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只见四面环山,树木葱郁,群峰氤氲,宛若仙境。
呈现出如此美丽画卷,得益于昌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让曾经就地取材、靠山吃山而致生态贫困的王下乡焕发绿色生机,从靠山吃饭走向“生态富民”。
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实施生态补偿涉及3个乡镇6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今年补偿面还将继续扩大到两镇6个行政村,范围扩大后,全县将有上万村民受益。
昌江正在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输血:让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得实惠
过去的王下乡,是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
这里和中国任何一个贫困山区一样,远离城市,有着良好的生态基础,却依然为生活和经济发愁。
长期以来,王下乡群众在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当地百姓依靠将林地砍、烧后种植山兰和玉米等作物过日子,靠山吃山的生活习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生态和生存之间,王下乡面临着两难抉择。
“而解决这种矛盾,就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输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昌江县委书记唐剑光说。
2007年开始,经过多方调研,昌江迅速成立了生态补偿领导小组,由唐剑光任组长,先从王下乡开始试点,并决定建立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机制,即“一本折子、一片山林、一份合同、一项责任”,把生态补偿和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责任落实到人,划区管护,并为群众办理存折,群众每月凭存折按时领取补偿金。
2007年起,昌江每年从县财政拨出专款,对纳入生态补偿的村民,平均每人每月补偿约33元,让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得到实惠。
在已对3个乡镇5115人实施生态补偿后,到今年底,该县还计划将地处重点公益林区的6个行政村共6492人纳入补偿范围,扩大补偿面。
鼓励造林:新增造林面积近8万亩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三派村村民韩坚强的橡胶林里,有近10亩的橡胶下半年能开割,看着马上能割胶卖钱的成片橡胶树,他脸上笑开了花:“要不是因为县里实行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林,并免费发给我橡胶苗,现在我还在上山砍柴,以维持生活。”
昌江在进行生态补偿的同时还以种苗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橡胶,村民们用领到的生态补偿金加上其他补贴开始种林。据统计,2008年,该县免费发放橡胶苗85.8万株,种植橡胶2.8万亩,发放桉树苗300万株,新造浆纸林1.5万亩。
这既保护了生态,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目前,该县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政府的宣传、激励和引导下,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群众烧山砍山的现象在王下乡得到了遏制。现在山坡上曾经因为大片毁林开垦而造成的‘伤疤’,已经治愈,裸露的外表披上了‘绿衣’。”昌江县长吉明江说。
同时,该县出台无林地造林补贴政策,鼓励群众在规划集体公益林地中的无林地植树造林。据统计,通过政策扶持和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从2008年至今,该县新增造林面积7.6万亩,苗木成林后,全县森林覆盖率将提高3.14个百分点。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成农民的“绿色银行”
今年5月,王下乡钱铁村成立了养蜂经济合作社,开始在全村推广养蜂。
在实施生态补偿后,昌江王下乡、石碌镇、七叉镇等地的群众纷纷舍弃了原本收入低的农作物,种上了收入丰厚的橡胶等树种,并打起了林下经济的算盘,开始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养蜂、养鸡,已将生态看成了自己的“摇钱树”。
因为生态补偿,村民得到了补偿金,有了生活保障,从此不再烧山砍树,再加上政府发放了养殖补贴,群众更能安心发展生态农业。”王下乡钱铁村村委会书记符永新说。
昌江多渠道鼓励群众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林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今年以来,该县先后在七叉镇和王下乡建起了2个养蜂场,并帮助成立了养蜂经济合作社,采取群众投资30%,县政府补贴70%的方式扶持发展。目前,王下乡已投入近15万元,养蜂400箱,今年四、五两个月就收入了4万余元。
“由于这里的生态良好,无污染,而且花种多,花粉丰富,很适合养蜂。”尝到甜头的符永新决定带动整个村的村民去养蜂,发展林下经济。他表示,不到3年,整个村的面貌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富裕的生活。
昌江实行生态补偿,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经验正在全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