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杭州今年来了特别多的农民旅游团

网友投稿  2009-03-24  互联网

                                                                               漫画 连诚

近两个月有家旅行社三分之一客人是农民

      广东农民来得最多

  记者 张春霞

  不久前,浙江新世界国旅的导游陈磊带了一个旅游团,29名团友来自云南玉溪同一个村,他们在5天时间里游玩了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后,再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游玩。

  这样的农民旅游团,这个月陈磊已经接了2个。“2月份以来,旅行社接待的华东团中,30%左右来自农村市场。”浙江新世界国旅总经理许敏说,以前旅行社接待的旅游团几乎全部来自城市。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周少雄认为,“农民旅游”是一座潜在的金矿,占中国人口七成的农村市场,一旦被撬动,对拉动内需的意义非同小可。

  喜欢现代化多过山水

  “农民旅游”,不是农家乐,也不是乡村旅游,而是农民这一特指的旅游消费群体外出旅游。因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农民旅游的兴趣点与城市里的人群出游不尽相同。

  看惯了山水、田野风光的农民们,更愿意看现代化的大都市、时髦的现代娱乐节目,在华东线上,宋城和上海夜游很受追捧。

  来自云南玉溪的农民旅游团,在杭州待了1天时间,游览了西湖、宋城、万松书院、河坊街。据陈磊观察,与城市游客讲究“慢游”不同,农民旅游喜欢走马观花似的观光游,希望一次多看几个有名有特色的景点,一是长见识,二是学点东西,了解城市里人们的需求,回去创业。

  浙江天堂国旅副总经理江英说,杭州的几大景点中,岳庙、雷峰塔等景点最受农民游客欢迎,有着祈福意味的灵隐寺也是必去的,宋城及《宋城千古情》的演出属于自费项目,但70%-80%的农民游客都乐意支付。相反,西溪湿地并未因《非诚勿扰》成为农民渴望游玩的景点,多数农民认为和自家门前的景色相似。

  最喜欢买蚕丝被

  对于华东游,旅行社设计了品质游和常规游,但八成左右的农民选择常规的大众化产品。以住宿为例,不需要住四星以上的高星级酒店,只要二星级、干净的房间。但要位于市中心,方便晚上出来看夜景。同样,对餐饮,农民们也不在乎吃什么,只要是当地特色就行,不过分量一定要足,“还有些农民出游,会自带大饼等。”陈磊说。

  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喜欢早起旅游。一些来自金华、义乌、丽水、台州地区的农民旅游团,早上6点就出发赶来杭州,玩足2天后回去。一些来自安徽、苏北地区的农民旅游团,一般是周五晚上乘坐大巴出发,周六早上7点到达杭州。

  中国人出游喜爱购物的习俗同样在农民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陈磊说,菊花茶、丝巾很受省外农民游客的喜欢。

  江英说,农民游客在杭州购物时,600元一条的蚕丝被最受欢迎。到华东游的农民团中,购物方面的支出,人均花费平均在团费的一半即500元左右,其中杭州站人均花费200元左右。

  浙江省内各地到杭州旅游的农民团,则对四季青服装城购物很感兴趣。

  广东农民来得最多

  除了云南玉溪的农民团,陈磊还带过广东农民团、安徽农民团、山东农民团。杭州旅行社中,接待农民团的现象已逐渐普遍。“去年开始,农民旅游团初露端倪,今年2月份以来,逐渐红火。”浙江新世界国旅总经理许敏说,一般,城市散客团每个团只有15-18人,农民旅游团一来就是30-40人。

  浙江天堂国旅副总经理江英也有同感:“今年三八节前后单位包团减少,但农民旅游团意外增长30%。”

  到杭州来的农民旅游团,基本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广东的农民旅游团占了主角,以中青年为主。福建、山东、重庆等地的中老年农民团数量也不少。省内台州、丽水、金华、义乌等地的农民热衷坐着大巴到杭州来旅游。

  延伸阅读

  农村旅游进入急剧扩张阶段


  从国外的情况看,人均年收入500至800美元是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阶段,这个阶段的旅游以观光游为主。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94∶1,折算下来就是人民币3470元-5552元。

  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已经进入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阶段,其中浙江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

  廉价旅游产品的推出,则是激活农村旅游市场的一大诱因。去年以来,无论是航空机票价格,还是客房、景点价格,都创出了历年来的最低水平。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周少雄说,旅游休闲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动力源(5.77,-0.02,-0.35%),农民旅游一直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板块,潜力十分巨大。撬起农民旅游市场,旅游才真正走向大众化。

  农民旅游显示出来的商机,以及拉动内需的作用已不容小觑。“农民旅游的黄金季节,集中在2、3月,7、8月和11、12月,此时正逢旅游景点和旅行社的淡季,适时打好农民旅游这张牌,无疑能出现‘淡季不淡’‘淡中有旺’甚至‘变淡为旺’的奇迹。”许敏说,农民旅游已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 2、3月份为例,农民旅游收入占营业收入的1/3。

  但要真正分得农民旅游这一块大蛋糕,挖掘农民旅游这座大金矿,周少雄认为还需要“量体裁衣”。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按照城市人群的文化习性、消费特点、生活嗜好、交通条件来设计,并不十分符合农村市场的需求。要赢得农民旅游市场,需要多发展一些大众的娱乐产品,设计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产品,用实惠的价格打动农民。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3-24/9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