,发布招工、培训等信息。“地网”即利用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开展劳动信息传递工作。“内网”即建立县内企业动态用工数据库。“外网”即与外地企业建立长期信息互通渠道。

  就业安置

  桥西:将招聘会办到社区

  为满足辖区内困难家庭人员既能就业、又能照顾家务这一特殊要求,桥西区陆续在社区举办了招聘会。这种“芝麻招聘会”的最大特点,一是门槛低,没有文化、年龄等限制;其次是低技能,提供的岗位多数是服务员、保洁工等;三是容易学,有的工种虽然有技能要求,但学习难度不大,如部分低技能操作工等。

  新华:举办专场招聘会

  一是针对“三年大变样”,为拆迁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举办专场招聘会;二是针对辖区大中专院校多、各类毕业生多的实际情况,延伸招聘服务,实现招聘前移,到大中专院校举办现场招聘会。

  高新:设立周六招聘日

  高新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求职人员各异。为满足种类求职者需要,区人才市场将每周六设定为固定招聘日,并由专家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前50名求职者还将得到免费的人才测评。

  元氏:采取四种安置方式

  一是服务型安置:主要适用于有技术但缺乏资金的人群,发展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安置一些技术型人员。二是自救型安置:主要适用于大龄困难人员、不方便外出就业的人员在社区内实现居家就业。三是培训型安置:主要适用于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员,通过提供各种比较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再就业。四是开发型安置:主要适用于一些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如巡逻员、绿化员、居家养老服务员等就业岗位。

  裕华: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一是根据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要,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二是开发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适合“4050”人员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赵县:组织“赵州亮嫂采摘队”

  从2005年开始,赵县连续四年组织了六批农村妇女共1000余人赴新疆采棉,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9月组织的160人进疆采棉,短短两个月劳务收入50余万元。由于这些嫂子讲诚信、有技术、能吃苦,被新疆用工企业亲切称为“赵州亮嫂采摘队”。目前,140余名“赵州亮嫂”正在内蒙古采摘枸杞,县就业部门正在组织即将赴疆的第七批采摘人员。据统计,“赵州亮嫂采摘队”共挣得劳务收入已超过300万元。赵县妇女乐意参加赴外采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赵县政府采取了补贴单程路费、免费体检、选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的鼓励政策。

  无极:本地企业优先招用当地劳动力

  无极县政府在积极培育本县民营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招用当地劳动力。通过政策扶持,在资金和技能培训方面积极向农村劳动力倾斜,使他们成为当地民营和乡镇企业的骨干力量。目前,无极已形成了以西部北苏镇的木业和板材加工、东部七汲镇的高效农业种植,南部张段固镇的皮革加工,北部大陈镇的服装加工和南流乡的特色种植为主的当地农村劳动力安置聚集地。

  辛集:创建“一村一品”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是辛集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主要特点,各乡镇针对自己的区位优势,实行“一村一品”安置策略。如天宫营乡建立43家棉花加工厂,吸纳12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位伯镇的章帽一个产业,吸纳2000多名劳动力;新垒头镇的服装制造加工,吸纳3000多名劳动力;南智邱镇的钢铁基地,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560多人;还有张古庄的养殖、马兰村的小麦育种、马町村的面粉加工、小辛庄的漂染,等等。全市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吸纳劳动力8.7万人。

  (材料提供:市就业服务局社区就业处整理 刘满)

  - 相关链接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命名的石家庄市充分就业社区名单

  桥东区:休门东街社区石纺路一社区东马路社区元村社区

  东风路北社区栗新社区华新社区

  新华区 : 清真寺街社区国泰街社区兴凯路社区飞机公司社区水源街社区联盟社区永泰街社区

  长安区:谈阁社区建明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沿东社区

  建北社区药东社区一印社区

  桥西区:槐安西路社区谊安社区民族路社区中山西路社区

  滨河社区开达社区宜联街社区

  裕华区:金马二社区金马三社区汇通路社区华兴社区

  裕东一社区建南社区

  高新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

  灵寿镇 :城东社区

  栾城县:街道圣雪社区

  无极县:花园路社区

  辛集市:车站街社区

  赵县:赵州镇县前社区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8-31/11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