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黔西南州打造民族村寨品牌 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5-08  互联网

        黔西南州召开的旅游工作会议,总结了旅游工作的经验,探讨了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作为自治州的一位民族工作者,现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如何与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注重民族村寨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风情独到的民族村寨品牌,以点带面,以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黔西南州各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拥有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何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如何让旅游业走进民族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我认为,一要努力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带动旅游业发展。二是住房要体现民族的建筑风格,在规划布局、房屋设计时,政府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三是游客光临,服务要体现民族特色,以民族歌舞迎送宾客,安排丰富多彩的民族娱乐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四是民族村寨要组织娱乐活动表演团队,三五家,十来家,七八个人便能搭台唱戏,让游客在民族文化氛围中达到“旅游身心”的目的。五是注重村容村貌的整治,环境清洁、空气清新、田园风光、小桥流水、淳朴民风,谁不心神向往?做这些事,政府的资金投入不会太多,但效果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各县市区都有民族村寨的典型代表,但还不是品牌,不具有品牌效应。目前,绝大多数比较典型的民族村寨,一年四季,就节日的时候热闹几天,避免不了人走茶凉的尴尬局面。政府搭台唱戏花了钱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旅游业没有得到有效推动。在我看来,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村寨搬得上台面的东西不多,往往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花钱请来的歌手舞者一走,村寨还是那个老样子。如果一个民族村寨没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保留节目”,是留不住客人的,也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二是“老艺人”占据民族民间舞台,缺乏新鲜血液。说句实话,几十岁的老者老奶在台上“浪哨”、哥哥长妹妹短的,给人的感觉是“味道不对”。看来培养年轻人是当务之急,“老艺人”当老师是最佳角色,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民族民间文化才能有效传承。情歌还是要年轻人来唱,“阿妹戚托”还是要年轻人来跳。三是用急功近利的思想来搞民族民间文化建设,而不是“从娃娃抓起”。打造民族村寨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作好基础性的工作。品牌能够口碑相传,形成品牌效应能够带动一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上台阶。

        二、打造民族村寨品牌,必须抓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黔西南州民族多样性分布广泛,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布依、苗、彝、回、瑶等34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别具风格的民族风情。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诗歌谚语、神话史诗、音乐舞蹈、歌曲戏剧、节日庆典、民风民俗、民族服饰、民族古寨等,构成了黔西南极为丰富、独具魅力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州委、州政府及各县市区积极抓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决心从娃娃抓起,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民族事务部门在对兴义市乌沙中学、望谟县民族中学、安龙县万峰湖民族小学进行两年试点的基础上,于2006年在全州八县市和顶效开发区明确了九所学校为州级民族文化进校园推广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帮助有关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在示范学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和民族舞蹈引入课堂。收集整理出八音坐唱、打粑舞、彝族阿妹戚托等民族民间歌舞,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加深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使之具有了一定的民族民间歌舞技能,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虽然已经有了几个年头,但效果不够理想,很多人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们对传统的山歌、舞蹈等逐步淡漠,尤其是年轻人已经没有兴趣参加这些传统的文娱活动,会唱山歌、会跳民族舞蹈的大多为中老年人,而年轻的一代很少有人去学习或者认识民族民间文化,导致民族民间文化出现断层的局面。我们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民族村寨品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娃娃抓起。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投入力度,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接班人。民族村寨品牌的创建需要建立在雄厚的人才基础上,这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

        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的结合,以此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引导工作,形成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热点,因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独到的人文风情而备受世人青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方面和多个部门,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开发要依法,环境要优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实现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特别要在突出特色和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打造民族村寨品牌,要切实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广经验时,要避免同构性。三是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味,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注重提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基础。

        打造民族村寨品牌,抓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开发中搞好传承保护工作,在发展中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化。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专注地打造一批风情浓郁、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民族村寨旅游品牌,黔西南州就一定能够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人文风情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公园”。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5-08/9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