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的各级政府把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村建设紧密结合,努力把灾区农村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居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传统文化和地方风貌特色鲜明的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力争逐步实现灾区农村地区恢复重建中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强化规划统筹布局村建设 在灾后重建中,四川灾区各地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先进理念编制城乡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发展,新起点、高水平推进灾后重建。 都江堰市委副秘书长、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罗朝鹏介绍说,都江堰市围绕“塑造国际性旅游城市,打造安全宜居典范城市,建构优势产业与宜居城市,建立城乡统筹资源共享城市”的发展定位,精心编制了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目前,都江堰市覆盖全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和乡镇重建规划已经完成。规划以全域理念为指导,将市域1208平方公里作为规划范围进行整体规划。科学编制了灾后重建实施规划及36个子规划,着力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极核,3个重点镇和6个新市镇为支点,6个一般集镇和167个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城镇和农村互动发展的城镇体系。在对沿山九个极重受灾乡镇的规划修编过程中,结合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科学确定城镇重建思路,着力打造蒲阳-向峨,紫坪铺-龙池-虹口,玉堂-中兴-青城山-大观三条发展轴线,带动全域发展。 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县长经大忠介绍说,根据规划,新北川将会形成“一廊、一环、一轴、一心”的结构。以安昌河为走廊打造一条生态景观廊道,山东大道、新川大道两条环状道路相连,形成行政和商业服务为主的城市核心区,同时建设一条东西向、垂直于河道的城市景观主轴,在安昌河东岸新建方便市民享用的城市中心公园。预计新县城的全部重建工作将在 2020年前完成。 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 灾区各地政府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配置。 崇州市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相配套为重建原则,该市探索创新了“1+6”的模式(住房重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产设施、公共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对350户以上的聚居点作了“四通八达”(水、电、路、光纤全部接通;每个安置点都达到一个社区管理中心、一个幼儿园或小学、一个卫生站、一个惠民超市、一个垃圾收集站、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集劳动保障、社务公开、计生服务为一体的便民中心)的要求,同时有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 崇州市委书记范毅介绍,在交通项目中,鸡冠山公路灾后重建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5月形成通车能力;九龙沟公路灾后重建工程完成投资1273万元,5月形成通车能力。在水利基础设施上,文井江上游备用水源点建设项目正在编制方案;沿山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施工设计已完成;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项目即将启动;隆兴、羊马、街子水厂预计将完成投资2000万元。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崇州市已全面推进灾区社会事业重建,其中教育灾后重建项目73个,总投资7.96亿元。 江油市宣传部副部长冯潋介绍说,地震使江油市农业生产遭受了更大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条件急剧下降。为此,江油市委市政府狠抓农村工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夯实基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坚持以水利建设和农村道路为重点推进“四大建设”,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村交通网络、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因地制宜着力彰显城乡风貌特色 在灾后农房重建中,各级政府突出农村“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发展性”规划原则。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指导思想,遵循农村住房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建筑风貌、空间布局的多样性、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性的要求,充分激活农村资源,促进城乡资源有序流动,推动农村住房在重建中实现上档升级。 在都江堰市向峨乡石碑社区,记者看到了一排排具有浓郁川西风情的新楼房,还有村委会、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警务室、便民商店等设施。记者来到14幢2单元4号尹大培的家中,老尹介绍说:他的家原来在山上,地震中房子全部垮了,即使国家给补贴,自己重建也十分困难,综合考虑之后他主动参加统规统建,现在没花一分钱他们一家3口就住上了这套造价将近20万元的105平方米的三居室,自来水、电、天然气、宽带、电话一应俱全。“没有离乡离土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尹大培高兴地说。 该社区村主任曾均祥坦言;对于重建政府没有强迫群众,而是自主选择。六种重建方式,每一种重建方式需要付出什么?最终能得到什么?市、乡、村干部们都要反复、耐心地对受灾村民讲解,同时,还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帮村民分析,到底哪种方式最适合他们。刚一开始宣传统规统建时压力很大,村民们自己也算账,比如自己修新房要花多少钱;参加统规统建集中居住后,生活成本有所提高、生产半径扩大、自己生活来源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在重建工作中,市、乡政府将加快灾后重建安置和解决农民今后的生计问题相结合,确定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让生产方式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的思路,现在村里有 6000亩土地流转给成都和都江堰的几家公司发展笋用竹,这样农民既可以得到租金还可以打工。群众看到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就没有意见了。目前,原有村里的宅基地复垦工作正在实施。 产权改革推动灾后农房重建 “钱从哪里来?”是推动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工作的最大难题。都江堰市农村发展局局长罗凌介绍说,都江堰市共有12万户农户受灾,7.7万户农户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需要重建资金100多亿元。“这对于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绝大部分受灾农民也无力承担这么多的农房重建费用。面对艰巨的重建任务和巨大的资金压力,都江堰市结合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在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支持农户将符合规划的自己剩余宅基地交给集体经济组织,经由集体经济组织与联建户签订协议,收益由集体经济组织研究分配,并专门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永久性农房重建中来。”他说。 记者在大观镇茶坪村四组村民王全的新家看到,一幢别墅式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上下共5间卧室,每个卧室都有卫生间,厨房也已经预留好了天然气接入口。客厅里沙发、茶几、液晶电视等家具一应俱全。王全,是灾后重建新思路的第一个践行者和受益者。地震之后,王全在获知相关政策后,就与张先生达成永久性农房联建协议:王全拿出经过登记的223平方米宅基地;张先生出资50万元,按规划设计要求,全权负责施工修建2栋建筑面积共计408平方米的永久性农房,其中王全拥有238平方米的产权,张先生拥有170平方米产权。 据了解,目前都江堰市已经有9000多户农民加入到灾后住房联建中来。同时,为了防止社会资金侵害受灾群众利益,都江堰市要求社会资金为农民联建住房的面积,至少要达到人均35平方米,或者联建投资规模每亩宅基地不得低于15万元。 联建方式虽然能够最大限度解决农房重建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但也并非被所有受灾农户接受。对于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宅基地的受灾农户,都江堰市则创造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方式以缓解他们在农房重建中的资金压力。 “目前,引进社会资金12亿元投资新建的统规统建项目共40多个、涉及农户2万余户,同时还撬动了30多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都江堰市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进展步伐加快,今年9月底以前全市所有农房重建工作将如期完成。”罗凌充满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