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妇联向鹤岗、绥化、佳木斯市等下发600份《全省农村家庭婚嫁彩礼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在农村结婚时索要彩礼之风依然盛行,结婚费用节节攀升,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近日,笔者走进村屯,看了看农民的婚嫁账本,听了听婆家娘家的婚嫁说法。 媒人登门 花钱开始 今年开春,为了备耕,阿城市永源乡的农民刘连福来到哈尔滨,向亲属借钱买化肥和种子。刘老汉说,去年冬天为儿子办婚事,花了六七万元,其中借债一万多元,婚礼收点钱,都还债了。“从媒人登门开始,一直到婚礼结束,这钱花得就没断过。光婚礼办席一下子就花了4万多元。”刘老汉无奈地说。 刘老汉今年刚50岁,看上去已经很苍老。刘老汉这些年就为给儿子筹办婚礼,除了侍弄家里十几亩地,还要外出打工,一年收入几千元,除了必要的花销外,基本上是年吃年用,所剩无几。 桦南县驼腰子镇金胜村一位村民说,为了给儿子“说媳妇”,她家去年盖新房花了四五万元。只有盖好房子,才会有人介绍对象。从媒人登门开始,步步都离不了钱。男女双方“见面礼”至少五六百元,女方有意,男方就要下“聘礼”,在5000元到8000元之间。之后的定婚期,买礼服,花钱更是如流水。结婚那天花样就更多,下车钱、磕头钱、改口钱……几乎新娘每走一步都是钱。调查数据显示,当下农村结婚所需的全部费用大约在5-7万元左右。 娶亲致贫 苦不堪言 调查显示,在黑龙江省农村,35.6%的家庭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积攒几万元对他们来说无疑意味着要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好几年。而居高不下的彩礼钱,是农民家庭最大的负担。 从1978年到2007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元增加到4132元,增长约25倍。然而这期间彩礼的额度却由上百元增加到了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还多。调查中有39.3%的彩礼钱来源方式是向亲戚朋友借款,有15.6%是“抬”钱。 一位农民感叹地说:“儿子结婚拿不出钱,就得出去借,借不着就得三四分利地“抬”钱。娶回儿媳后全家就得过紧日子还债。”双城单城镇政才村夏老汉说,儿子结婚时3分利“抬”的3万元钱,直到孙子3岁才还上。老伴儿有病都不敢去医院,怕花钱,就吃镇痛片顶顶。 一位农民说,现在的彩礼“行情”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四五万元。某些地方出现用“称”量彩礼钱的现象,数额高达12万余元。调查数据显示,彩礼钱在3-5 万元的占31.1%,5-10万元的占39.3%。农民婚嫁开支要花掉家里5年以上收入的占56.8%。有的老人为了给儿子张罗婚事,连买种子、农药、化肥的钱都花光了,礼钱的高攀致使不少农民因娶亲致贫。 相互攀比 抱怨父母 不良婚俗的蔓延,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调查中,有19.1%的人认为女方父母把姑娘养这么大,收再多彩礼也是应该的。个别女方还认为彩礼要了是给自己的,越多越好,男方家里东凑西借、债台高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高额的彩礼正在成为农村青年婚姻的“绊脚石”。 桦南县一位女青年张某结婚要了婆家3万元的彩礼。她说:“我弟弟结婚人家也得要礼钱,如果我不要了,我家不是吃亏了吗?”在一些乡镇,姑娘结婚除了要高额的彩礼外,还要“三金”———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双城单城镇政才村一农民结婚,因为没有给媳妇“三金”,婆媳至今不说话,儿子也因此不满意父母,家庭关系紧张。去年年末,黑河警方破获一起入室抢劫案,疑犯郭某来自农村,家里给完女方彩礼后,就没有装修新房子的钱了,为了婚礼有个体面的排场,郭某铤而走险,结果没入洞房先进了班房。 笔者发现,索要彩礼的陋习在农村还有攀比泛滥之势,成为村建设的不和谐音符。彩礼还使部分年轻人养成了“挤榨”父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