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3.80亿元,同比增长21.5%;各项贷款余额23.61亿元,同比增长28.0%。”这是一段引自3月4日文成县县长谢作雄在该县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
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过去一年里,文成人民创业热情更高了,口袋也殷实。
生态农业
夯实发展基础
文成属山区生态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让当地工业发展受到制约。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就成了该县富民的主要途径,兔业、茶叶、中药材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去年,该县力促农技人员、科技指导员下到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让该县涌现出一批生态高效农业专业乡、专业村。让16个农产品分获全国、省、市农博会金奖,7个有机食品通过国家认证,拥有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面积3.44万亩。
同时,实施“百龙工程”和“强龙工程”,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农业企业6家,为3万多农户与各龙头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联起生产基地3.6万亩,逐步形成“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既为农户找到出路,更保证了龙头企业的货源。
今年,该县把“产业培育、龙头带动、绿色品牌”三项农业促进工程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业发展要以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扶持兔业、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油茶”和“淡水养殖业”。
该县还将通过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让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得到培育,从而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农机化水平,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务工经济
到创业经济
“务工经济,就是抓住县域经济发展用工需求和发达地区用工需求旺盛的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借地生财、借地育才,增加农民收入。”这段选自《政府工作报告》的名词解释,彰显了当地的现实。
作为著名侨乡,文成农民依托在外华侨资源,出国打“洋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每年都有逾千名贫困劳动力通过乡邻亲朋垫资的形式踏出国门。在外劳务,因此成了文成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让外出务工的农民能有一技之长,拥有一份稳定工作,文成县一直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去年就通过“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让4000余人实现了转移就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逐步实现’务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
今年,该县将重点加强农业经营、乡土人才的专业技术培训,下山脱贫、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转移培训和青年农民、预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千名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组织万名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进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通过完善创业政策、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创业路径、强化创业服务,该县欲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局面。而组织开展“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和培养百名创业领军人才的计划,也正在酝酿中。
来料加工
补充农民收入
说起创业,就不能不提来料加工业,这已是文成欠发达乡镇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了。去年,文成县把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十大为民实事”之一,安排150万元设立了“全民创业行动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的领头人物,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充当来料加工的经纪人和服务者,带动农户致富。
从市内的瑞安、乐清等县(市、区),到金华、宁波等城市,经过一年发展,文成来料加工业不仅“货源地”遍及省内,加工品种更涉及服装、鞋帮、饰品等十几个大类的上百个品种,其“加工地”也由县城、中心镇扩展到一般乡村。80多个加工点,为近5000名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了5000多万元的效益。
来料加工业良好的效益,让文成县明确了发展的新方向,“继续设立‘全民创业行动专项资金’,加大对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广大群众创业致富。”作为“十大为民实事”之一,今年再度列入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而创业资金也提高到了500万元。
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该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在用水、用电和土地等方面对发展来料加工户的倾斜;通过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方式,对从事来料加工的经纪人、农户给予资金支持;并增加对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和来料加工培训的资金补助;对路途较远的偏僻山村,设立来料加工点的经纪人,将安排一定数额的交通运输费补贴,鼓励来料加工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