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善哲河南报道
“年纪大一点的女工可以要,男工也可以适当增加。”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全收在电话里向李先云传达了最新的招工标准。
与过去的两三个月相比,全顺公司的招工标准正在放宽。在李先云看来,这或许意味着珠三角的各大电子厂对用工的需求有所回升。
李先云负责全顺公司在河南商丘地区的招工。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先云执行的招人标准是:18-25周岁,未婚,仅限女工。
尽管招工标准大幅提高,但应者如云。“有时候招人就像在‘选美’。”李先云说。
与李先云一样,河南省政府的有关官员目前也在焦急地等待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复苏的信号。本报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得到的消息是,根据最新的抽样调查,今年3月份,又有50万左右的农民工从河南省流出。
1万亿投资的就业空间
张炳华真正想要的,是一份工作。
今年春节过后,他从老家三门峡来到了郑州,几乎每天他都会前往解放路和二马路的十字路口。那里聚集着数以百计跟他一样寻找工作的人。
“工作还是不好找。”张炳华无法掩饰他的失落。一个最直观的证据是,去年郑州当地的企业提供的工资标准是700-800元/月,而今年,很多企业的工资标准下降到500-600元/月。
河南省有30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的冷暖牵动着河南省有关官员最敏感的神经。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说,自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注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会小会都要谈就业”。
但是,与东南沿海的发达省份相比,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缺乏成规模的加工制造业。河南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有色、钢铁、电力、煤炭等重化工业以及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
“尽管现在也有一些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在向中部地区转移,但总的来说,河南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还没形成气候。”河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介绍说。
这也决定了河南省内就业形势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大项目的进展。“我们现在正在跟踪每个重大项目的开工情况。”河南省人社厅的一位官员表示。
2009年,河南省制定了“8511投资计划”,再加上中央4万亿投资在河南省的落地项目,今年全省重点项目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根据河南省发改委此前的测算,这些重点项目将提供65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本报记者从河南省有关政府部门得到的信息,目前河南省已经开工的重大项目提供的就业岗位是8万-10万个。
“因为65万个就业岗位是所有重大项目都开工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年初很多项目还没有开工,有一些甚至还处在招标之中,因此还没有开始招工。”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解释说。
3月27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听取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的汇报。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会上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看,我省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项目上得不够多、不够快、不够好。”
徐光春提醒说,如果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还上不去、没起色,实现全省经济增长10%的预期目标就有困难,难以为实现全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做贡献。
4月2日,当本报记者前往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正在召开会议。“主题是关于加快落实重点项目的开工。现在省里很着急,我们的一些重点项目可能会提前开工。”一位与会人士透露说。
河南省人社厅一位官员介绍说,河南省政府要求建筑、交通、水利等吸纳农民就业量较大的行业,要由主管部门牵头,分类举办重点行业用工衔接会,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此类招聘会一般是由各个系统分别组织。截至目前,河南省的水利系统和交通系统都举行了针对农民工的招聘会。水利系统的项目主要是在信阳和漯河,而交通系统的项目甚至包括对四川地震灾区的对口重建项目。
河南省确定的2009年重点投资计划涵盖民生、能源、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不同领域的重大项目对就业的带动具有不同的效果。
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透露,根据对目前已经产生的8万多个就业岗位,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主要是农村水利项目、粮食核心区建设投资项目和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等,“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尽管河南省仍旧延续了过去数年来的庞大投资规模,但是对于这些项目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似乎并没有充分的信心。
本报记者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得到的信息显示,2009年河南省的道路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30亿元,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48亿元、干线公路建设投资3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0亿元、场站建设投资9亿元、水运建设投资3亿元。
而在铁路方面,铁道部给郑州铁路局下达的2009年投资计划高达364.7亿元。
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根据专家测算,高速公路每亿元投入,可以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800个,间接就业岗位2100个。
如果以该数据计算,那么2009年河南省仅高速公路148亿元的投资就可以带动直接就业岗位接近27万个,已经接近河南省有关机构测算的全年重点项目所能够创造的65万个就业岗位中的一半。
河南省交通厅一位官员坦承,前述测算比例还是早年的标准,“现在高速公路大部分施工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而对人力的需求主要是在土建等环节。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铁路投资项目。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认为,就目前河南境内已经开工的铁路项目而言,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大部分工程都是由专业的铁路施工队伍完成。就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些大项目向普通农民工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较为有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文表示,过去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长期来看对就业的带动比较弱。
在过去数年中,我国GDP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03-2006年GDP年增长率均在10%左右,而新增就业岗位却每年徘徊在800万-900万人左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而在上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提供240万个就业岗位。
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表示,根据此前的测算结果,如果今年河南省所有的重点项目如期开工,那么还能新增50多万个就业岗位。
“但是总的来说,河南省的就业不可能完全在省内解决。”该官员的依据是,2009年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中至今尚有150万人滞留省内,相比之下,重点项目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期待东南沿海制造业复苏
“企业的用工需求确实有所回升。”张全收表示。
张全收自诩对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了然于心。他公司主要在河南地区大量招聘农民工,然后输往珠三角地区集中培训、管理,再输往珠三角、厦泉漳等地区的工厂。这种业务模式曾经受到官方媒体的赞许,而张全收本人也因此当选为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先云对金融海啸发生前后的对比感受深刻。
“2008年10月份之前,我们基本上是来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招的人总是不够。”李先云说,但是,到了10月份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全顺郑州公司的总经理王国芳回忆说,在金融海啸爆发之前,招人标准是16-35岁,年龄甚至可以稍微放宽,男女兼收。但是,到了今年春节前后,随着企业不景气,很多农民工被退回全顺,此时全顺的招工标准提高为16-25岁,仅限女性。
这也是全顺公司最为困难的时候。今年2月,一度有接近2000名全顺的农民工被各个工厂退回,但是全顺仍旧必须“包吃包住,每天发放40元/人的补贴”。
当时,与珠三角各个工厂进行谈判,希望对方多招人,成为张全收最主要的工作。
王国芳说,到3月下旬,公司的招工标准又开始放宽,女工的招聘年龄介于17-30岁之间;也恢复了对男工的招聘,只是年龄较为苛刻,必须是17-25岁。
“最近一段时间找我们要人的企业又开始多了。”张全收说,恢复招工的主要是外资电子厂,玩具厂的用工状况依旧萎靡。
张全收无法判断经济是否就此一路向好。但是,过去的经验告诉他,每年的5-11月都是珠三角外贸工厂生产最为活跃的时候。“难以想像,如果企业到了5月份还不恢复生产,那么今年的形势是什么样。”
进入4月,河南省政府一些官员最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河南是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在30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每年有2150多万人外出务工,其中出省打工的高达1200多万人。
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对河南省的冲击显而易见。根据河南省劳动保障和统计部门的调查,春节前全省返乡农民工已达950多万人,其中从省外返回660多万。这将成为河南省2009年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障碍。
本报记者从河南省人社厅获得的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2月份,河南全省尚有接近210万的返乡农民工滞留在家。
“当时我们最担心的情况是,春节后外出打工的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后,在4、5月份又大量返乡。”河南省人社厅一位官员介绍说,因此,在全国两会于3月中旬结束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调查二次返乡的农民工数量。
目前,大规模的入户调查尚未结束,但是根据河南各地目前抽样调查的结果,在这一个月中,有10万人左右再次返乡。同时,滞留在家的农民工数量持续减少,目前最新的估算是150万-160万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态势。”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的及时复苏,才是解决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
但是,河南民工的持续流出是否意味着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复苏?农民工们在流入地是否能顺利找到工作?
对此,河南省某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并没有太多的把握。“我最近准备去广东看看,了解企业的一手信息。”
河南省有关官员对就业形势保持了审慎的乐观。
3月31日至4月1日,国务院农民工办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会议期间,上海劳动保障部门的官员找到了河南省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表达了在近期前往河南考察的意愿。 “他们希望先和河南建立合作关系,一旦经济回暖,能够从河南招到足够的劳动力。”河南省人社厅一位官员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