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聚焦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谱写绿色新章
从2000年9月至今,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已走过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一路走来,付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经验,受惠的是群众。日前,《人民日报》 等多家中央媒体对我省文明生态村建设进行了集中报道,多角度、深层次地回顾和总结了我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探索过程和初步成就。本版撷其精要,以飨读者。
人民日报
海南美村初“长”成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记者李冰)7月14日,《人民日报》04版刊发文章《连续13年创建近1.4万个文明生态村 海南美村初“长”成》,以大篇幅报道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成就。
《人民日报》记者从海口出发,沿环岛公路探寻文明生态村。绿树掩映下的章塘村、美雅村、文通村、什进村,烟雨笼罩中的罗帅村、铁匠村、乐豪村、龙鳞村,一地一景,一村一品,美轮美奂。
文章开头首先描述了文明生态村里“旧貌换新颜”的美景。
在毗邻博鳌亚洲论坛的琼海市博鳌镇美雅村,小路两边,槟榔树、椰子树、波罗蜜树、杨桃树遮云蔽日。槟榔树下,有用汽车改装的小酒吧、博鳌乡村画 院的画廊、国际青年旅舍和自行车营地。去年,琼海市连片规划包括美雅在内的5个村,形成一条乡村风情旅游线。游客沿着村旁景观小道,可以垂钓、采摘,可以 喝咖啡,吃农家菜。海南省文明办副主任符秀容介绍,海南从点上突破,到连片创建,海口‘九龙戏水’、文昌八门湾绿道、定安百里百村、万宁兴隆旅游区等乡村 游片区渐成气候。
文章写道,为了给文明生态村建设提供持续力,海南还注重开发“一村一品”的支撑产业。
在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村民从铁匠转型做木匠,专门加工花梨木、沉香。2009年,儋州市将其作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而今,全村有近 300户加工作坊,从业人员1900多人,去年全村总产值1.6亿元。其实,海南不仅有“铁匠村”,还有一大批“槟榔村”、“香蕉村”、“冬季瓜菜 村”……148个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点,年累计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全省文明生态村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95元。
文中还提到,村民们的美德建设也成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一排排崭新的小别墅坐落在青山翠绿之中。2012年,白沙投入财政资金42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05亿元, 展开40个美丽乡村建设,引进7家企业进驻开发,村村建起文化室、篮球场。以此为平台,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组建农民文艺队,把党的富 民政策、法律法规、文明新风等编成琼剧、山歌,开展广场汇演、村寨巡演,使之深入人心,日子久了,村风更加纯朴。
《人民日报》还为此文配发了短评《美了村,润了心》。
评论指出,一个文明生态村的“接力棒”,在海南传了整整13年,秘诀何在?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创建,是关键。
尊重群众,不搞“一阵风”。海南坚持“有标准不搞达标,有要求但不强求”,鼓励靠景区的村,发展乡村游;有手艺的村,制作工艺品;基础差的村,利用房前屋后,栽种苗木。避免了堂而皇之的“乡村秀”,轰轰烈烈的“政绩展”。
尊重群众,不搞“齐步走”。从美化环境,到促农增收,再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梯次推进;从个人带动,到整村创建,再到连片开发,协同开展……政府不下行政命令,而是靠典型示范,教育引导,更不会为了少数企业、个人的私利,圈占土地,强拆强建,损害群众利益。
尊重群众,付出真感情。创建活动直接面对农村、农民,不但要美化乡村,还要浸润人心。多年来,海南各级干部蹲基层、认穷亲,想方设法,形成一股巨大的创建合力,成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范例。
新华社
“绿色小康”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记者李冰)7月7日,新华社以《“绿色小康”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海南省建设文明生态村纪实》为题,长篇报道了海南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1999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理念,2000年,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的文明生态村建设行动正式展开。截至 2013年6月,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共投入资金54.2亿元,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海南提出,到2016年,把全 省75%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
文章指出,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标准以美化环境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比如海口市美兰区的建设标准是:村村通公路、户户喝上卫生水,每户有卫生责任区,每个村有一个垃圾池、一个村规民约和卫生公约、一名保洁员、一台垃圾车。
报道中还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不缺,才是新时代农民。地处革命老区母瑞山的定安县天池村,依托文明生态村建设项目,政府出建筑材料和启动资 金,村民出人出力,建成了一条长8公里、连接5个居民片区的致富路。村民们也发展起槟榔、橡胶以及冬季瓜菜等热带高效农业,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 7000元。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中,海南还同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移风易俗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文章认为,独具海南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已成为展示海南省村建设成就的最好窗口,为全国社会主义村建设模式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光明日报 海南文明生态村 谱写绿色新篇章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记者李冰)7月7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刊发了关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报道《海南文明生态村 谱写绿色新篇章》。
报道指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
海南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过去农村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少,与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直到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掀起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
第一批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创建之后呈现出的勃勃生机,让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备感振奋。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从“要我建”变成“我要建”。到2001年底,全省就涌现出文明生态示范点近400个。
报道认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打造了一个村建设的响亮品牌。
截至2013年6月,海南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不少村庄凭借生态资源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景区和景 点。据统计,近年来,先后到海南文明生态村参观旅游的团队有900多个,8万多人次,其中还有来自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团队。
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打响了一个中国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品牌,并得到了全国的广泛认同。多位中央领导人先后到海南文明生态村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报道还认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创建和谐农村的成功经验。
海南省文明办主任张学泮说,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12年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探索出了以下几条成功经验:首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把文明生态 村创建列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其次,海南文明生态村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农民的切实需要入手,以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使群众迅速感受到看得见、得利益 的实惠,从而激发了创建的积极性。最后是造血为主,激发活力,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光明日报》
在一版配发了评论员文章《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
评论指出,实践证明,海南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创新途径之一,也是海南各级党委政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评论认为,海南创建文明生态村体现并贯穿了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这三个重要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农民要富起来,二是农村环境要全面改善。海南通过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活动,对全面改 善农村环境进行了有益探索。
评论最后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经济日报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记者李冰)7月11日,《经济日报》03版刊发了长篇通讯《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关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文章从记者7月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鳞文明生态村采访时的见闻写起,该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尽现眼前。
在创建和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修路、植树,美化绿化环境,改善 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融为一体,围绕发展绿色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开发 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目前全省已建成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点148个,年累计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全省文明生态村农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6895元。
《经济日报》同时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文章》。
评论中指出,近年来,海南因地制宜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走出了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农村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其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青年报
海南农民
家门口创业致富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记者李冰)7月12日,《中国青年报》06版刊发了《创建文明生态村 解决农村空心化 海南农民家门口创业致富》一文,报道了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切身实惠,以及在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取得的一些收获。
文章写道,在“生态立省”路线不变的前提下,海南各地纷纷创新思路,为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入新的内涵。
比如琼海市围绕“发展生态经济”,提出打造田园城市理念,充分保存农村原有样貌,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优势。而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10多年来利用村民的手艺优势,成功转型做花梨木、贝壳、海柳等手工艺品加工,成为海南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截至今年6月,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共投入资金54.2亿元,已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万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全省文明生态村农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6895元。计划到2016年,海南全省75%的村庄要建成文明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