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什么这里“绿”如茵

网友投稿  2007-11-01  互联网

 

———从第五届农交会看标准化进程

  60元一棵的大白菜、30元一斤的大米……10月12日-16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身价不凡,处处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各方都认识到,只有标准化种植,才能成为进入市场的“名片”。

  政府:向标准化要水平

  本届农交会上,90元1公斤的日本“天价大米”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赞叹。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次交易会上,我国生产的高价大米也同时亮相。山东鱼台县召开了“鱼台大米”推介会,鱼台县县长许可亲自上阵推介。据许可介绍,鱼台临近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种稻条件得天独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鱼台大米”也一度享誉全国,但后来粗放经营使得鱼台大米风光不再。近几年,鱼台县大力改良品质,严格生产标准,又使鱼台大米重新打响了品牌。特别是鱼台开发的发芽糙米,营养成分达到精米的3倍。目前在大城市超市里卖到60元/公斤,还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

  来自“中国薯都”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察右后旗农牧业局局长董瑞告诉记者,全旗作物面积的50%以上是马铃薯规模种植。为提高土豆质量,近年来,该局指导农民广泛采用间混套作、高垄栽培、地膜覆盖等技术。今年,全旗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2万亩;继续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配方施肥面积达26万亩,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60%。这次来农交会推销土豆,收获很大,与一些龙头加工企业和超市建立了联系。

  莱芜是山东面积最小的设区市,但如今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莱芜市农业局局长陶务瑞介绍说,该市农业主导产业“三辣一麻”(生姜、大蒜、鸡腿葱、花椒)面积占莱芜耕地总面积的51%。上个世纪90年代,莱芜生姜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价格700美元/吨,而欧美、日本等高端市场进口生姜价格为1200美元/吨,受产品质量标准低和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限制,莱芜生姜达不到出口标准。“我们不怨人家不要,只怨自家产品不好,于是下决心向标准化要质量。”陶务瑞说,从2001年开始,莱芜市启动了农业标准化,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了生姜、大蒜、大葱等15项技术规程,将标准细化为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和技术规范,“三辣一麻”达到了出口的标准要求,生姜占欧盟市场的份额由2003年的1%提高到目前的30%以上。

  企业:标准化成为自觉行动

  江苏农垦米业公司摆放的大米颗粒均匀,色泽晶莹。公司企划部副经理钟明学告诉记者,公司基地远离城市工业,地处海、湖、江边,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种植规程》的要求,对种植过程严格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保证稻米原粮的绿色、无公害。生产过程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生产基地均经过转换、加工、仓储、运输全过程零污染运行,目前大米已销售到日本、泰国、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在玻璃杯中泡茶少许,隔杯对着亮光透视,可见细微茸毫在水中游弋。杯中之茶,名为北叶青,是近十年来山东名声日隆的茶叶品牌,已被7家省直机关指定为办公用茶。北叶青茶叶公司孙经理介绍说,按照通行规定,采茶季节,施用生物农药3天后即可采茶,而公司将这一时间延长为12天。目前,茶园每块地从种植、追肥、浇水、除草、灭虫等一系列管理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

  辽宁盘锦鼎翔米业公司大力开展标准化种植,水稻基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4万余亩绿色、有机水稻基地在纵横阡陌的万亩农田防护林守护下,生长、加工出的大米不断走向沃尔玛、万客隆等国内外知名卖场和超市。上个月,先是在2007中国优质稻米(盘锦)交易会上北京粮食集团与盘锦市政府签署奥运特供米战略协议书,后又有2008奥运会粮食供应商北京古船米业与公司订购了1000吨原粮供销合同,标志着鼎翔米业的粳冠牌大米成为2008奥运会用米。

  协会:以推进标准化为抓手

  本文开头说到的大白菜,产自山东胶州。该市大白菜协会的侯玉杰告诉记者,近几年,协会积极引导种植大户推进标准化生产,每一棵大白菜上都贴有商标,凭条码可追溯到生产基地和责任者,一棵大白菜最贵能卖到60元。就在本届农交会上,北京民兴商业集团一次就签订了2000吨的购销合同。

  圆溜溜、黄澄澄的梨子引得观众争相购买,江苏睢宁县的三水梨在农交会上受到青睐。该县果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慧莲告诉记者,前些年,三水梨因生产管理和保鲜处理不规范造成品质下降,消费者反映口感变劣、果心变大。协会与县农业部门一起研究种植规范,形成“傻瓜”技术,在全县建成20个果树生产专业村和200个果树重点生产园,以点带面,实现果树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目前,三水梨以皮薄、无渣、果心小成为水果市场的名优产品。

  在山东展区的临沂展位,平邑县的金银花成为展出重点。该县农业局副局长付晓告诉记者,作为我国的“金银花之乡”,平邑的金银花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而流通量则占到全国的80%以上。该县金银花产量最大的郑城镇,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金银花种植协会,致力于对农民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金银花的市场竞争力,售价一路飙升,由春季的36元/公斤涨至目前的70元/公斤。

  农民:标准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手段

  陶务瑞局长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莱芜市杨庄镇朱屈街村有一对父子,两人较劲种生姜。儿子严格按照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操作,父亲却固守传统粗放式种植,结果儿子种的生姜全部出口,父亲的生姜却出现了“卖难”,效益差了好几倍。从此,父亲的种植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种姜也讲起了标准化。

  这是农民种植观念转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大农民意识到,不主动进行标准化种植以提高质量,自己的农产品很可能找不到出路。

  内蒙古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协会的杨新民会长对此很有感触,他告诉记者,红干椒是开鲁县的农业主导产业,群众标准化意识逐年提高,今年来接待群众技术咨询达2000多人次,电话咨询3000多个,对协会组织的现场培训,农民都踊跃参加。
  山东泰安市农业局总经济师张玉年告诉记者,该市是对日有机蔬菜出口大户,日方派出的两位质量监督人员常驻该市,时常到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检查产品质量。曾有个别农民不顾农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的警告,偷偷施用违禁农药,结果在收购时被检测出农残超标,按照有机蔬菜种植标准,需在3年土壤转换期过后才有可能重新贴上“有机”标签。市场教育了农民,现在农民再也不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了。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得到国外客商的广泛认可。本届农交会与海外客商签约金额达44亿元,占整个签约金额的55%。在农交会期间举行的食品安全研讨会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上田逸平表示,虽然在国际上遭遇了不少贸易壁垒,但相对而言,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其实很安全。

  农交会折射出的标准化观念,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将成为质量过硬的“代名词”。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7-11-01/9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