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豫西“地下村庄”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8-27  互联网

“故事河南”栏目是由河南人民电台旅游广播推出的专题节目,它以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河南的故事。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涉及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地区,但您是否知道河南也有一处黄土高原的宝地呢?在河南省三门峡西部就有这么一处黄土高原,这里遍地是起伏的土山丘,蜿蜒曲折的山路就像蜷缩的小蛇,一折一回慢慢引路上山,当你面对一处树木林立的“空地”时,你很难想象,一个村庄就在脚下。

  “远望不见村庄,近闻吵吵嚷嚷;地上树木葱茏,地下院落深藏。”这首打油诗,是对脚下村庄的最好描述。我们走近观看:各式各样的窑洞深藏在地面之下,就算你站在20米远的距离往前望,也决不会想到不远处的地面下居然会有一个热闹非凡的居民院落。一个个这样的地坑窑院聚在一处,就形成了脚下的这个“地下村庄”。

  对于地坑窑院的形成,据当地的一名导游讲,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候,这里有几个部落经常打仗,在战争中俘获的俘虏无处安置,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就在地下挖个大坑,囚禁犯人,后来由于下雨,不好处置犯人,就在坑里的墙壁上挖洞,人躲在墙壁上的洞里以后,就不怕雨淋了。

  传说毕竟是传说。据有关专家考证,这里古时候被称作“陕州”,属于秦岭东部余脉,是丘陵地带。由于古时战乱频繁,一些民居常常被官兵或入侵者烧毁,人们只好因陋就简,在黄土坡上挖孔窑洞居住。然而,因邻近黄河,每到冬天这里又常常北风凛冽,寒冷无比。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寻到了一种更好的居住途径,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挖一四方块的井,长宽各20余米,深约5米。然后在下面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掏挖窑洞,形成居住院落。这样,上面再大的风也刮不到下面来,这个天井窑院便成了人们温馨安逸的家了。

  这种挖在地下的地坑院,防水排水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地坑院内窑洞的多少,因经济、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宜。由于没有用到砖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地坑院的建造费用很低。

  地坑院一般有6~14个孔窑,最多的有16孔。院子和窑洞的方向依通风、采光、朝向等地势条件不同各异。按居住人口的辈分主次和用途,依传统的八卦方位,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有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杂物窑、茅厕窑,等等。从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人们为了居住、生活、生产、安全和环境美化的需要,创造了多彩丰富的手段去满足要求。地坑窑洞的出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可人畜出入,也可通人力车。同一院内,数孔窑洞,可同时居住一家三代人。窑洞的形式,依居住者的各种需要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窑内的陈设,则依生活、卫生、风俗、贫富等习性差异,或简或繁,或多或少,或传统或现代,因人因家而宜。柴米油盐,春种秋收,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繁衍生息,此一处院落足矣!

  这首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歌曲被当地人称作剪纸歌,剪纸对于地坑窑院的居民来说可谓至关重要,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基本上都与剪纸有关, 剪纸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坑院的存在,拉近了古人和今人的距离。当生活在现代环境中的人们,暂离城市的喧嚣和吵闹,想寻觅自然、纯真、朴实、舒缓的生活,缓解一下紧张与疲惫时,你走进一座地坑院,看到这种朴实、深厚的建筑,抚摸着刻满岁月皱折的黄土塬壁,凝视着一个个如历史老人深邃目光的窑洞,甚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农家饭,再在窑洞里住上一宿,谁说这不是一种精神享受?

  目前,随着当地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原来居住在地坑院中的人们陆续在地面上建造房屋,盖房起楼,在他们的观念中,甩了地坑院,就等于甩了贫困的帽子。虽然当地的老人们依然热衷于住在地坑院中,但对这项传统民俗建筑形式的保护工作依然严峻。

  据介绍,地下村庄地坑院已经申报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坑院目前已不仅仅是一种居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原始与现代,文明与落后,生存与消亡,简单与复杂,物质与文化,中华文明传承的脚步不停,脉络不断,香火不灭。地坑院,它已成了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史中刻在黄土大地上一个有深深印痕的符号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8-27/9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