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宅基地,寸土不能外让——这是中国农村根深蒂固的老观念。而在这个村,农民把“祖宗地”让给村集体,建起新村。
房屋零乱,村道狭窄,粪便垃圾遍地,人与畜禽混居——这是农村随处可见的原有面貌。而在这个村,绿树成荫花常开,新楼整齐村道宽,休闲场所歌舞起,汽车开到家门前……
这里是大新县榄圩乡上吉村。
破千年陋习——旧村址展现新风貌
这是一个村屯,居住着91户农户共419人;这里似乎更像一个城镇,不大的村子却拥有宽敞的广场、洁净的候车亭、色彩斑斓的幼儿园,还有商店、摩托车维修部以及信息服务中心等,凡在城镇找得到的公共设施,这里几乎都能看到。
这里是上吉村吉屯。
2000年5月,榄圩乡上吉村吉屯在大新县率先进行旧村改造,走出一条不占耕地、在原址建设新村的好路子:村民们摒弃千年陋习,把 祖宗宅基让出来,拆除老屋和占道的猪栏牛舍,交给集体统一调配,按规划建设村道等公共设施,并提供土地给无宅地的村民建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一成功经验被总结为“吉屯模式”,在大新县迅速推广。
同属上吉村的内利屯近水楼台,先学先受益。村民小组组长农绍国说:“以前大家都在自家‘祖宗地’上乱搭乱建,不说汽车进不了村,就 连人走路都难。现在你们看,新村新规划,房屋分五排,户户都是130平方米宅地,主村道12米宽,其他都是5米,房前屋后汽车随便出入!”
内利屯村民农启辉愁了半辈子的焦心事,也在农村风貌改造中一下子化解了。
原来,农启辉只有100平方米的祖屋,却有4个儿子,没宅基地建新房成了儿子们找对象的大难题。旧村2000多平方米祖宅地交由集体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后,4个儿子每人都分到130平方米宅基地,建起楼房,娶上媳妇。
在垌相屯,村民梁军几十年来同几兄弟在祖宗留下的一间瓦房挤着住,原本打算占用责任田建房,好在村里及时调配给新宅地,留住了“保命田”。
2004年以来,上吉村11个自然屯共让出祖宗宅地约两万平方米,祖坟105座,为新增的80多户无宅地村民提供建房用地,每个自然屯都建成硬化村道和公共活动场所。
记者一行开车进入内利屯,无论开进哪条道,前往哪家,畅通无阻。而水泥村道两旁的花圃和绿化树,让记者不得不惊叹该屯农民对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
党群理事会——利用群众自治化解难题
大新县开展农村风貌改造的一个“法宝”,是充分让群众民主自治。先行一步的吉屯,创新成立有村民小组组长、党员骨干和群众代表参加 的党群理事会。理事会召集群众开会讨论生产、生活重大事项,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发动群众筹措资金,协调解决新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党群理事会利用农村风貌改造的有利时机,突出做3件大好事:组织农户建沼气池,根治猪牛粪便造成的脏和乱,目前该村共建成沼气池 50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90%;利用村建设资金补助组织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全村“三改”户已达90%以上;制定村规公约,聘请专职保洁员,建立 清洁卫生长效机制。
邻里相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内利屯一李姓村民欣慰地介绍,他建新房时还差三万元钱,村里宽裕的村民纷纷借钱给他,而且家家户户都抽空来义务帮工,光人工费少说也为他节约一万多元。
这样的邻里相助,在上吉村已经蔚然成风。
垌相屯文化活动室,占地80平方米,仅由大新县委组织部捐赠3万元及大新县糖办赠送10吨水泥。投入不多,却建设得又快又好——因 为,该屯群众踊跃投工、投劳、投料。今年,村民还自筹资金7万元,安装路灯32盏。垌相村民还有新的计划:修建篮球场,让村民晚上多一个娱乐的地方。
在上吉村采访,记者处处都能感受到村民对村建设的热情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因村里一连片几百亩的耕地原有田间 道路弯曲,影响劳作时间,经召开群众大会,村民共同商议,重新铺修一条长1100米宽3米的机耕路,道路占用20户农户约5亩地,这20户农户毫无怨言, 并每天每户出一人参加修路。经过15天的铺修,目前这条笔直的机耕路已经修好。“现在大家下田干活,方便多了。”上吉村支书何文高说。
正在候车亭纳凉的村民告诉记者,候车亭原来是村民个人开办的农机维修站;而占地2亩多的广场,原来是村民的菜地……
如今,农村风貌改造已经在大新县全面铺开,像上吉村那样的“文明村屯”,已有100多个在县、区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