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兆农 刘裕国 曲昌荣 朱 磊 侯露露 邓 圩 刘成友 谢卫群 王有佳
农民工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群体之一。时值年中,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究竟如何?
本报记者对河南、安徽、四川、重庆、湖北、山东、上海、广东等省市进行了实地探访。
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农民工就业形势也日趋回稳。
就地就近就业成亮点
就近就业,成为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一个亮点。
湖北省从省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1.8亿元,对全省15万返乡农民工进行技能储备式培训。到5月底,培训7.7万人,其中,已就业5.7万人。目前,全省95%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武汉、宜昌、荆州等地,依托本地产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实现就业39.36万人,且呈上升的趋势。
6月30日,对于四川金堂县高板镇村民杨玉红来说特别高兴,她终于在离开东莞5个月后,在金堂县兴和鞋厂找到了工作。该厂负责人文仁浩说:“目前,厂子已妥善安置了100余名返乡农民工。”
和杨玉红一样高兴的,还有重庆市政一公司路面工程处农工一班的工人吕显财,“我正忙着跟公司签合同,签了以后就是合同工了,有社保,心里踏实多了。”
重庆农民工市内务工人数增加明显。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显示,一季度重庆农民工市内务工人数增加约4.3%。
目前,安徽省已有约25万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了本地就业。为了让这些农民工兄弟“回乡不歇业”,安徽还计划在年内通过各种途径新创造100万个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
河南省荥阳市充分利用本市8000多家工业单位的优势,立足于在本地吸纳消化农民工,把农民工培训场所搬到企业生产车间。去年以来新进厂培训7500人次,10万多荥阳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