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民增收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4-08  互联网

        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委、县政府以建设“绿色泗洪、生态家园”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泗洪县生态文明建设串珠成线,带动了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致富门路和就业岗位,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7年泗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5元。

        记者:泗洪县的生态文明优势体现在哪里?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冯岩: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40%的水面,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5万亩,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拥有鸟类194种,浮游水生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76种,鱼类67种,是名副其实的“大氧吧”和水生动植物“大观园”。

        近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把保护生态与村建设相结合,从四个方面入手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各种手段,建设生态农业,推进工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

        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的安排使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此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四是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

        记者:泗洪把“环境立县”作为泗洪“十一五”重点实施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此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什么考虑?目前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冯岩: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特征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发展理念、路径、模式的重大进步,代表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建设生态文明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是发挥泗洪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

        在环境立县方面,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有:一是以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大力推进生态泗洪建设。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把主要环境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

        二是以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为依据,大力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城市、绿色乡镇、绿色村庄、绿色河湖、绿色通道等工程,3年来,全县新植杨树4014.5万株,活立木蓄积量达360万立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6.3%,先后被评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县、全省植树造林先进县。

        三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是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泗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农村文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快实施“三清工程”。共疏浚县乡河道、村庄河道290条,新建沼气池500个、农村户厕9000座,完成529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扎实启动22个康居示范村建设。着力控制农村环境污染,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饮用水质量得到改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泗洪千方百计地去保护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泗洪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怎样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

        冯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环境可以当饭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我们本着立足优势,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从生态资源中分享“红利”。目前,成效已经凸显出来。

        我们按照“一区两带”发展规划,坚持“一乡一品”、“一社一业”,紧紧围绕优质水产、蔬菜、林果、畜禽、蚕桑、稻米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抓好区域优势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优质稻米基地66万亩,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蚕桑生产基地5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1900万平方尺,经济林果生产基地4.1万亩,高效渔业养殖面积17.5万亩,奶牛存栏6000头,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6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农业部验收。去年,全县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同比增长32%。

        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那么生态农业给泗洪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冯岩:我们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无公害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生产源头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严格规范使用国家许可的安全无公害农药。我们每年为苏州提供的20多万吨小麦、大米,各项检测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目前,县乡两级共建成各类生态农业示范园30个,培育知名品牌27个;全县拥有有机食品认证7个,绿色食品认证61个。泗洪“蟹园”牌、“小雨点”、“好外婆”等品牌大米以及青壳鸡蛋、泗洪大枣等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农民人均增收至少500余元。

        我们还努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省内重点农业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招商,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去年以来,共引进高效农业项目55个,总投资达11.85亿元。投资近2亿元的南京奶业(集团)泗洪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存栏5000头,康源养殖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成为目前苏北规模最大的养鸡场;泽民禽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元,正在兴建种鸭养殖基地、苗鸭孵化中心和商品鸭养殖示范区可带动农户1000户。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320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9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个,拥有省、市级农产品名牌15个。

        水产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洪泽湖大闸蟹、清水龙虾和蟹园牌大米是泗洪农民增加收入的“吉祥三宝”。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建成20万亩“稻蟹共作”生态工程,螃蟹生长在稻田的围沟里,形成治虫生物链,水稻不打农药,生产的蟹园大米、大闸蟹被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命名为有机食品。我们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设立泗洪水产品销售一条街,蟹园大米产品直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螃蟹更是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出口量连续两年实现全国县级单位第一。

        泗洪有7个水产乡镇,绝大部分农民都从事螃蟹、青虾以及鳜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其中临淮镇为纯水产养殖乡镇,从业人数达到2万多人。沿湖近万农民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里捕捞没有污染的纯生态河蚬,每年加工近5000吨蚬肉出口韩国,创汇近百万美元。水产品销售催生了一大批经纪人,全县有1160人专职从事水产品运输、销售,年营业额50万元以上多达100人。去年,全县销售水产品7.8万吨,实现总产值17亿元。全县人均纯收入来自水产品约900多元,占纯收入的25%以上。

        记者:据了解,泗洪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目前,泗洪生态旅游业发展情况如何?

        冯岩:旅游是泗洪最具发展潜力、最富文化价值、最有特色优势的产业,我们积极构建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体,红色经典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为两翼的“三色”旅游格局。泗洪最鲜明的区域发展定位,是打造“江苏生态旅游第一县”。在泗洪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编制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7大类、60多个极具开发价值与投资潜力的项目。我们正在向客商重点推介洪泽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水景苑、穆墩岛风景区、王沙岛天然浴场、洪泽湖鹭鸟公园项目、淮北地质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可资开发的项目。有的项目今年已经开始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泗洪旅游业的点睛之笔。

        去年,共有50多万海内外游客到泗洪休闲观光,旅游直接消费收入达2亿元。与此同时,配套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位于半城镇的“洪泽湖渔家美食一条街”可同时接待客人1000人就餐,而由螃蟹、黄鳝、泥鳅、龙虾、青虾等组成的“全鱼宴”以及莲蓬子等水生蔬菜,则成为省内外游客赞不绝口的“绿色”餐饮。一大批包装精美、价格便宜的农副产品成为游客抢购商品。

        可以说,生态旅游火了,农民的腰包鼓了。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4-08/9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