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自2001年以来,按照“划分类别,分类实施,因村制宜,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开展“三村”(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是三村建设的基础,7年来,按照“一村一业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建成了花卉、蔬菜、经济林、食用菌、柞蚕、畜牧、水产、地毯、石材、旅游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全县形成了柞蚕、林果、地毯、畜牧、水产、食用菌六大特色支柱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全国有机农业基地县”,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达到75%以上。
二是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社会主义村建设水平。7年来,实现了“入户水泥路、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出口标准路”的目标,人民群众称这些道路为资源路、信息路、致富路和连心路。完成了全县农电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电,城乡同网同价。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县百人电话普及率达到21%,在南阳市名列前茅。建成大小水利工程3726处,人畜饮水工程500处,解决了4.3万人和2.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三是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0%。被评为全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普及工作先进县”。广大农村图书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基本完善,设置在村庄内的休闲广场、文化大院、文化墙、各种版面、壁画、健身器材等都渲染着农村的文化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四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村建设中通过办培训班等形式,对村组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培训,帮助他们增强发展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调动起村两委班子成员争当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县一类村支部已达到272个,占全县总数的80%,涌现出“双强”村支书128个,标兵村支书5个。民主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民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三大文明得到协调发展。在村建设中广泛开展“七进”山村(即文体活动、健康生活、社会救助、科技服务、道德法制、民主政务、农资超市)活动,使广大农村生机焕发。由于经常性的开展“道德风尚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争当好农民、好党员、好干部、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和科技状元、致富能手蔚然成风,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