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挺起农民致富脊梁 南康增坑:山欢水笑乐农家

网友投稿  2008-06-05  互联网

群山环抱,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电脑普及,清泉入户,恬静的农家庭院散发现代化气息……6月1日,记者漫步在南康市横市镇增坑村增坑社区,犹如置身在如画的生态环境中,无处不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天成的妙趣。

  作为南康市北大门的横市镇山多地少,106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其中拥有山林11万亩。信息闭塞、偏远山区,曾一度是这里的代名词。随着村建设东风的涌入,通过建设新型村落社区推动村建设的理念,成为横市领导干部和村民的共识。“四进”(产业、文化、民主、健康进社区)旋风刮遍横市村落社区每一个角落,春风入户万象新,一个个产业发展、文明卫生、民主和谐的新型村落社区犹如鲜花遍地竞相开放,增坑就是其中最靓丽的社区。

  产业,挺起农民致富脊梁

  1993年,家庭作坊式大米加工起家;2000年,开始注重品牌经营,同时注册了“三清源”大米品牌,并通过QS国家质量认证;2005年,被省农业部门授予无公害粮油产地称号;2008年1月,经过省专家认证,被授予绿色食品基地称号。这是增坑社区丰泰大米加工厂老板陈斌及该社区发展大米产业所走过的历程。

  由于横市镇独特的土质、气候条件,产出的大米颗粒大,其粒晶莹透明、洁白如玉,煮出的米饭油润、饭味清香、软滑爽口,比其他地方生产的大米要好吃,如果种植优质品种,其优势更加突出,所以大米生产一直是横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增坑新村社区把发展富民产业列为村建设的龙头,通过社区龙头大米加工企业——丰泰大米加工厂的拉动,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和推广优质水稻,着力发展大米种植、加工产业。5月28日,增坑社区挂牌组建了“三清源”绿色大米专业合作社,40多户农户成为社员,辐射带动了本社区及周边村500多户订单农户发展生产。目前,该社区种粮20亩以上农户达30多户。

  为做大做强大米品牌,丰泰大米加工厂每季为订单农户提供优质种子,组织农业专家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要求农民使用规定的农药、化肥,确保大米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粮食成熟了,该大米加工厂又按比市场价高4元至7元的价格收购大米,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增坑社区的邻村——新坑村村民温珍宝,去年种植水稻20多亩,在尝到订单种粮的甜头后,今年又承包了30多亩农田,种粮面积达50多亩,并购买了一台旋耕机,提高种粮效率。他乐呵呵地说:“不仅提供水稻种子,还有技术指导和价格保障,并且还有订单,让我们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目前,该加工厂年加工大米2万余吨,大米主要远销广东等地。同时,该加工厂还解决了增坑社区16名农民就业,人均月工资1000元以上。村民郭爱珍说:“在家门口的企业就业,工资不低,又可照顾家务,我们都很乐意。”

  立体养殖是增坑社区发展产业的又一大亮点。30岁出头的村民许燕伟,承包了一个15亩水面的水库搞起了立体养殖。他每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养鸭1000多羽,养鱼1万多斤,年收入10多万元。像许燕伟这样的立体专业养殖户,该社区还有5户。 

  文化,享受现代盛宴

  “我们这个社区有网站、娱乐室、文艺室、图书室、电教室、摄影俱乐部,让我们享受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丰富文化生活。”今年72岁的增坑社区村民吴志珏,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开展新型村落社区建设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

  以建设新型农村村落社区为契机,增坑新村社区着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整合资源,建立了小网站、小娱乐室、小文艺室、小图书室、小电教室、小摄影俱乐部、小超市、小保健站等于一体的“八小”农民乐园。记者看到,各个农民乐园设备齐全,许多村民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其乐融融。

  “你看,这张是我们增坑社区的新貌相片,美吧!”高级摄影师、增坑社区摄影俱乐部理事长刘成生用电脑向记者展示平时拍摄的相片。刘成生在过去当兵时,爱上了摄影,转业后,仍爱好摄影,1983年至今,先后在赣南日报发表近百幅图片。60岁的他还能用电脑熟练、灵活地处理图片。他说:“社区摄影俱乐部有8个农民会员,有了俱乐部,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就有了在一起切磋技艺的平台。”俱乐部每月会组织3次至4次户外采风活动。5月31日,刘成生还与俱乐部3名会员到邻村——西湖村采风。目前,刘成生正在积极筹备社区首届农民摄影图片展。

  刘成生还是增坑社区文艺队队长,社区文艺队由二胡、电子琴、三弦、唢呐、锣鼓能手和多名主唱组成。57岁的刘平例拉二胡40多年,也是社区文艺队骨干,他说:“社区文艺队让我们老有所乐。”文艺队每月有9天定期在社区排练节目或表演,受到村民的欢迎。目前,该文艺队正在积极排练《村建设歌》、《十送红军》、《歌唱祖国》等乐曲。

  网上发布信息、洽谈生意,在增坑社区已不是新鲜事了。村民刘斌从事建材生意经营,每天上网看新闻、了解建材市场行情成了他的习惯。他说:“上网不仅可以让你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使你经营的生意规避风险。”丰泰大米加工厂老板陈斌经常在网上发布大米购销有关信息。他说:“现在每天都能接到2个以上洽谈水稻收购、大米加工及销售等方面电话,而这些人大部分是通过上网找到我的电话。”目前,该社区除在社区小网站有两台上网电脑外,有30多户农户在自己家安装了宽带。

  民主,奏响社区和谐之音

  “增坑社区自2003年成立理事会以来,村民矛盾纠纷大部分在社区理事会就解决了,为村委会减轻许多维稳压力。今年以来,社区发生3起纠纷,全部由社区理事会成功调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村’。”增坑村党支部书记吴垂财高兴地说。

  增坑社区理事会由7名威望高的村民和1名村委会干部组成,实行一事一议制。2003年,修建赣粤高速公路需拆迁该村20多户房屋,为帮助拆迁户按统一规划重建,理事会积极召集每户户主开会,决定按照新型村落社区要求建设新村,从新村选址、规划、设计、督促村民按规定建设,全部由社区理事会自主协调完成。目前,该社区有农户136户,其中64户农户在新村点建成新房,社区硬化主干道800米,通户路硬化600米,水泥路通户率100%,安装路灯8盏,95%的农户完成了改厕,余坪硬化面积2640平方米,阶沿硬化792平方米,新村绿化率达到95%。

  “自来水真正好,不挑不提送上灶。”对于改水工程,增坑社区妇女体会最深。没通自来水以前,村民只有靠肩挑手提到一口小水井提水,随着新村点上居住村民越来越多,供水出现紧张,且水井水质也不好,后来社区理事会经过讨论、研究,通过向上争资、村民集资,兴建蓄水3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主水管1000多米、入户水管800多米,将社区后山经检验属于优质水的干净山泉水引入每户农家,实施集中供水。如今,社区理事会成了村民贴心依靠。

  依山傍水、满眼翠绿的增坑社区,正乘着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强劲东风,斩波劈浪,泛舟远航,建设更加和谐靓丽的新型村落社区。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6-05/9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