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望江新农村新生活新景象

网友投稿  2012-12-26  互联网

  望江素有“鱼米之乡”之誉,但过去的它基础设施落后,始终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然而记者在望江县华阳镇蹲点时却感受到,在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当地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村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

  提起农村,就让人联想到那一条条弯曲的黄泥路,以及路上深深的牛车印;每到下雨天,那弯曲的黄泥路更是坑坑洼洼、泥泥难行;矮小的房屋东一间西 一间,出门就踩在泥土上。“你快看,周边都是别墅啊。”同事的一声惊呼打断了我的思绪。从车窗望出去,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如同高档小区里的别墅 区。真想不到,这里的村建设如此气派。

  说话间,车辆已经停在了一栋2层小楼前,种植户王胜明已经在门口笑眯眯的等待我们了。“累了吧,先喝杯水吧。”顾不上休息,我们就开始参观王大 哥的家,只见家中庭院干净宽敞、客厅里各种电器家具一应俱全。“这是我儿子的房间,里面不仅有宽带,网线也有。”王大哥说,他们现在也过着像城里人一样的 生活。

  “走,我带你们到村里瞧瞧去。”一路上我们看见,虽然村内的道路不够宽大平直,但两边的院落却很气派。主房一律为二层白色小洋楼,外墙全部贴上了瓷砖,房顶均按照徽州特色设计。我们绕村行走一圈,发现该村大部分的住宅都是这种楼房。

  水泥路旁一排正在建设的2层小楼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谁家搞这么大排场?王大哥介绍说,原来这是为村里的低保户建设的保障房。“村民只要交纳很少的钱,就可以入住,我们社区里大概有600多户都享受到了,现在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小洋楼’了。”

  水泥路带来幸福的“烦恼”

  在当地人看来,生活中变化最大的有两点,一个是房子,另外一个则是道路。

  走在村里,我们看见,村里到处是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像迎宾一样立在路边。在这里,不但村与村之间是这样的水泥路,甚至连独木桥似的田基也修成水泥路了,汽车居然可以开到田间里。

  “前些年,农村还是土路,那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说这话的人叫范华明,是当地的一名养殖户。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热情的范大哥要 开车带我们到村里转转。范大哥说,路好了,村里买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是收入一般的家庭,几乎也都有了农用三轮车,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去县城办事,都方 便多了。

  “以前总认为在大城市才有的‘富贵病’——堵车,在我们县城有时也能碰上了。”说起这话时,范大哥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网格化管理让老百姓竖起大拇指

  有事找格长!这是华阳镇新西社区老百姓嘴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可什么是格长?他又是做什么的?带着满腹狐疑,记者找到了社区的刘神应书记。听完记者的疑问,刘书记哈哈大笑,原来这是当地为了服务老百姓生活采取的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刘书记说,做好社区服务并非易事,因为每个社区专职社工不过几个人,却要服务成百上千的居民,分身乏术。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建立了“一网多格、 一格多员、全员参与、责任捆绑”的全新管理模式,解决了街区管理人手不够、力量不足的问题。“现在老百姓之间的纠纷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大家相处的就更和谐 了。”

  “刘书记,我想问一下我孩子迁移户口怎么办啊?”“老李啊,不是给你发了一张服务卡吗,你按照上面的电话打过去,就有人给你办。”原来,社区还 给每户村民或居民都下发了便民服务卡,卡上印有服务对象、内容和联系方式,还有监督电话。老百姓需要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出生证等业务时,只需上交一 下材料,剩下的事就交给村干部来“跑腿”了。

  刘书记说,无论是网格化的管理还是便民服务卡,都让群众找到了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自然烦恼和抱怨都少了。“整个社会不合拍的声音小了,不和谐的因素减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12-26/10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