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元月5日,新年上班后第一个双休,南京市栖霞区召开民政大会,这已是该区连续四年新年伊始即召开民政会议,目标:在该区23个农民安置房小区建设“新市民和谐家园”;主题词:就业,千方百计安置拆迁农民就业!
栖霞区刚通过省劳动部门“消除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验收。5年来,该区已安置5万多失地农民就业,保证一户家庭一人以上就业。如何让洗脚进城的农民,成为稳定就业、安居社区的“新市民”?区委书记梁学忠的回答是:扶持失地农民就业,政府责无旁贷,永远不要找理由!
找不到工作,农民扯掉干部大褂子
近年来,栖霞区先后开发新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龙潭物流园,拆迁农民10万多,是南京拆迁量最大、失地农民最集中的区(县)之一,就业压力极大。一度时期,区领导每次考察经适房小区都被群众围住,有一次,情绪激动的农民甚至扯掉了梁学忠的一只衣袖。
这件事对区领导触动很大,他们认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执政之基。舍此,建立什么“和谐社区”、“新市民”,全是空谈!区领导为此告诫各级干部:富则安,穷则斗。安排一个人,就稳定一个家庭;失业则无事生非,社会不会安定。换个角度看,帮助拆迁农民就业,也是他们应得的。农民抛弃了自己的田园,换来了郊区城市化和园区大发展。如仙林已成南京新市区,13平方公里的新港开发区去年产值1450亿元,占南京总产值1/4,这里面都有农民的贡献。
引进企业不光盯着税收,还要看提供多少岗位
可就业是市场行为,失地农民文化低、缺技能,如何和企业对接?
栖霞区将政府援助和市场择业、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安排农民就业。对于青壮劳力、适龄人员,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培训1000个电工、焊工、叉车工等,这些工种培训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拿到证书就可找到工作,月薪一两千元不在话下;对于“4050”人员,技术学不上,又要料理家务,各街道就从外贸、劳动部门跑来许多简单装配订单,在社区库房、居民家里建立“家工厂”,安置了两三千人就业;对于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就通过政府购岗,安排到各园区搞保安、绿化、保洁。
培植农民就业岗位,更要从产业上引导。该区要求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引进企业时不要光盯着产值、税收,还要引进“民生型”企业。省级栖霞经济开发区内就引进了四五家服装、装配企业,虽和园区定位不一致,但这些企业吸引了三四千名农民就业。现在,该区“家庭就业集中区”,已有10处。
农民自主创业,也是一条途径。该区提出,做老板、办企业是创业,搞小买卖也是创业。区里不但在工商、税收上优惠,还给予单人5万元、合作项目2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培育了196个创业项目、141个创业典型,带动了3000人再就业。
嫌工资低、上班离家远,错不在农民
许多地方提出,不挑不拣,一周内上岗;可失地农民还是不领情:嫌工资低、离家远、上班受约束。针对这一状况,该区提出,“挑岗”,错不在农民。试想,家住城郊摄山的农民,进城上班拿个七八百元,早出晚归,中饭在外吃,去掉交通费到手仅500多元,上有老、下有小,肯定长不了。
那么,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社会保障、救济能不能解决农民生计?梁学忠介绍说,虽然区里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到一千多万元慰问失地农民,可这是“暖民心工程”。接受救济和上班挣票子相比,农民的心理、社会价值感是迥异的。失地农民的最终出路,还是就业。
栖霞区因此要求各级干部,帮助农民就业,要带着爱心、热情、责任心去做;对农民挑岗,不要抱怨,不能埋怨。龙潭港吸纳了100多名农民叉车工,刚开始农民不熟练,工资只拿别人的几分之一,一周内全跑了。街道干部就把他们请回来,用财政补助他们同工同酬:第一个月补70%,第二个月补40%,第三个月补10%……后来这部分农民全成了固定工。
今年起,栖霞区又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上,为农民打造“铁饭碗”。一方面,农民不但要有工作,还要全部签合同、交保险,工资在最低标准以上;另一方面要“本土化就业”,农民在栖霞区境内、在小区周围工作的要超过60%。办法一是加大培训,二是在经适房小区周围建标厂,通过减免租金、税收,吸引就业型企业入驻。通过每年安置万名农民就业,再过几年,使全区适龄失地农民都有班上、有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