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记者走进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大权村圈椅自然村,远远望去,只见绿油油的果树,把这个小村落层层包裹着;时而看到枝头站立着几只白头翁,唱着嘹 亮的歌谣,跟远处的鸟叫声应和着,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景画。在果林深处,记者看到正在侍弄果枝的“草根专家”张保华。
圈椅村村民张保华已年届六旬,20几年来自学果树嫁接技术,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果树专家。他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枝繁叶茂的果树对记者说:“这片杏果林有6亩,全是新品种‘金太阳’。今年正是盛果期,收入将近10万元。这些树是我的财神爷呀,得好好伺候它们……”
在张保华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了圈椅村,一条条纵横村庄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小平房、一个个通往农家的小圆门映入眼帘;房前屋后一株株叫 不上名字的果树围绕着,分不清是果园还是农家。 “到家了。 ”张保华招呼着,“这是我保鲜的几个果子,大家尝尝。”咬一口张保华珍藏的杏果,甜得爽口、甜得透心。张保华说,圈椅村人的生活就像这果子一样甘甜,让人 咀嚼出幸福美好的滋味。
圈椅村仅有100多人,耕地面积不到200亩,早在1996年就建成农民新村,成为谯城区的小康村。“当时小康村的标准不高,不过 是盖上联排平房,修了水泥路,其他的与别的村区别不大。 ”村里老人告诉记者,为让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张保华凭着自己年轻时积累的果树种植经验,带领大家走种植果树致富的新路子。张保华到外地拜师学艺、取经, 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试种杏子,经过三年苦心探索,嫁接出来的优质改良杏,价钱翻倍增长。村民们看到张保华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便纷纷登门学习种植技术,全村 迅速掀起果树种植的热潮。
经过十多年种植,圈椅村现有果树面积150多亩;其中30多亩年均效益达50多万元,其余的已初见效益,全村人因种植果树而致富。
在一旁的村支书郭利告诉记者,前几天,由区各部门联合对圈椅村进行调研,并形成整体规划:在村西边的沟渠建4座景观桥,加宽村外道 路,村内道路全部建成水泥路,路两边栽上黄花菜加以点缀;房屋庭院全部按照当地特色风格建设,并对该村村民进行礼仪培训;村内建立小型停车场和休闲广场。 力争“十二五”期间,把圈椅建成远近闻名的集观花、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度假村。
【记者感言】
昔日的小康村,只有保持创新、改革思路,才能走在村建设的前列。这里既有创业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更应注重规划,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相信群众的智慧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