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圳:工会“大学校”培训农民工300万人次

网友投稿  2009-04-16  互联网

        她们在深圳“圆梦” 

        来自江西山区的李美香,16年前高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完成上大学的梦想而来到深圳,在深圳岗厦的一家港资制衣厂做了一名普通的衣车工。为了能尽快掌握技术,她买了许多专业书籍,自学成衣制作、服装生产流水线的制作过程和编制服装工艺流程,由于她勤学苦练,很快被提拔为车间的指导工。 

        2001年,李美香参加了深圳市服装裁剪制作技能大赛取得第三名,因此获得了入户深圳的奖励。5年之后,已经拿到“高级服装纸样设计师”、“服装工艺师” 等资格证书的她又被市工会推荐,参加了广东省女职工服装设计技能大赛,凭借自己独特的创意和高超的技艺,摘得桂冠,荣获了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同时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现在,李美香已经成为深圳一家知名服饰公司的设计总监,她还在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本科课程,继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与李美香相比,来自四川绵阳的黄玉更为幸运。2000年高中毕业后,她跟着老乡来深圳打工,工作之余先后参加了电脑、会计等职业培训,但她始终念念不忘上大学的梦想。去年4月,她从新闻中得知了市总工会推出资助100名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免费上大学的“圆梦计划”,马上报名参加了天津大学会计专业考试。复习期间,由于老家遭到地震,来回路途奔波影响了她的复习,考试成绩离录取分数还差几分。市总工会“圆梦计划”办公室考虑她的特殊情况,与天津大学联系,破格录取她上了大学。 

        搭建创新“大舞台”成长“大通道” 

        2008年9月19日,深圳盐田港码头的岸吊操作区一派热闹景象——第六届深圳市职工技术运动会码头轮胎吊(龙门吊)项目决赛在这里举行。通过岗位培训、练兵和初赛,45名从深圳各大港口2000多名码头岸吊司机中脱颖而出的“选手”摩拳擦掌、一比高低……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深圳的特殊时刻,这场历时四个多月的职工技术运动会,将深圳数以百万的广大职工充分调动起来,踊跃参加岗位练兵、岗位培训和多达 19个项目的技术比武,涵盖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和领域。创新技术、苦练内功,成为经济“寒冬”中深圳职工队伍的主旋律,为处于风暴中心的众多深圳企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摆脱困境的信心。 

        “从基层单位的练兵、选拔到复赛、决赛,可谓是群英竞会、异彩纷呈,体现出我市职工队伍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充分展现了特区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在回顾这场比赛时说。 

        在全国首创的深圳市职工技术运动会,是深圳工会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努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一个缩影。 

        从由工会一家举办,到工会组织、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社会机构通力合作;从主要依托工会组织的“赛区制”,改为社会广泛参与的“承办单位制”;从只有国企员工参加,到包括沃尔玛、富士康、盐田国际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在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参与……这项深圳职工队伍的传统赛事创办至今17年,深圳工会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积极探索、求新求变,使职工技术比赛常办常新、常赛不衰,比赛规模和职工参与面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深圳工会工作的一个闪亮品牌。 

        犹如“催化剂”和“推进器”,职工技术运动会充分激发了广大职工特别是劳务工学技术、钻业务、争当岗位能手的热情,为深圳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技术和创新才能的“大舞台”,也为技能人才构建了一个上升和成长的“大通道”,使得创新成果、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在深圳广大企业层出不穷。近年来,深圳职工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直接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圆梦计划”助农民工享受公益教育 

        宽敞的阅览室内,2万多册图书整齐罗列,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或坐、或站,手里捧着一本书,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每天晚上,在龙岗区南湾街道联创科技园的图书馆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这里是深圳的一家劳务工图书馆,来这里看书的年轻人,都是附近工业区的劳务工。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的农民工总数超过600万。随着深圳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变迁,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切身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与挑战,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就可能被淘汰。帮助数百万农民工提升文化素质,增强技术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维护他们的学习权、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就成为深圳工会在新时期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近年来,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利用全市各级工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网络,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带领着深圳广大职工和农民工踏上全面 “提素”的快车道。据统计,全市参加工会系统组织的职工和农民工培训人数累计已达300万人次。工会还结合农民工的需求和作息特点,成立农民工学校,开创了“送教到企业”、“农民工周末课堂”等灵活形式,方便农民工学习。 

        2008年8月24日,对于104位深圳农民工是个难忘的日子。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三所高校老师手中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获得了深圳工会“圆梦计划 ”提供的免费上大学的机会。同一天,300多名农民工中专学员也在工会的资助下走进课堂,开始了业余中专的学习。 

        “圆梦计划”作为深圳开展农民工公益教育的一项创新之举,尝试以工会系统的办学资源和组织优势为依托,采取政府支持、工会帮扶、社会赞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对象主要是家庭困难、收入微薄,同时在深圳工作表现优秀的农民工。“圆梦计划”不仅为农民工在深圳成才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绿色通道”,也是高等教育首次公开吸纳农民工入学。 

        “圆梦”的舞台远不止这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主题系列活动,“知识改变命运,深圳让我成才”大型报告会,“深圳十大书香企业”、“深圳十大读书成才职工”评选活动、“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圳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提素”活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渴求知识、立志成才的农民工踊跃参与。在已经举办两届的“深圳十大读书成才职工”评选中,绝大多数入选者都是农民工,他们当中有的还成为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为数百万深圳劳务工身边的励志榜样。 

        “双爱”活动助企业员工变“危”为“机”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许多深圳的企业和员工感受到了空前的生存压力。 

        “在企业和职工遇到困难的时刻,工会不能袖手旁观!”深圳工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在全市企业和员工中广泛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引导劳资双方合力共举,同舟共济,通过“双爱”实现“双赢”,成为深圳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一个独特举措。 

        在“双爱”活动中,工会积极鼓励企业在危机中不裁员、少裁员,利用开工不足的时机加强员工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积蓄力量。为此,市总工会今年又一次以创新意识主动作为,启动了深圳工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职工培训计划——连续3年每年筹集5000万元工会经费,共投入1.5亿元帮助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激励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竞争力。 

        由工会将收缴的会费如此大规模地直接投放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尚属全国首创之举。 

        “经济危机是最考验劳动关系的时候。实施这项计划,不仅是为了帮助企业渡过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长远发展做人才储备,帮助企业和员工增强竞争力。”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说。 

        创新工作模式,市总工会在实施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中积极寻求政府、社区、企业的多方支持和参与,在市总每年投入5000万工会经费的基础上,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也同时给予等额投入,使更多企业和职工在计划中受益。 

        在危机中勇于作为、善于作为,深圳工会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转变为加速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助推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赢的一次良机—— 

        通过实施职工培训计划,目标为每年培训职工100万人以上,三年计划达到300万人以上; 

        开展企业班组长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成员核心能力,计划每年培训班组长1万人,三年培训3万人; 

        三年内在街道、社区和企业建立一批职工“学习中心”,建设百家“职工书屋”,开设专门的学习网站,形成全市职工教育学习网络; 

        组织职工素质教育百人讲师团,开设“流动课堂”,每年为社区、企业免费举办素质教育讲座300场,通过讲座向全市农民工免费发放10万册《深圳市农民工素质教育读本》以及有关学习资料; 

        加大“教育帮扶工程”投入,扩大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圆梦计划”,向困难职工和优秀农民工送学历教育、送技能培训,计划3年帮扶5000人…… 

        深圳广大企业和职工即将掀起前所未有的“提素”热潮。一支整体素质越来越高的职工队伍,不仅是对新时期工会大有作为的生动诠释,也将为深圳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4-16/11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