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着眼点

网友投稿  2012-11-22  互联网

  农村文化建设应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宣传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如乡村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农家书屋建设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等。但是,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农村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如宗族文化、祭祀文化、神话传说、民间艺术等,它是一代代朴实的中国农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已经深深根植于广大农民心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些地区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这对于村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首先,保护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有利于村民关系的和谐和农村的长期稳定。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广大农村处于一种闭塞的状态中,农民过着一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式的生活。其实,这是对农村生活现状的误读。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马斯洛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后,则需要展现自己社会性的一面,开始与人交往、接触,获得对方的尊重,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国的农村传统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就是因为几千年来农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接触。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彼此接触中开拓了眼界、交流了思想、催生了文明,积淀成了传承千年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积淀以后内化为一种精神需求反过来自觉地指导农民的生活方式,维系着村民关系的融合和农村的稳定。以农村的祖先崇拜为例,每逢清明和过年的时候,广大农民就准备好祭品到先祖的祠堂和坟墓前祭拜。在虔诚地拜祭中他们找到一种归属的感觉,有一种强烈的家族意识。这种宗族观念使他们能够宽容地对待家族成员,团结家族成员。而往往一个自然村就是由一个家族经过几百年繁衍生息形成的,这样,村民之间就很少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斗,村落内部就会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氛围,这对村建设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保护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是对农村文化的积极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去涤荡农村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剔除农村中的迷信思想,确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导地位;二是保护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文化合力,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村建设目标。

  因此,对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劳俭朴等,我们不仅要采取积极保护的态度,更要大力建设,发扬光大,提高其抵制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能力。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讲,保护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二、文化建设措施应因人群而异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村民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采取不同的文化建设措施。

  首先,必须加强对农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农民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向农民传播的过程中,农民党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我们党在农村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保证第一时间内把党最新的理论和政策传达给他们,用党的先进思想去教育农民党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武装农民党员,让他们更多地摆脱农村生活中落后思想的熏染,能够真正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必须用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对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进行技术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在在农村从事生产的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农民,他们这一代正好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动乱时期,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也趋于保守,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了解、不熟悉,农业生产采取生产效率较低的传统耕作方式,这对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战略任务的顺利实现是不利的。因此,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让他们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自己,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增产增收,实现国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再次,对农村中文化水平不高的年长者,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其娱乐文化生活。老年人追求的是晚年生活的安定祥和,他们业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很难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中。因此,只要他们晚年生活安逸舒适,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给他们提供一些经典的戏曲节目,也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些老年演唱队,让他们自编自演,乐在其中。

  最后,必须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的顺利推行,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在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低,学生中途辍学的情况严重,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中学还未毕业就迫于家庭生计外出打工。这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据统计,现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的占13%,初中占50.3%,小学程度的占29.2%,文盲半文盲占7.5%。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1]。这些数据显示出加强农村教育的紧迫性。实现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根本前提是培育出一批用社会主义新文化武装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村适龄青少年的教育,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策上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着力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它们的快速蔓延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村建设战略任务的顺利实现。从农业方面看,一是农村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农村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偏低,农村土地的生产效率低下,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这在西部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从农村方面看,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的迅速发展相比,农村发展滞后,甚至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远远高于乡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并且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二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些地区不仅没有搞多少基础建设,而且将建国后集体兴建的一些基础设施破坏的十分严重。“现在,全国还有4%的村不通汽车,7%的村不通电话,46%的村不通自来水”,而同时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完善的多;三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在党的精心关怀下,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建设卓有成效。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还不健全,农村卫生室应对突发性医疗事件的能力欠缺,农村医务人员的水平偏低。这些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从农民来看,这些年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民的现实生活仍然比较清苦。农民生活清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育和医疗支出过大,农民有限的收入被这两项支出占据,没有更多的钱用于其他消费。另一方面,农产品属于初级产品,价格增幅空间小,并且农产品生产受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农民增收的幅度有限。同时,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整个社会物价的上涨,农民有限的收入在上涨的物价面前显得捉襟见肘,购买力明显不足。

  三农问题的紧迫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保证农村秩序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要大力复兴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的实施,同时加强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源头上改变农村文化落后、思想守旧的现实状况。

  四、结束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农村秩序的稳定、村民关系的和谐,最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村建设目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民的辛勤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农村文化建设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村建设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11-22/10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