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再造农民工 中山计划3年培训140万外来工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3-20  互联网

  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南来北往。这一年,他们的春天在哪里?

  这一年,中国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周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寒流阵阵。2004年前后诸多地方出现“民工荒”,而今年却现劳动力逆流。

  让人意外的是,在农民工找工遇困的同时,不少企业打出大量招聘技工的牌子,却鲜有人问津。二者的反差说明:工作岗位是少了,但需要特定技能的工作岗位却依然空缺。

  由金融危机而衍生出的就业难题,同时也暴露出当下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劳动力需求的结构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优化,“洗脚上田”的农民工能否适应劳务市场的骤变?

  要回答“农民工的春天在哪里”这个问题,或可从这一反问中寻找答案。

  在一系列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素质的提升,从中央、省到地级市,都成为了共识。日前,中山启动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计划3年内全员培训全市140万外来工。我们可以期待,3年之后,在外来工技能提升的同时,他们由农村融入城市的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在周围一片鼾声中,42岁的陈观来脑海里仍浮现着课本里的理论和公式。已将近4年没正式参加工作了,陈观来希望知识能让他打破失业的困局。

  据统计,目前中山约有140多万外来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学历不高,谋生手段单一,就业能力较弱。金融危机削减了就业岗位,他们自然成了容易“受伤”的人。主动参加技能培训,陈观来显得更具忧患意识。

  其实,早在中山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之前,提高外来工技能的工作早已在中山开展。2008年9月,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落户板芙镇。当时,只有本地农村户籍的劳动力才能免费参与培训。如今,这一利好已迅速覆盖了整个外来工群体。

  提升农民工生产力,既是缓解就业压力之策,也是中山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从这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培训,是为明天储备人力资本。”专家如是表示。

  陈观来也很想知道,即将结束的一个月培训,会给他的未来带来什么?

  1 培训机构冷落的背后

  农民工更关注眼下收益,而不愿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接受培训

  如同流水一般,在位于板芙镇的游龙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培训学员走一批,又来一批,培训期只有短暂的一个月。

  这个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并非想象中那样热闹。

  游龙培训基地本来是要建成为附近工业区的生活配套设施的,2008年,由于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决策者决定将物业改成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经营半年来,偌大的校园仍鲜有人进出。物业公司的总经理黎锦煜常常思索,这里什么时候才能旺起来呢?

  目前,该基地有粤茂学校和技能培训中心(中山高级技工学校)两个培训点,至今共招了三批培训学员。第一批约200人,第二批约400人,第三批约200人。下月将迎来第四批学员,估算130人左右。

  然而,该基地占地60亩,可容纳3000多学生上课。如此大的场地,每月开支将近20万—30万元。这让黎锦煜十分头疼:“如果未来招生情况还不理想,考虑将部分宿舍外租给企业作为员工宿舍。”

  这一经济账折射出,目前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识普遍不强。中山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王新会告诉记者,每期培训之前,各镇的劳动部门都会花很大力气去宣传,好不容易才把富余劳动力拉过来参加培训。

  王新会表示,部分农民工自我提升意识不强,主要是自我认识不到位,受教育年限短,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做出科学分析,对自身的职业与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同时,传统的自然经济思想和小农意识,使得农民工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人力资本意识,因而缺少自我投资意识。这使得农民工更关注眼下的工作与收益,而不会投入经费和时间去接受培训。

  在中山,各种规模的培训机构有数十所,部分课程因为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课的现象很常见。早在中山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启动前,中山已开展对农民工免费培训工作,不过该福利只限于拥有本地或省内其他地级市农村户籍的人口,外省的外来工暂未享有这一权利。“符合条件的不想培训,而想培训的又没有资格。” 王新会说,这给农民工的培训工作造成了浪费。

  但随着中山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启动,所有外来工都参加免费培训将成为现实。

  2 为何而来?

  王新会发现,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存在两个极端:一些人迫切希望知识改变命运,一些人则是滥竽充数

  早晨7时过后,游龙基地的校园逐渐变热闹起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这里的一天,全看心态。

  为准备即将到来的电工考核,陈观来适当地将睡眠时间缩短了。对于42岁的他,这场考核意义非同小可。“以后就算不去打工,也可以自己开个小厂,自己操作。”他说。

  2000年,陈观来在古镇开了一家小型的注塑厂,产品一直销往美国。2005年,出口美国产品的标准一下子提高了,陈观来生产的产品成了“不合格”。堆积如山的产品,让陈观来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关停工厂。这一次破产,让陈观来感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此后的几年里,陈观来也尝试过打工。但“东山再起”的梦想一直在他脑海中酝酿着。42岁的陈观。来,在所有200余名学生当中,年纪最大。年龄不同,心态也不一样。

  和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接触后,王新会发现,这一群体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年纪稍大的社会人员,由于肩上的责任较大,他们迫切希望用知识来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比较用心学习相关知识,基本能掌握课堂内容。二是尚未涉足社会的青年,他们或是亲朋好友强迫而来的,或抱着一股好奇心而来。结果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好玩”,或中途打退堂鼓,或滥竽充数,蒙骗过关。

  让游龙基地技能培训中心的肖赞老师感到无奈的是,有时候一堂课还未上完,课室后面的几张桌子就空了,或出去抽烟,或提前吃饭了。课余时间,学生喝酒闹事的事时有发生。

  “如果抱着学本领的态度而来,是可以学到东西的。”肖赞在平时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后甚至追着老师提问。培训期结束后,一些学生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常常致电自己的老师请教。

  3 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背景下,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是必要且可行的

  金融危机到来后,在大多企业都想方设法“节衣缩食”之时,中山顶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却忙着为所有的600多名员工开展培训。

  “现在生产量少了一些,我们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待经济形势好转后,形成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公司副总裁黄玉泉对记者说。

  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王新会说,平时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其实就是给他们的工作设定一个规范,按规范来开展工作。“市场上之所以流出一些不合格产品,就是由于员工技术不过关而操作失误造成的。”王新会表示:“人才的提升是企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相关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8年。如果把受教育时间提高到9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个人回报率将提高8%;完成高中教育,教育收益提高21.1%;再接受1年大专及以上教育,教育收益提高32.2%。

  从这一系列换算中可以窥见,人才和产业二者紧密关联。“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背景下,中山提出的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是必要可行的。”智通人才连锁中山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广省说。他认为,这系列培训应结合中山产业结构来开展,在抓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抓基础教育,扩大适用面,完善升级培训体系,把应对危机的非常措施常态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石。

  吴广省同时表示,目前中山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员工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所具有的长效性,缺乏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人才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适应科技进步对生产过程及劳动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变化,加大企业教育包括职工培训的力度,以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效益。

  中山高级技工学校下一步将打算和企业开展合作,在提前协商好的基础上,下到企业去开展培训。或在培训基地开展一些晚上培训班、周末班等,方便在职人员能参与培训。目前,由茂名等地输入中山的外来工,已提前在当地参与有针对性的培训。

  4 由农村融入城市

  “大多数农民工已不能把农村作为退路了,所以应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做足准备。”

  年轻时外出打工挣钱,年龄大了就回乡务农、务工或经商。老一代外来工的这一“生命周期”,在十七八岁到三十岁年龄区间的“第二代农民”工身上悄然变化。

  会跳的士高,会上网聊QQ,也关心国家大事。从他们身上已经明显可以看到情感、心理与生活方式的都市认同过程。新一代农民工,观念更接近于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他们大多数没有将来返乡务农的意愿,也缺乏甚至没有务农经验,市民化最为迫切,也更加容易。但是,由于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与现代都市生活仍存在沟壑。这从年轻农民工的生活学习中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相信农民工群体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的农民工蕴含了强烈的上进愿望与上进潜力,那么,政府的政策就应该超越举办招聘会这一类思路,以最大的力度投资于农民工的培训。直接把培训作为福利。”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指出,大多数农民工已不能把农村作为退路了,过去相关的政策思路并没有未雨绸缪,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做足准备。

  如何让农民工进一步融入都市生活,这也许是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另一层意义。“事实上,我们在平时上课时都会有意识地对学员的个人品性修为进行指导。”有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还没有为学生的个人修养开设专门的课程,但在提高农民工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市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外来工素质提升工程启动后,首先通过发放光碟的方式,让企业员工都能观看到专家的演讲,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个人修为。

  尽管目前参与培训的人数不多,作为游龙基地的主要培训机构之一,中山高级技工学校还是要求该基地加快建设教学配套设施。6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拥有4万册藏书的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将要动工。“将来这里不仅是一个孵化地,更是一个乐园。”游龙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说。

  ■相关

  首批4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出炉

  所有镇区都有见习基地

  本报讯近日,中山首批40个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正式出炉,未来将为中山生源应届毕业生、失业青年群体提供大量见习岗位。

  前日召开的全市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透露,即将走出校门的中山应届毕业生和35周岁以下的失业青年,除了申请青年创业基金,还可以到新出炉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习,可以到将成立的5个创业孵化基地参加创业培训,然后自主创业。

  据市人事局副局长黄海波介绍,40个“见习基地”分布于24个镇区,达到每个镇区均有“见习基地”的要求。涉及行业包括医疗、金融、通讯、五金等领域,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数据,40个见习基地大概能提供2000个意向岗位,表现优异的实习生将有可能获得职位。” 他说。

  而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梁志军表示,有创业意向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待业青年,还可以选择到将成立的5个创业孵化基地参加创业培训,然后自主创业。邓泳秋

  本报记者李华炎通讯员熊国吾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3-20/11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