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涪陵:新农村 新农房 新生活

网友投稿  2013-01-25  互联网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当前中国村建设的应势之举和当务之急。去年以来,涪陵区加快推进辖区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民居住品质,村镇建设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危旧房改造居民增收

  1 月15 日,涪陵白涛街道小田溪村三组的老社长周小平起了个大早,像往常一样下楼打扫家门口江西湾广场的卫生。自一年多前江西湾广场建成以来, 年过半百的周小平便在家门口谋到了这份为广场保洁的差事。

  周小平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况,这并非仅仅因为每月1000 多元的保洁收入。

  周家人在1998 年因三峡工程蓄水,和数百户乡邻一起迁到现址。转眼1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移民安置房因地质沉降,多已成为危房。

   2012年,白涛街道开始对小田溪村江西湾的农村危旧房实施整体改造。不仅所有危旧房按照统一风貌得到加固、翻新,还填平了聚居点前巨大的沟壑,建起设 施配套、功能齐备、占地40 余亩的江西湾广场。周小平原本3 层的小楼经过坡屋顶改造变成了4 层,使用面积得到了增加。全面改造完工后, 便有单位找到周小平,租下了他家楼下两层的门面与住宅作为办公场所。周家因此每月又增收1000 余元。

  和周家一样, 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和江西湾广场带来的人气聚集效应, 让这里的居民闲置多年的门面也派上了用场,房屋价值增加了一倍,真正让居民们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房崛起农民获益

  在涪陵, 村建设的既得利益者,不仅是白涛街道的农民。在新妙镇十字村,80 余户农民已经在去年年初搬进了当地新建的农民新村。

  首批迁入新村的居民杨健一家三口在新村拥有一套167 平方米的住宅以及一间37 平方米的底楼门面。15万元的购房款通过宅基地复垦完全抵消,杨健只支付了新房的装修成本。搬进新家后, 杨健利用门面开起了小超市。在方便居民的同时,杨健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新房子不仅结构合理建筑质量好,配套设施更是完备。”杨健指着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说。即将落成的村级服务中心不仅有警务室、卫生室、图书室等常规的服务场所, 还设置了一座规模颇大的食堂, 解决村民红白喜事之需。

   据新妙镇规建所所长罗振介绍,2010 年以来,新妙镇依托建设用地复垦、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滑坡等规划农民新村13 个, 集中安置农户975 户,建筑面积107250平方米。在新村建设中新妙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燃气、饮用水、道路等相关部门,为众多农民新村开通了燃气, 打破了制约农民新村建设的瓶颈。目前,十字村农民新村二期工程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 预计60余户农村居民将在春节前后领到新居的钥匙。

  村建设硕果累累

  事实上, 无论是白涛的危旧房改造,还是新妙镇的农民新村建设,都潜藏着涪陵在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付出的努力。

   去年以来, 涪陵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精神,稳妥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按照“六通”、“六有”的标准,共建成30 个农民新村,超年度目标任务的50﹪, 全区农民新村累计达65 个。完成巴渝新居建设2600户,超年度目标的30﹪,投入3.9亿元,建设面积达31.2万平方米;全区已累计建成巴渝新居7131户。

  全年投入资金2.2 亿元,改造农村C 级危房2360 户, 改造面积达23.6万平方米,超市级年度目标的18﹪;改造农村D 级危房2045 户, 超年度目标的9.7﹪。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11688户。

  涪陵区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 年,涪陵将继续加大村镇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完成建设巴渝新居20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3000 户、农民新村建设20个。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3-01-25/10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