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广东农垦海外建橡胶基地

网友投稿  2009-05-26  互联网

种植面积18万亩 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广垦橡胶集团马来西亚沙巴州18万亩橡胶种植项目正式拉开序幕”。近日,广东农垦官网上,这条醒目的新闻标题吸引了记者的关注。而随文配发的“清芭前的荒地”、“开垦现场”等新闻照片显示,广东农垦的这一海外橡胶种植基地,是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荒山野岭上的一次大垦荒。

  东南亚成为首选地点

  “广东农垦之所以选择海外扩张,也是基于中国橡胶产业的窘迫现状和垦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广东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说。

  天然橡胶的用途非常广泛,如汽车用橡胶、医学用乳胶、航空用橡胶等,特别是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崛起,对橡胶的需求明显增加。作为战略性物资,橡胶事关国家经济全局的稳定甚至安全。世界橡胶研究组织预测,在未来10年—15年内,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300万吨—400万吨,占世界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近1/3。

  而从目前的种胶规模来看,我国年产干胶的峰值仅为70万吨左右,橡胶自给率从上世纪90年代能满足50%左右的国内消费,快速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进口依赖性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对此,赖诗仁说:“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呈现出不断上涨的势头,自给缺口逐年加大,意味着中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经考察论证,广东农垦将战略眼光锁定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相比广东,东南亚地区种植条件明显优越得多,这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就提供了全球69%的产量。

  先期尝试海外建厂

  尽管作为国内三大产胶巨头的老三,广东农垦的天然橡胶产量与海南农垦、云南农垦相比份额不多,其国内的橡胶基地仅有60万亩,年产干胶量也只有5万多吨,但广东农垦率先开启海外收购和并购,成为国内橡胶行业海外扩张的先行者。

  早在2004年,广东农垦“走出去”战略就迈出了实质性第一步——收购泰国南部的一家加工厂,成立泰国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2007年,广东农垦又在泰国建成了第二个项目——广垦橡胶(董里)有限公司。

  在泰国“连下两城”的战绩,赖诗仁并不满足。“购得海外加工厂并不意味着就控制了资源。”赖诗仁坦言,加工厂只是完成天然橡胶的初级加工,并不能掌握源头,“只有拥有一定规模的橡胶种植园才能保证对国内天然橡胶的稳定供给。”他说。

  这一次,广东农垦把目光盯准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一年12个月份都可以割胶,而国内每年有3个多月的停割期,橡胶单产要比广东高出近30%,而且种植期短,5年左右就可采割。”赖诗仁解释说。

  于是,2007年下半年,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广东农垦首批租赁管理了当地胶园1万亩,筹划与当地合作新种橡胶15万亩。第二年,又投资建成了年产标胶4万吨、复合胶3万吨的第三家橡胶加工厂。

  项目投资8000万美元

  2008年9月,马来西亚吉隆坡,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马来西亚副总理纳吉(现任总理)见证下,签下了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种植18万亩橡胶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投资达8000万美元,合作期50年。

  泰国和马来西亚多个项目的建成启动,标志着广东农垦在东南亚形成了集橡胶种植、管理、采割、加工于一体的橡胶产业体系。

  “至此,广东农垦在海外生产、加工橡胶的能力已经达到每年20多万吨。”赖诗仁说,2008年广东农垦86亿元营业收入中,已有1/5是在境外实现的。

  “但这离我们的目标还差得很远。”赖诗仁说,“按照规划,‘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广东农垦的海外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境外产业营收将占广东农垦总营收的1/3。到‘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广东农垦在国内外自行种植的橡胶基地面积要达到110万亩以上,扩大辐射几百万亩,形成年加工销售橡胶50万吨的能力,海外经济份额要占垦区经济总量的1/2。”

  有助避免国际贸易摩擦

  “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橡胶生产和加工基地,可以突破国内资源束缚,充分利用橡胶种植大国丰富的土地、人力资源,壮大广东农垦的橡胶产业规模。”赖诗仁说。

  另外,选择东南亚,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已全面放开进口橡胶非关税的所有限制,橡胶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后,东盟地区主要产胶国凭借其较低的成本优势以及占世界大头的产量规模形成了对中国橡胶产业的冲击。

  “因此,与他们建立共同市场,构建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可以说是应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避免国际贸易摩擦、提高我国对天然橡胶这一短缺型战略资源控制力的战略选择。”赖诗仁说。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5-26/9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