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中,中国农村始终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推翻旧社会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兴起壮大,建设新中国的初始动力也由农村提供。
当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农村再一次承担起创造历史、开启时代的使命。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历史性决策,同时也将实现这一重大调整的突破口选在了农村,从此,坚固的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在农村破冰。2008年10月9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为农村发展再一次注入了强大动力。
30年来,“包产到户”、“市场经济”、“乡镇企业”、“农民工”、“取消农业税”、“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等一长串关键词,像一个个壮丽的音符,跳跃在改革发展的宏大乐章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中国崛起”最瑰丽动人的篇章。
政策效应集中体现
改革自农村发轫,并以“农村包围城市”之势遍及全国。从此,计划经济的藩篱被政策的利锯一点点地撕开。
回首30年改革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当关键时刻,农村都会成为焦点和热点。农村的改革,发展了农村,更牵动了大局和全局。30年间,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近百个,其中10个“一号文件”影响最大,作用最显,也让人印象最深刻。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基本任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适应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取消农业税,使中国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绵绵延续2600多年后,终告结束。这为我国推行城乡一体化税制扫清了障碍,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农民欢欣鼓舞的同时,中央每年还加大投入,对农业实行综合直补,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进行政策和资金倾斜。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的政策符合农民的心愿、贴近农村的实际,农村就会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我们的政策伤害了农民,脱离了农村实际,农村发展就会停滞。政策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
经济突起亮点突出
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以后,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迅速改变,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大大改善,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为乡镇企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决定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并明确指出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央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主张,使这些散布于农村中的新兴经济主体登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从而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沉闷局面注入了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因素。由此,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之后,一场规模更为宏大、意义更为深远的经济体制变革拉开了大幕。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到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职工已超过1.5亿人。正是乡镇企业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的普遍兴起,才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
在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开始大量进入城市。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催生了中国经济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一时之间,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迅速吸纳了大量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刚刚诞生没几年的“民工潮”这个词获得了正面意义,并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词。时至今日,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已经达到了2.1亿。他们不仅对城市的发展居功至伟,也为农村的持续发展贡献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这是“中国制造”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速度”的力量源泉。农村和农民,又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民生建设成为施政重点
“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点,解决不好“三农”问题,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就失去前提,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没有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缺乏条件。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广阔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不仅是农村发展的一个“短腿”,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国家发展的巨大瓶颈。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一直是党和政府念兹在兹的目标。30年来,农村民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免费。“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成为近年来广大农民津津乐道的德政善举。当然,城乡义务教育的质量差距仍很大,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普遍落后于城市。为此,党和政府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另一方面也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出发,认真思考城乡教育资源的统一整合问题,进一步打破教育事业的城乡分野。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党的历次全会都分别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近200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50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00多亿元,有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到2007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的所有涉农县(市区)都出台了农村低保政策,农村低保人数已达3000多万。
目前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已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今年前三个季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710亿元,并已支出430亿元,有3.7亿人次受益。新型合作医疗已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同,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
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开启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可以说,这是继5年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后,首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总动员。
当前,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外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7年的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相差10年左右。推动科学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迫切要求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在统筹城乡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速形成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们党对广大农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可以预见,随着一项项措施的陆续出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统筹城乡机制将逐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将逐渐形成。
30年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党的政策和亿万农民的愿望形影不离,这一事实正是中国改革发展力量源泉所在。30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只要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中国便能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农村也必将在变革中展现勃发生机和亮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