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实现“四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四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三连降”……近年来我省“三农”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民生改善、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能放慢,要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求,要从“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推动广东“三农”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各项部署。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近年来,我省将深化体制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源泉,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2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省推广顺德南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阳山现场会,出台了《关于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切实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利的若干意见》等指导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文件。云浮市和南海区等国家和省级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深入推进,并涌现出佛山南海、东莞、云浮云安、清远阳山等一批改革先进典型,推动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由点到面,深入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改革新局面。
在珠三角地区,通过全面实施以“政经分离”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将农村社区管理体制、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集体土地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监管制度等“五项改革”深入推进,逐步形成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五个一体化”。
目前珠三角已有8个地级市出台实施意见,28个区(市)已出台实施方案。
行政事务、自治事务、经济事务三分离工作在珠三角地区有力推进。珠三角核心区域已实行“政经分离”的村(居)有975个。其中,佛山南海区被中央农办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在村居组织“政经分离”、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南海区有224个村(居)、2255个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政经分离”。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平台加快建设。目前珠三角核心区域已建立资产管理交易平台的镇(街)有128个,已建立财务监管平台的镇(街)有255个,占72.9%。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市香洲区、肇庆市端州区等地已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在山区县,各地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引领,以建立科学政绩考核机制为导向,以财力统筹为保障,大力推进乡镇政府职能改革。
清远市按照富县强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要求,赋予各镇不同的功能定位、职责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乡镇机构职责配置从重经济转为重服务,生态发展镇不再单独设置经济发展办公室,较好地体现了主体功能区划分后的职责明晰化要求。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提升了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其中阳山县将县直部门249项行政管理职权中的177项下放或委托乡镇行使,下放比例达71.1%。
此外,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继续深化,集体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颁证加快推进,“两证”发证面积分别占林改面积的96.6%、93.4%。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农村金融保险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省委、省政府要求,要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体制障碍。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四化同步”的要求,以创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为目标,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分类推进珠三角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创造新经验,争当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排头兵。
300亿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
2012年,我省在117个县中同时启动首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包括建设示范县4个、名镇42个、名村378个、示范村726个,带动投入约300多亿元,打造了一批独具岭南特色、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的村。
各地按照因地制宜、一镇一案、一村一策的思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和乡村特色,提升人文内涵,突出岭南文化传承,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
各地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注重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完善村镇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网络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城乡公交设施和公用设施的配套衔接,提高名镇名村辐射带动能力。
注重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镇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实行雨污分流。推行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完善环卫硬件设施,提升农村绿化美化水平。
注重挖掘人文底蕴,彰显乡村特色。在创建中注重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创建内涵,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实际出发,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名镇名村示范村。
省财政建立了奖补机制,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通过省、市、县各级财政的撬动,带动社会力量投入和村民的投工投劳。截至2012年9月底,各地合计投入300多亿元。
目前,我省首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项目基本完工。其中,梅州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利用保存完好的116座客家民居,着力打造“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名村。雁洋镇桥溪村利用现有14座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打造“梦里客家”名村。
在汕头市澄海区,通过挖掘完整保存的“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永宁寨、三庐等一批独具潮汕特色的侨宅、故居、村寨打造成名村。
江门台山市挖掘侨乡景观和历史文化,打造“一镇四村一廊道”16公里的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走廊。
惠州博罗县依托罗浮山风景名胜区优势,将长宁镇打造为“罗浮门户、岭南名镇”,将横河镇打造为“罗浮后花园、生态旅游小镇”。惠阳区平潭镇阳光村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名村。
……
在珠三角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投入起到了大效果,发生了大变化。
2011年5月,东莞市正式启动名村创建工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能代表东莞村建设水平的幸福村居。筛选了中堂镇潢涌村等7个村作为市级名村试点,石龙镇西湖村等22个村作为镇级名村试点,列为2012年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动员各方力量合力加以推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东莞市首批29个试点名村共投入资金2.6亿元,完成名村创建项目226个,初步实现岭南风情更加浓郁、文化元素更加丰富、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发展后劲更加有力的目标。
东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照名村评价指标,在打造过程中,重点完善农村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电力通信及公共交通等设施,加强标志性景观建筑、景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解决了“有新村无新貌”的问题。
省委农办负责人表示,全省通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创建,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村卫生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提升了农村文化内涵,丰富了文化生活,乡村文体活动和传统文化韵味更加浓厚;改善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带动了农村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新路子,增强了农民幸福感。
2012年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在不断摸索下取得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把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纳入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工作内容,切实摆上议事日程,狠抓落实;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注重挖掘特色,提升内涵,传承岭南文化精髓,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首位,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坚持整合资源力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五是坚持改革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六是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健全村民理事会、乡规民约,广泛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和外出乡贤积极参与。
2013年的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同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幸福美丽村。在确保第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两年实现目标”的同时,积极谋划启动第二批创建工作。
城乡统筹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广东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在农民、重点在农村,应着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农民小康,205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
广东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珠三角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南海区在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改革,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支持云浮市加快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推动东莞水乡片区及清新、揭东县等地开展“四化同步”改革试验。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规范,农民权益不受损害。建立健全现代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推广政策性涉农保险,进一步扩大保险种类和覆盖面,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数
字看发展
农村经济
我省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预计2012年全省农业增加值2772亿元,比上年增长3.6%,比2007年增长63%;粮食生产实现“四连增”,2012年总产1396万吨,比2007年增产112万吨,连续4年增产。
2007—2012年累计建成现代标准农田1002万亩,建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71个、园艺作物标准园51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79个。全省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6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3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7年不足35%提高到60%,农业科技贡献率从不足53%提高到58%。
农产品出口保持强势增长,去年1—11月,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91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66.9亿美元,增长8.4%。
农民收入
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千方百计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预计2012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500元,增长14%以上,实现“四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7年的3.15∶1下降到2.83∶1,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连降”。
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2007年至去年10月,共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34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583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由56.9%提高到约64%,居全国首位。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惠农补贴补偿标准逐年提高,农民转移性增收力度逐年加大,2012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项补贴”共30.4亿元。
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全面开展结对帮扶。首轮3407条贫困村、37万贫困户、157万贫困人口三年解困脱贫目标全面实现。全省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27.2亿元,平均每村666.8万元。预计去年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7028元,比帮扶前增长1.9倍。
民生保障
始终坚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合筹资标准从60元提高到300元以上,参合率从80%提高到99.7%;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平均水平从168元提高到246元;保实现全覆盖,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2107万人。
全省集体经济组织确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分别达到99.76%和92.5%。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投资30多亿元,建成项目5703个,受益人口869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水稻参保面积1302万亩,保险金额39.3亿元,受灾农户获得保险赔款6053万元。
全省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完成率99.2%,贫困村村道硬底化率94.98%,饮水安全比例98.28%,公共服务设施拥有率95.22%。
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办法,全省累计已有37.4万名农民工通过积分制入户城镇。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加快,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解决1646万农村居民和109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