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王曼琳:规划中的新农村离百姓有多远?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2-18  互联网

  城镇化推进的浪潮已扩散至乡镇、村庄,只不过是在这些地方以新社区、村的面貌呈现开来。据记者了解,河南省人和镇已将新型城镇型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至2030年,和美社区即是人和镇规划建设的新型城镇型社区,毗邻镇政府,可容纳3万人,将合并周围的13个村庄,然而农民购房的积极性却并不高涨。

  当下我国的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所谓村建设,就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村。然而,虽然这边政府规划的火热,那边农民对开展村建设的意愿却并不强烈。如此这般冰火两重天的态度,着实让当下的村建设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不可否认,村建设的初衷是好的。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然而,近年来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陷入了照搬城市发展的僵化思维,单纯希望通过令农民“上楼”来实现村建设。没有前期的铺垫准备,没有后续的配套跟进,只想赶鸭子上架地让农民住进楼房,必然会陷入“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僵局。

  一方面,农民世世代代靠种地为生,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让他们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居住进楼房,必然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一来家里的农具、牲畜无处安放;二来住得离自家耕种的庄稼地距离远了,劳动起来会不方便;三来过去的街坊邻里早已习惯了闲来无事时互相串门走动,这一搬家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将居住的房子看得很重,几乎将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房子上。然而当前在村推进过程中,房屋补贴的最高额度每平方米才800多元,这远远低于村房屋的售价,也不能弥补自己盖房的经济支出,农民搬进村社区的积极性自然不高。由此看来,若想真正实现村建设绝非将农民“请进”楼房这么简单。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关键则在于村建设。虽然当前诸多规划中的村看上去很美,但是离老百姓还是很远。如何缩短差距,让村建设真正与百姓的需求相并轨,这才是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3-02-18/10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