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援建万州新农村 “五个一”模式见成效

网友投稿  2012-03-21  互联网

    本报讯 (记者 周雨)“科学编制一个发展规划,援建一个公共服务中心,扶持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援建一个集中生活区”——记者昨日从万州获悉,上海近年在对口支援万州中,不仅把村建设作为重要援建内容,还探索出了“五个一”援建模式,为万州破解村建设难题探出了一条新路。

    长岭镇龙立村是一个山村,虽距离万州城区不远,但因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加之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村建设面临着无钱办事、无人办事的难题。2007年时,该村仍是传统的粮猪产业,人均纯收入才3000元左右,村级集体收入基本为零。

    2008年,上海市将龙立村作为首个村援建试点村,当年便出资40万元帮村里编制了村建设规划,并修建了路、水等部分基础设施。2009年,上海将援助资金扩大到100万元,其中60万元用于1000亩蔬菜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并修建了20个蔬菜大棚;40万元用于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五保家园、村卫生室。

    2010年,上海将援助资金进一步扩大到160万元,新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修建了篮球场和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并配套路灯、健身器材等设施,还对集中居住的64户居民进行外墙风貌改造,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资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

    2011年,上海又援助龙立村150万元资金,帮助该村新建5个育苗大棚、1万平方米鱼塘、4个灌溉池、8000米生产便道,以及2500平方米居民点广场。

    记者在龙立村山顶的集中居住点看到,这里不仅拥有统一风格的建筑、干净的街道,还拥有塑胶篮球场、健身广场、居民广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资超市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就像一个坐落在郊区的别墅区。

    不仅如此,龙立村的产业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吴代春告诉记者,因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吸引了10多个业主到村里来发展甲鱼养殖、蔬菜种植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民不仅有土地租金,还可为业主打工,获得务工收入,收入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0元,是2007年的2.5倍左右。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还为村集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渠道。上海援建的蔬菜大棚、鱼塘等设施,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将这些设施出租给业主使用,每年可获得4万元集体收入。他们又将这些收入用于帮扶贫困家庭、建设公益设施,大幅增强了村支“两委”在群众中的凝聚力。

    万州区移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立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为全区的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也调动了上海市援建万州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上海已在保安、板桥、天德、谭绍、长柏、老土等村开展村援建项目,每年援助资金800万元左右,每个村都按照“五个一”模式、连续援建3年以上,不见成效不撒手。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3-21/10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