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2000万返乡民工希望直接接受企业培训

网友投稿  2009-05-06  互联网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专家指出,对这部分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不仅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关键措施,也是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的重要手段。

  “阳光工程”培训为5年来投入最多

  38岁的李学伟在建筑工地上做了10多年的“小工”,早出晚归、风吹日晒换来的是每天仅仅30元钱的工资,最少时一天仅挣4块5毛钱。

  “"阳光工程"培训使我掌握了一门手艺,收入提高了,日子更好过了!”李学伟说。

  2008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村民李学伟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这项工程是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政府补贴学员的学费、教材费和住宿费,学员毕业后由学校统一联系就业岗位。李学伟经过培训通过了电焊工专业技能鉴定,然后在一家太阳能公司做机件焊接工作,月收入2500多元。

  据了解,2008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青海省共安排6220万元资金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为5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据青海省就业局局长徐来顺介绍,2008年,青海省依托各项培训工程共对7.9万农民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这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发挥了重大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海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继宗说,“政府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工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不仅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关键措施,也是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的重要手段。”

  “仅仅学到一些皮毛”

  相对于政府部门对于培训的热情,很多农民工却显得有些冷淡,谈到职业技能培训时,他们的一些反应是“不太实用”、“时间太长了”、“仅仅学到一些皮毛”。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青海省平安县三合镇湾子村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过年之前就早早返乡了。眼下,因为找不到活计,只得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村民索晓清说,他听说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有些培训专业不对口,不太实用,培训时间也长,怕错失出外务工时机,所以他不愿意参加培训。“也有一些村民参加了培训,但由于没有用工需求,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索晓清说。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汪家寨村村民甘向春说,她去年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唐卡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但仅仅学到一些皮毛,与她同一批参加培训的有40名学员,而眼下从事这一行业的仅剩她一个人了。

  村民马长生说,他已连续两年参加“阳光工程”培训,但那家培训机构克扣培训经费,缩减课时,也不提供培训教材,上课时学员们抽烟、聊天、打牌,老师听之任之……等到培训结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时,老师就把答案抄写在黑板上,99%的学员都能通过,但仍然找不到工作,他只好把那张证书扔到了垃圾桶里。

  2008年,青海省通报批评了西宁华夏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和青海科技技能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并取消了这两所学校承担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资格。

  最希望直接到企业接受用工培训

  采访中发现,很多农民工最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直接到企业接受用工培训,这种培训针对性、实践操作性强,培训后就业岗位也有保障,学习时也就能更加安心。

  青海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继宗说:“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补贴给相关企业,这将是"多赢"的效果,既鼓励企业多招用农民工,也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王会林认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除了搞好培训、提高技能外,还应积极树立培训和输出的品牌意识。青海省今年培训工作思路是,一方面突出品牌培训,着力打造拉面工、热汞艺术、藏毯、石雕、宁巴石匠、撒拉餐饮、建筑和焊接等品牌专业;另一方面突出高层次产业工人培训,充分利用企业和职业学校培训资源,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中级技工。预计在“阳光工程”6 万人的培训任务中安排5%-10%的中级技工培训计划。

  王会林说,面对金融危机冲击、省外企业用工减少、返乡农民工增多的实际,青海省在总结以往“阳光工程”培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工转移培训的新思路、新机制:

  首先,在农民工转移培训上采取培训券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提前发放培训券,培训基地由农民工自主选择,农民工对培训满意后将培训劵交给培训单位,培训单位持培训劵和学员登记表获得拨款。

  其次,实行严格的订单培训,培训基地培训前必须签订培训就业订单,各县“阳光工程”主管部门核实培训订单后,方可准许培训基地开展培训。

  第三,重点加强培训基地认定、培训时间、培训资金、培训质量和培训输出等关键工作,认真落实“五项制度”,即第一节课制度、公示制度、台账管理制度、月报制度和验收制度。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5-06/11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