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外出打工,有关部门把招工单位请到村内来招聘;想了解打工维权方面的法律知识,有关部门在车站设立了专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咨询点;农民工患上职业病,政府为其免费治疗……连续几天深入马山县采访,记者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党和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爱无处不在。难怪一位农民工感叹说:“做一个马山的农民工真是太有福气了。”
政府请来招工单位
农民工在家门口找工作
在家千日好,出门日日难。外出务工人员对这一句话都体会最深。10多万走出马山的农民工又是怎样顺利地找到合适工作的呢?在百龙镇的一场专场招聘会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2月21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马山县百龙镇采访,正巧碰到马山县人事劳动局等部门在镇上举行2008年第一场“春风行动”———百龙滩镇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计划10时开始,但9时不到现场已是人山人海。前来应聘的村民一个个穿戴得整整齐齐,希望能在应聘时给招聘单位留下一个好印象;有的村民前来应聘还带上一家老小,共同参谋定夺选择工种。白龙滩大龙村的韦庆建是一大早就和爱人前来赶场应聘者之一。他说,他现在家里种地,收入刚够糊口。一直想到广东去打工,政府这次把招聘企业请到家门口,不收押金,免去了中介费,真是太好了。
正在忙前忙后的马山县人事劳动局副局长黄城键告诉记者,他们这次组织了广东以及区内共六家知名企业前来招聘工人,提供的工作岗位有1000多个。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全是来自百龙滩镇辖下的6个村屯村民,他们由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带队前来,人数大约有1200人,只要大家不挑不拣,理论上每个到场的人几乎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马山县的劳务输出不单是把招聘企业请进来了事。”马山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保权说,为了减少该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提高就业率,政府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强化技能培训。将建筑、针织、制衣、种养殖等项目作为重点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主题;依托县委党校、企业、县职业高中,根据劳务输出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愿望,聘请自治区、市、县有关权威专家为农民工授课,采取短期培训、“定单式”培训、“储备式”培训和“提高式”培训等形式开展好培训工作,使农民工熟练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
据统计,2007年,全县结合“百万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共培训农民工189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60人。县劳动就业服务共开展了8场劳动力招聘会,到该县招聘的区内外企业达126家,提供岗位用工5200多个。
车站设法律援助点
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咨询
在“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中,马山县关爱农民工的行动是全方位的。
2月21日,记者在马山县汽车站看到了这样一组镜头:在车站候车室内最显眼的一面墙上,挂着一条大大的马山县人民法院“情系外出民工,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留守老人法律援助点”横幅,在法律援助点的横幅上还留有“马山县人民法院外出农民工维权巡回法庭,联系电话:6825523”。
一位背着打工行装的40来岁的农民工挤到援助点前,坐在对面一名法官马上站起来热情地给他让座,然后一杯热腾腾的热茶端到他的面前。
他叫周国善,从白山镇出来,准备去广东打工。事后周国善说,法官的一杯热茶真的让他感到很温暖。
当天马山县法院韦惠昌庭长也在现场服务点办公。周国善告诉法官,他在广东打工8年了,工厂老板经常叫他们加班到晚上12时,有时一天工作达20多个小时,一分钱的加班费都没有,他想咨询工厂这样做是不是合法,应该怎样维权?韦庭长一边倾听一边在本子上记下重点内容,然后告诉他,工厂经常让工人超时工作肯定是违反《劳动法》的,工人可以组织起来与工厂进行交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人加班也有权索要加班费。周国善临走时,韦庭长把一本法院专为外出务工人员准备的《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送给他,叮嘱他有空时翻一翻。
站在农民工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做好服务,提供方便。“地无三尺平”的里当乡是马山县最贫困的乡镇,全镇有4000多名外出农民工在区内外务工,这些农民工要回乡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包括路费和误工费在内,平均每人要花费400元以上,回家一趟开支相当于花去了一年人均收入的1/4。为减少群众不必要开支,里当派出所所长李恒勇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在互联网上开通办证的QQ号和电子邮箱,然后将QQ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以及身份证相片的要求等印制成条子,通过学校学生、村委会干部等邮寄或打电话告知外出农民工。通过互联网络,该所为全乡1100多在外务工人员办理了第二身份证,为农民节约开支41万多元。
为了方便全村600多名外出农民工与家里取得联系,古零镇的乔老村委的党员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村级爱心服务站,开通了一部爱心电话、一个爱心网站。每一个留守家庭可以凭发放的爱心卡,免费使用,通过网络与外出的务工家人经常联系,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家庭人员之间的相思之苦。
免费救治职业病人
实际行动服务外出农民
覃仕成,马山县百龙滩镇勉圩村古内屯一名普通的农民。2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他的家中采访,这位已51岁的农村汉子,像个年轻小伙子一样,用劲攥紧拳头,向记者炫了炫他有力的臂膀。“现在挑100多斤不在话下。”他兴奋地说。一年前,覃仕成却连上自家的二楼都要中途歇两次。
他过去的那样子全是矽肺病害的。覃仕成曾于1988年7月至1990年11月到海南省东方县平岭金矿打工,从事井下打钻工作。由于没有什么安全防护,他的肺部吸入了大量的粉尘,他患上了矽肺病。2006年覃仕成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急、乏力等症状,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他曾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并住院,不但把过去打工赚的几千元钱全部赔进去,还欠了一屁股债,而病情仍然无明显好转。这位40多岁的家中顶梁柱再也无法外出劳作,只能待在家里煮饭。然而即使煮饭这样的轻松活,覃仕成当年的感受是累得快要了他的命。他上楼要休息,把锅放在灶上也要休息一会后才有力气添水。
“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把我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年过五旬的汉子眼睛红了。
马山县卫生局常务副局长覃启勤告诉记者,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了覃仕成等村民患上了这种怪病后,马上组织专家进行诊断,确诊为矽肺病。2007年12月29日至2008年1月25日,在县卫生局组织下,覃仕成等矽肺病患者由政府资助分批送往广西工人医院进行免费医治。现在,他们的病情已出现好转,部分人员已基本康复出院。
“职业病在马山外出农民工中很严重,一得病家庭返贫就无法避免。”据介绍,在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中,马山县卫生局利用该县作为全国19个职业病防治试点县的机遇,以实际行动服务外出务工农民。对139例确诊的矽肺病患者,卫生部门为他们建立起个人健康档案,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并组织他们到广西区职业病防治所接受免费治疗,有效地稳定了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