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穿行在岷江河谷、杂谷脑河畔。一路上,大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欢快的锅庄……幸福写在各族群众脸上,处处洋溢着节日温暖祥和的气氛,群众欢喜地过着新年,商议着新年的打算,村生活蒸蒸日上。
罗山村群众的幸福新生活
正月初十,记者来到茂县南新镇罗山村去了解这个2011年享誉全州的“千万元产值大村”,去感受村寨群众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和欢乐祥和过新年的景象,去倾听他们龙年发自心底的新年愿景。
汽车顺着宽阔的盘山公路而上,一幢幢白墙红瓦小洋楼错落有致,一片片李子树沿山而植,一辆辆小汽车穿梭在村寨之间……映入眼帘的是生活宽裕、生机盎然、和谐发展的生动景象。
一进入村寨,鞭炮声四起,在村委会活动中心,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记者纳闷着,往年这个时候,初七一过,农民群众就忙着下地劳作,备肥、翻地、储备农资……忙得不亦乐乎,今天都正月初十了?
“老书记,是不是村里有什么喜事?”记者见到罗山村村支部书记胡仁贤,急着问道。
“过年就是最大的喜事呀!党的政策这么好,去年全村脆红李收入突破了一千万元,人均收入突破了一万元,大家聚在一起庆贺,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同时也祈祷今年风调雨顺,幸福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能说会道的胡仁贤告诉记者。
走进村民胡仁贤的家里,只见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沙发、能源灶、小汽车等一应俱全。除本地产的核桃、苹果外,还有草莓、橘子、柚子等水果,以往只有在城里人家才能看见的各种糖果也被摆上了餐桌。
“去年,我两个儿子家的脆红李都卖了10万多元。在过年前,添置了不少现代家具、电器,也购置了不少年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像胡仁贤家里一 样靠脆红李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村民在罗山村比比皆是。全村三个小组177户、732人的罗山村靠种植的1000多亩脆红李总收入就突破千万元,人均纯收入 上万元,创造了全州特色小水果产业发展致富的奇迹。
忆苦思甜,胡仁贤述说着过去。“以往过年,买一两百元的年货就算十分奢侈了,现在 过年没有一、两千元拿不下来,小孩玩鞭炮的消费都不下三四百元。”以前,罗山村村民以种植玉米、苹果和青椒、西红柿等农作物为主,人均纯收入仅为几百元, “贫穷、落后”一直是罗山村的代名词。
行走在宽阔的水泥村道上,记者看见正驾着新买的雪佛兰黑色轿车的村民丁成红,车身被他搽洗得一 尘不染,丁成红告诉记者:“去年我家脆红李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现在富裕了,买个车也不算什么,还可以跑跑销售做点生意。”言谈举止间,满是幸福的喜 悦。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罗山村买小汽车的人家就达到了50多户,家家都买了摩托车。而在2007年前,这里只有3、4辆面包车在崎岖的乡村道上跑着客 运。
摘掉了穷帽子,鼓起了钱袋子。村民告诉记者,如今,正月初十都不急于下地劳作的原因也多了,有了汽车,备肥方便了,有了机械,翻 地也快了,汽车从城里运回肥料也只是“一支烟”的功夫。大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丰富精神物质生活上了,时常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锅庄,既丰富了精神文化, 又促进了和谐,这成为了罗山村村民富裕后的另一种生活追求。
“快,我们去看看大城市里的姑娘!”村民们相互吆喝着赶往村民杨文雄家, 原来,今天是杨文雄刚过门的媳妇从重庆回来。由于贫穷,杨文雄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自从发展种植业增收富裕后,他从大城市娶回了漂亮的媳妇。据了解,像杨 文雄这样依靠脱贫致富找到“幸福生活”的光棍在罗山村还不少,仅去年就有7位小伙快乐的告别了“单身”。
说起龙年的打算,致富“领头 羊”胡仁贤告诉记者,在各级党政的帮扶和指导下,罗山村将依靠农业科技支撑,走产业化之路,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计划今年试种100亩高品质水果,大 力发展特色小水果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迈向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是老书记的心愿,也是全村群众的共同期盼。
牟托村年味浓 群众幸福指数高
火红的灯笼、飘香的羌式火锅、甜美的歌声、欢快的萨朗……
正月初十,记者一走进羌风飘逸的牟托,就被这里厚重的羌文化和“浓浓”的年味所陶醉。
“在这里过春节太巴适了,品着羌文化,吃着农家菜,山清水秀的环境就像是到了世外桃源。”新春佳节期间,来牟托的游客几乎众口一词,赞叹不已。
来到“羌家园”农家乐,李成勇父子正在忙碌着为游客准备午餐。“老板,新年好,生意好吗?”
“还行,你看嘛,今天初十都来了十多个客人!”忙碌了一年的一家子本打算休息一下,去走走亲戚、访访友,结果成都的“回头客”打来电话,打乱了一家子的“计划”。不过,主人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来到村支部书记杨忠富家开的“尔玛农家”羌家乐,客人正在享用着丰盛的午餐。几桌游客,互相敬酒,互道祝福,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杨忠富家两层羌式房屋,楼上楼下共有10多间,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房前的农家院里种植着各种花草。房间内液晶电视、冰箱、空调、音响等电器应有尽 有,厨房里微波炉、烤箱、电磁炉一应俱全,羌家腊肉、香肠挂满墙壁。用于接待游客的标间客房,干净整洁,设施一应俱全。
牟托村成为国家级4A景区后,群众的旅游发展红红火火。前来体验羌族文化、品尝羌家特色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仅旅游收入就有10万余元。今年已实现开门红,年收入肯定会比去年更多。”杨忠富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到这里来旅游,真是既饱口福,又饱眼福啊。”重庆游客王东国津津有味地吃着餐桌上腊肉炒酸菜、洋芋糍粑、山野菌凉拌、手抓肉等当地特色美食,“除了美味佳肴,每天晚上还有当地群众的歌舞表演,游客也可参与其中,特别好玩。”
说起新的一年牟托村旅游发展,杨忠富有更多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牟托今后的旅游发展将会在体验特色羌文化、生态观光游上下功夫。
文化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牟托村保留的羌族“依山而居、垒石为室”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据杨忠富介绍,2012年,牟托村将牵驴拉磨、织布、石 匠凿石、花轿迎亲、打麦、独牛耕地、释比滑头等羌文化表演融入村寨旅游中,汇同羌寨山歌、欢快的萨朗舞、传统的服饰和刺绣等,使羌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全面展 现。同时,在牟托村业态展示区,让更多独特的羌绣工艺品、草编工艺品、装饰挂等羌族土特产品“亮相”,丰富羌文化的深深内涵。
“来到景区,体验羌风羌俗只是其一,生态观光游才是牟托村4A级景区的重头戏。”村委会主任罗德兵也急着插上了话。
“牟托一年四季都有看点,住在极具羌族特色的民居里,吃着绿色环保的农家菜,体验着一处处硕果满枝的田园生活,真是其乐无穷啊。”罗德兵说,这是来这里的游客的一致评价。
在发展旅游业中,该村着力培育特色生态优势产业,规划并实施农业观光园区,发展枇杷观光园100亩、甜樱桃观光园300亩、李子观光园250亩、葡萄观 光园50亩、特色蔬菜观光园400亩、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50亩。仅农业观光园区一项,去年就实现了收入近100万元。
树木掩映着一幢幢两层小楼。楼前曲径通幽,花草丛生,溪水潺潺。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牟托人有更多的“妙招”,今年计划在投资500多万元开发漂流,争取在“五一”小长假“登场亮相”。
新年新愿景,按照“支部+协会+基地”模式,加快发展民俗、休闲、旅游产业成为该村旅游发展的“主调”,群众奔跑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王老板的快乐新年和幸福期盼
正月初九,记者一到理县,就听说春节期间蒲溪乡沙坝村有个“蒲溪乡原生态农家乐”生意红火,附近七里八村的、旅游的吃饭都奔着那里去,因为端上餐桌的全是家里养的土鸡和自家种的农家菜,备受大家喜爱。百闻不如一见,记者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汽车从理县县城出发,顺杂谷脑河而下,往汶川方向行驶约半小时后,在一处岔路口绕进了一段崎岖的山路,坐在颠簸的车子里面,不时会遇见穿行期间载着游客的车辆。
“咕、咕、咕……”一阵唤鸡声传进记者耳里。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隔着一座新建起的钢架桥,隔河望去,满山坡都是“咯咯”直叫的土鸡。闻名远近“蒲溪乡原生态农家乐”招牌矗立在桥的正前方。
“王老板,新年好?”
“你们新年好,今天土鸡只有5斤以下的了,大点的都卖掉了!”农家乐老板王树清误把我们当游客,见记者一行人多,急忙向我们解释说。
走进漂亮的农家乐,一批来自重庆的游客正在用餐。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太巴适了,好久没有品尝到这样鲜嫩可口的土鸡了,喝着汤、吃着肉,那个舒服程度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自家养殖土鸡,自家开着农家乐让游客放心食用,期间,游客可以观赏、了解土鸡的养殖过程,记者不得不佩服王老板的“生意经”念得好。
从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蒲溪乡的土鸡十分有名,是一种品牌,生态土鸡更是品牌中的品牌,品牌创造的价值将无法估量。王树清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卖的鸡很多 都是靠喂饲料、激素出栏。出栏快、肉质差,价格低,口感也不好,而他养的鸡喂的是自家的粮食,“虽然比起饲料养的鸡要晚出栏一个月,饲养的周期要更长一 些,花费的精力要多一些,但一定要保住生态土鸡的牌子。”在王树清看来,宁要生态土鸡的“牌子”也不要别人给他扣上破坏生态土鸡品牌的“帽子”。
“你的鸡养得这么好,卖出去的那些鸡赚了好多钱嘛?”说话间,游客张先生迫不及待的问道。
“去年养殖土鸡大概赚了十多万元,农家乐也有七、八万的收入。”王树清笑嘻嘻地回答到。
据了解,王树清的土鸡养殖享誉蒲溪乡四周,不仅有远道而来的商家来他家采购,零星买回家吃的群众,而他更乐意宰杀给“慕名而来”到他家“古羌生态农家乐”来的客人吃,这样他一只鸡就会多赚上一点。
最让王树清高兴的是家门口年前刚建起的新桥。去年7月份,小河发大水冲断了原有的木桥。为了做好农家乐生意,让更多的人吃到自家养殖的土鸡,一家老小忙 活着,终于赶在年前竣工了。说道这些,话语中对党和政府满是感激,他说:“党和政府真是好啊!帮我发展养殖走上了致富道路,有什么困难还不断帮助。”
说起他的新年愿景,他告诉记者:“今年,我准备和成都一家养殖企业搞联营,已经达成了意向性协议,计划达到2万只的养殖规模。”土鸡养殖业红火了,农家 乐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年前他已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办理好了,春节一过,就准备到外地请厨师,让农家乐“正规”起来,这样消费者到这里也消费 的放心。
对今年的打算,从交谈中得知,王老板的想法很多,养殖黄牛、种植中药材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的酝酿之中。按照他的龙年安排计划,预计今年收入会达到40、50万元。说起这些,他满是喜悦。
桃坪羌寨村民的幸福龙年新春
大年初九,记者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进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理县桃坪羌寨。一路上透过汽车玻璃,我们看见树枝上挂满象征吉祥的羌红。
“来到桃坪羌寨,看点不断,浓郁的羌文化让人惊喜不断,到这里旅游让人"窒息"和陶醉。”这是来桃坪羌寨旅游者的共同感受。
新寨漂亮,老寨文化底蕴厚重,新寨与老寨的完美结合,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穿梭在新寨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很多游客更喜欢羌文化浓郁的老寨。
穿过新寨来到老寨,石板下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是我第一次来羌寨,感受到了羌民的淳朴与热情。这里到处挂满了玉米、红辣椒,房前屋后的小水沟一直有清水流淌,简直就是神话世界。”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女士说到。
一走进桃坪老寨,记者仿佛来到一个深深浅浅、迂回曲折的迷魂阵。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好神秘啊,在里面转来转去,没人带路还真找不到出口。”来自重庆的游客周先生差点在巷道中迷路。
顺着石道,记者来到陈硕家开的“尔玛人家”羌家乐。高挂的大红灯笼,烫金的春联把尔玛人家装扮得喜气洋洋。
远远就听见厨房里传来游客的惊叹声“老板,你这是"肉林"吧!”原来是成都游客万先生看着墙上挂满了腊肉香肠,在跟老板陈硕开玩笑呢。万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农家肉确实香,地道的羌家老腊肉,闻起来香,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期间,生意十分火爆,客房都被提前打电话来预定了。去年一年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100多万元。”念起自家的“旅游致富经”,陈硕满是喜悦。
如今的尔玛人家,因为李小璐在此拍摄《古堡之吻》而小有名气。这也成为尔玛人家的一张旅游名片,吸引了游客,成为了来桃坪羌寨游客的必到之处,也成为了陈硕一家发家致富的“生财之道”。
龙年新春,桃坪羌寨的村民们,都怀揣着各自的新年愿景,他们的期盼中有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新年旅游业蓬勃发展。
当记者问及陈硕新年的具体计划时,他神秘地说:“呵呵!这个是商业机密,到时候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我很有信心把它做好。我今年准备把李小璐在这里拍《古堡之吻》时用过的房间还原成剧中的新房,让来此旅游的新婚夫妇体验一下剧中的情景。”
在几步之遥的“羌家绿园”农家乐,老板陈宏向记者道着自己的心声,希望政府加大帮助和扶持力度,让新寨子早点运营,接待更多的游客,增加群众的收入。同 时期盼着成立一个旅游协会,规范寨里所有羌家乐的收费价格,防止恶性竞争。这样既能让游客放心消费,又能让村民们维持稳定的收入。
陈硕和陈宏的心声代表着桃坪羌寨群众想说的心里话,他们的愿望也是全村人民的期盼。大家的共同愿望就是,立足厚重的羌文化底蕴,保护和传承羌民族文化,发展旅游,让群众致富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