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吉林:力保村村有书屋 农家书屋撑起农家一片天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09  互联网

        金秋的吉林大地,玉米捧金,大豆摇铃,笑语欢歌,一派丰收祥和景象。

        “农家书屋可真好。这是政府为咱送来的不用花钱的老师,对咱增收致富、居家过日子的帮助老大了。”走进延边州敦化市新乡村的农家书屋,正在看书的村民连声感慨。

        吉林省新闻出版管理局局长胡宪武说,用文化科学知识武装教育农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对农业大省吉林来说更是如此。让农民有书看、有报读,始终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因此,2007年,建设农家书屋的攻坚战在全省打响了。近3年来,这一工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快速推进,惠及千家万户,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书香飘农家,共建村,”已成吉林农家书屋的真实写照。

        政府担纲合力推动: 力保村村有书屋,农民有书读

        2007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省委书记王珉明确指示,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省财政要逐年提高农家书屋工程的投入比例,确保如期完成全省建设任务。

        两年多来,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心系农民,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形成强大合力,农家书屋在白山松水黑土地上遍地开花。

        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州及时成立了强有力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省长韩长赋亲自担任《村建设丛书》编委会主任。2009年,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八件民生实事之一,并列入各市州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省新闻出版局作为牵头主管部门,更是把农家书屋建设列为“一号工程”全力推动。为缓解资金短缺,省出版局动员省内报刊出版单位向农家书屋免费赠送报刊,并通过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确定了15种向农家书屋免费赠送的报刊,节省采购资金168万多元;为帮助农民选书,引导农民读书,培养农民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农民阅读能力,请学者、专家、教师及媒体推荐重点书目;为解决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书存量不足、选配品种针对性等问题,组织1500种优秀图书,在一个乡内的各农家书屋之间流转,组织100种优秀图书在一个村内进行自主传阅,有效地提高农民读者的阅读热情和阅读能力,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吉林有9293个行政村,按照原规划,有的村要在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成书屋,农民才能看到书。“农民等不及,村建设等不及。”为此,省出版局及时调整了建设规划,加大了推动力度,以确保农家书屋建设到2011年就实现全省覆盖,让农民人人有书读。

        长春市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捐赠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两年多,社会各界共捐赠图书41万余册。今年底,全市将建成农家书屋1656个,实现全覆盖。吉林、辽源、白山、松原、延边等市州均制订出3年财政拨款计划。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逐步培养农民群众读书看报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更加有效地帮助农民尽快增长致富本领。今年,吉林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民读书节”活动。四平市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共建村”等专题读书活动。辽源市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向农民专题讲解春耕、播种、施肥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松原市开展“科普图书进农家”活动,向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通化市利用图书流通车,将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送到农民手中,为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介绍:这一活动把农家书屋建设与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爱书、读书、用书在吉林农村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吉林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608个,到年底还将建成3000个,选配图书音像制品540多万册(张),并为每个农家书屋订阅报刊30种。

        小书屋连着致富路:农民富了脑袋富口袋

        “我鱼塘的鱼当年就能长到6斤多。这在以前谁能想到。”55岁的李玉学满脸得意。他是延边州敦化市瀚章乡新乡村农民,养鱼8年,以前只以为把鱼苗扔水塘就行,结果每年最多只有3000多元收入。去年,听说农家书屋有养鱼的书,他借回家一看,发现养鱼大有学问:塘要消毒、饵料要合理配制、病害得时时预防……今年,老李天天看书,样样照办,不敢怠慢。结果是8亩鱼塘至少能产草鱼、鲤鱼、白鲢2万多斤,能收入近10万元。

        “瞎白丁,总受穷,书本里面有黄金。”敦化市官地镇东甸子村43岁的刘爱国道出了他的感慨和“沉痛教训”:2002年,他承包105亩山地,本指望种经济作物致富,但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导致年年辛苦加失败:先种五味子,秋天哇白;后种林下参,没几棵成活;再种葡萄,枝叶好看却不结果。“是农家书屋救了我。”去年,他从书屋借到了几本科学种植的书,知道了植物也和人一样,需要提防病害,有病得对症下药;需要充足的营养,氮磷钾缺啥补啥;需要扶正祛邪,修枝剪叶,并小心翼翼地重新在山地种了五味子、葡萄、林下参,天天照着书本上的道道伺候着这些“宝贝”。“现在有点绿色银行的意思了。”他得意地说,今年1200棵葡萄至少能收入1.5万多元,明年5000棵五味子结果,5万元“手掐把握”,30亩林下参年年都在地下拱钱。

        指着农家书屋墙上的横幅“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吉林市龙潭区大口钦镇前固村63岁的刘胜本大发感慨:“这几个字好啊”。他说他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曾得意于兜兜里虽然“子儿”不多,但好歹还有吃穿。没承想,这两年看了书屋这些书本子,才知道自己离一个好农民差十万八千里,还得好好学。去年,他开始在15亩地上科学种玉米,从种子选择、播种深浅,到玉米螟防治、农家肥、化肥配合施用,一路精心伺弄,果然见了神奇:收玉米近2万斤,收入1.3万多元,还养了20头母猪,由于按养殖书教的办法,及时防治病害,合理饲养,当年就赚了3万多元。他回忆说,前些年,他也养过多次猪,但“脑袋里没科学”,瘟得一死一片,几乎没挣钱。

        “我现在满脑子装的都是种白菜的适用技术。”长春市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王家成说起种白菜的技术就兴奋:主要喜氮肥,隔10至15天随浇水施用氮肥并混合一些磷钾肥,能使白菜长得快,叶片肥大;施用有机肥更好,绿色蔬菜,营养、味道都好。就是靠着从农家书屋学来的技术,王家成近两年每年仅白菜的纯收入就超过5万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任家村形成了利用农家书屋学科学、用科学、争致富的风气。今年,全村2844人人均收入将超过6000元。

        “要奔小康路,先要多读书。” “如今农民跟时代,钢笔本子随身带;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读书看报取真经,富了脑袋富口袋。”吉林农民新编的顺口溜道出了农家书屋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省出版管理局市场监管处专门负责农家书屋建设的副处长张晶昱感触说,真没想到农家书屋会有这么大作用。现在走进村里,再也看不到从前“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干闲,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的现象了,农民都在忙着到书屋为增收致富“充电”。

        书香润物细无声:红了文明花,和谐千万家

        “下雨了,到农家书屋看书去。”两年来,每到阴雨天,这句话已成了吉林市大口钦镇前固村农民的口头禅。几天前,记者到这里采访正好赶上雨天,走进书屋,看到满屋男女老少都在静静地翻看各自喜欢、急需图书报刊,俨然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

        “要是没有书屋,他们可没这么乖,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女支书韩玉芬笑着悄悄说,这两年,大伙通过看书学习,不仅在生产上得到了实惠,也提高了文明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太好了。”正在看书的王凤琴对书屋墙上的这个横幅感受很深,她说,以前儿子学习不好,她和丈夫除了骂就是揍,结果孩子在班里总是倒数几名,她和丈夫还因此常闹别扭。后来在书屋找到关于教育方法的书,才知道要多鼓励,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一年多下来,娘俩成了朋友,儿子成了班上前五名,“指定能考个好大学。”

        大口钦镇党委书记柳雨对各村的变化喜在心上,如数家珍。前几天,有两家邻居因一家堆放杂物堵了另一家的后门,各说各理。村干部领引导他们看法律书,并经调解,问题当时就解决了。年初,各村上自来水,一动员马上就通,水管通过谁家的地都积极配合。要在过去,水管过谁家的地都得磨破嘴皮。过去,垃圾扔倒得满地都是,现在人人都能很自觉地倒进垃圾箱。过去,媳妇们得空就抱个娃娃四处婆长公短、说东骂西,现在大家都比谁家孝敬老人、谁家干净、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有知识、会致富。两年来,镇上各村几乎没有发生家庭、邻里间争吵打闹的事。

        “在书屋学习法律书对我教育可大了,好像性子都变好了。”吉林市万星园艺社区农民张志讲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有一阵,他的邻居总往楼道撇垃圾,臭烘烘的。他好意相劝,对方“嘴不干净”还推搡他。他没还口径直找来社区干部解决了问题。“要在以前,我早抽她了,打伤最多送医院,就当另找个妈伺候。”类似的情形举不胜举,很多农民感慨说:“过去解决纠纷、别扭基本上就是拳脚。现在知道要按法律,讲道理。”

        “最大的变化是看书让乡亲们懂得了保健。”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四姐”的东甸子村妇女主任、书屋管理员李杰看得清楚:有的农民患糖尿病,按书上的知识调理饮食,就不用打胰岛素了;有的患肩周炎胳膊不能动,通过锻炼、按摩就痊愈下地干活了,特别是妇女通过学习不但懂得自觉处理家庭和邻里关系,还常请她推荐防治妇科疾病的书,新婚妇女对优生优育、孕期卫生、育儿方面的书更是看得认真仔细。这些看似点点滴滴,却都为建设和谐乡村发挥很好的作用,乡亲们都健康快乐、互帮互学、和睦相处、共同致富。
 
        “赌博的少了,信教的少了,酗酒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打打闹闹的少了;治安好了,邻里关系好了,村容村貌好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致富的多了。”东甸子村支书王金贵总结的“五少三好两多”概括了农家书屋给吉林农村带来的变化。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09/9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