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零零社区网友  2012-11-21  互联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我国的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长足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健全,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难点与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着力应对,以确保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当前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一)规划引领落实难

  规划引领是“党政主导”的重要体现,但在村建设的实践中依然存在规划引领的龙头作用不到位问题,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都有待加强。在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各类规划,特别是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匹配、不衔接的问题时有所见,导致村庄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无法落地。另外,规划执行中的随意性和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出现规划与实施脱钩的情况,规划只是桌上摆摆,墙上挂挂,用来应付检查和装点门面,而实际操作中还是凭着想当然,跟着感觉走。规划执行不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村建房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章法可言,“建新不拆旧”和超标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地方一户农民拥有多套住房,每户农民至少有两宗土地。据某市国土部门抽样调查,因建新不拆旧等导致一户多宅的情况占比在25%左右,最多的甚至达到“一户四宅”。超面积建设、违法占地、巧立名目建设等情况时有发生。少部分农户假借各种名义违规占地建房,有的以发展生产兴办家庭工商业为由要求多用地,有的以父母与子女分家、祖父母与孙子女分家等要求立户建房,甚至有的夫妻以假离婚要求分家建房。还有部分农民已经在城里买房置业和享受着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但却以“祖屋”为由不肯拆除农村旧房屋。凡此种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公。

  (二)长效管理到位难

  村建设既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村建设是一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造福于民的惠民工程,但如果相应的管理服务跟不上,好事就难以办好。经过前几年的环境整治和村建设,大量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日常管理和维护,村容村貌需要日常卫生保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长效管理机制在一些农村尚未健全,管理措施的落实还很不到位。一些乡村重建设轻管理,创建活动成功后,设施维护和卫生保洁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反弹现象。这几年的农房改造建设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农村人口集聚,但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如果相关的管理服务跟不上,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以多层、小高层、高层为主的农民社区,部分农民公共卫生意识不强、房前屋后从事种养殖、封建迷信等一些陋习给社区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还有一些农民基本上没有物业费概念,形成了“部分人拒交物业费―物业管理难以维系―公共设施失修、垃圾不及时清理、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更多人拒交物业费”的恶性循环,类似情况在一些大型农民集中安置社区较为普遍。

  (三)建设资金筹措难

  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高、任务重,涉及面广、投入量大,从村域经济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都需要大量资金。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筹资渠道不多,村建设资金过度依赖于政府投入,导致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是制约村建设的一大难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资金不足。农房拆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投入有限,已成为影响农房改造建设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地方目前村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除政府投入外,主要是通过土地复垦收入来平衡,但建设在前、复垦在后,启动资金筹措难度较大,通常是以村干部向银行贷款或个人先行垫资等方式来解决建设启动资金,不仅压力大、风险也大。二是农户自筹资金难度大。农户个人储蓄,再加上宅基地复垦等得到一定补助,有一定的建房资金,但大部分还存在较大缺口,而困难户的压力则更大。由于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导致创建成果难以巩固,长效机制形成困难。一些村虽然创建成效明显,但却负债较多,可持续发展没有保障。甚至有的村出现“建一个示范村,添一个贫困村”的情况。

  (四)主体作用发挥难

  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引各方面广泛参与,举全社会之力加以推进才能有望实现。因此,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没有发挥出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没有调动起来,是影响社会主义村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但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农民对村建设各项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缺乏参与热情,“等、靠、要”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一些地方的创建工作中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之所以如此,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两个不到位”所至:一是党委政府宣传引导还不够到位。一些地方由于前期宣传引导不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惠民工程出现了好事难办的被动局面。比如部分农民对农房改建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等了解不多,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处于“要我建”的被动局面。二是充分发扬民主还不够到位。少数地方在农房改建中有搞“形象工程”和包办代替的倾向,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由此导致了“工程上马、群众设卡,尚未竣工、信访不断”的现象。

  (五)文明乡风形成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村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只有五句话20个字,却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五大建设于一体,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对社会主义村的一个全景式描绘。五个方面必须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如果单独拿出其中的任何一句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不计其余,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村。但在村建设实践中,一些基层领导因为急于在任期内改变当地农村面貌等原因,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上,只注重大兴土木上项目、搞建设,却轻视和忽视了“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一些地方的农村存在陈规陋习多、小偷小摸多、封建迷信多和聚众赌博多等“四多”现象,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还有一些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农户在获得征地拆迁补偿后手头虽然有了钱,生产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但村里部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却未能得到较好地解决,整天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成为村里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土地指标紧缺等资源要素制约也是当前村建设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比较普遍和集中的问题,这在一些山区农村表现尤为突出。

  二、加快推进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规划引导

  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必须坚持“没有规划不实施,没有规划不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规划先行,真正使村建设彰显出“科学规划布局美”。

  规划层次决定创建水平,要科学编制村建设规划,坚持把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理念融入到建设规划中,用科学的规划提升建设水平。村建设规划既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相辅相成,彼此兼容,实现无缝对接,体现一致性,又要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社会发展、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来合理规划居住点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文化教育、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全面性。要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和中心镇、村布局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村建设规划,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在规划酝酿和制定过程中要注重群众参与,多听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力求做到既科学民主又富有特色,使村建设真正惠及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彰显出实用价值和实效性。规划的修编完善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要努力减少乃至杜绝规划执行中的随意性,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提升规划执行力。规划一经审批通过,就要严格依据执行,不能由于领导人事的变化、思路的变化而朝令夕改,随意变更。

  (二)坚持因地制宜

  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是村的生命力所在,村建设必须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彰显特色,而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村,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必须要符合农村实际,彰显农村特色,要方便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的高楼大厦自有高楼大厦的富丽堂皇之美,而农村的粉墙黛瓦更有粉墙黛瓦的清丽脱俗之美,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建设的布局和做法,动辄把城市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元素直接移植到农村,搞得“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既劳民伤财,又不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村,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必须要符合当地实际,彰显当地特色。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条件基础不尽相同,示范村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启发自己拓宽建设思路,但却不能移植复制和照搬照抄。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村庄建设,都必须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群众意愿,决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各地的历史积淀、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等人文元素,将其有机地整合融入于村建设中,充分体现不同村庄的个性魅力,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各领风骚的崭新格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村,还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必须要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绝不能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村的建设内容、建设水平和创建进度要根据轻重缓急和自身实力、客观条件来确定,要充分考虑到本地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承受能力,逐步建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能因为脱离当地实际盲目地大规模举债上项目而造成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不能借机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而加重农民负担。

  (三)夯实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是村建设的源动力。中央关于村建设的五句话中,第一句话“生产发展”是讲钱从哪里来,后面四句话是讲钱往哪里用,没有第一句后面四句话就都将无从谈起。因此,经济发展是建设村的物质条件,如果生产不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上不去,村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村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很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示范村与垃圾村并存”的格局。通过几年来的村庄整治,许多村庄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今非昔比,但也有一些村却变化不大甚至山河依旧,依然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村与村之间基础不一,起点不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有些行政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欠发达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偏低,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筹资筹劳难度很大,搞村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要真正建立健全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村建设中有钱办事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必须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包括集体经济在内的村域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各地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家庭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创业增收,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开发物业经济等村级集体经济创收项目,多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四)强化长效管理

  为了巩固建设成果,提升管理水平,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村村“有管护经费、有管护人员、有管护制度”,确保村庄环境长整洁、真美丽。要组建长效管理专门机构,落实责任、落实资金,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区管理制度,逐步以社区格局取代以村组为单位的农村社会组织格局,负责实施村建设长效管理。

  破解资金短缺难题是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探索和推行市场化卫生保洁办法,多渠道解决长效管护经费问题。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公共资源向“三农”倾斜的政策,整合部门资源,统筹建设资金,集中各方力量,真正做到村建设到哪里,政府部门的涉农资金和项目配套就跟进到哪里。要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资金补助、金融机构融资、农民投工投劳、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引入工商资本参与建设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力度,着力打造村建设投融资平台,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交通道路水利等涉农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切实为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村建设不再实行对所辖村庄的全覆盖,按照中心村规划需撤并的村不再列入村建设范围,没有规划为中心村集中居住区的一般居住点,对公共服务设施不作重点配置。要进一步推进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做好土地综合整治这篇大文章,积极探索以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破解当前村建设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中的土地与资金制约。

  此外,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做好“文明乡风”的倡导与农民素质的提升工作,在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同时,更要使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传播。要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着力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村的“乡风文明素质美”,从长远来看这也是解决村建设长效管理问题的治本之策。(五)突出农民主体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村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村建设的成效也难以保持。所以,村建设必须明确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决策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在村建设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使村建设由主要靠党政全力推动加快向党政与农民更好地联动推进转变。

  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农民群众在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要继续做好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等工作之外,还要着力强化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建设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支持率。其次是要真正做到“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既是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推进村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抓手。从实践来看,凡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因而村建设成效较显著的地方,也往往都是“管理民主”做得比较到位的地方。因为只有通过“民主决策”达成的事项和做出的决策,才能更容易为广大农民群众所理解、接受、赞成和积极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和抵触,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建设意愿和创业热情,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切实坚持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制度,使规划制定和工作推进的过程成为广泛听取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宣传发动群众的过程。三是要坚持实事惠民。村建设必须始终把惠民富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心一意为农民群众谋福祉,千方百计让农民群众得实惠。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老百姓感到村建设是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四是要注重农民素质的提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时毛主席讲过的一句名言。现在搞村建设,要发挥好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仍然有一个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和亟待提升农民素质的问题。所以,村建设要从建设主体自身着眼,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文明素质和民主法治观念,加快转变农民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所急需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在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社会主义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11-21/10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