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部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富裕起来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2-06  互联网

  去过陕西省西乡县樱桃沟的人们,都说那里景色很美,尤其是三四月间樱桃花开的时节,不亚于汉中的油菜花海。记者探访时正值寒冬季节,满山遍野的树枝空落落的,但干净的观景平台、休闲长廊以及樱花湖,还是令人眼前一亮。

  在中国西部地区,有很多如樱桃沟一样山清水秀的村庄,自然条件良好,但农业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加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人才缺乏,种地的农民年龄越来越大。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西部各地政府建设村的题中之义。

  农业规模偏小,缺乏管理和农技人才

  汉中是陕西南部地区传统的农业市,2011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245.56亿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春节期间走访了其辖区的西乡县和略阳县,当地村民发展种植业逐步走向适度规模,但农业总体规模还是偏小,缺乏农技服务和人才。

  樱桃沟位于西乡城关镇莲花村、云盘村,龙年春节期间,樱桃沟里游人如织,许多周边市县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品尝农家菜肴。“今年到午子山和樱桃沟游玩的人真多,我卖小吃也兴旺多了!”家住午子山下的堰口镇村民庞玉婷说。

  “几年前,村里还是低矮的土墙房和泥土路,后来我们通过种植樱桃和开发乡村旅游,现在户均年纯收入有四五万元了。” 莲花村村民席福民说。据统计,西乡樱桃沟连片种植樱桃18300亩,年产樱桃4000多吨。

  由于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开通,每逢节假日到汉中各县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遇到旅游旺季,接待能力就明显不足。当记者问到发展乡村旅游和种植业有哪些困惑时,村民普遍感到乡村游管理不太规范,缺乏投入和农技人才,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我国西部省份,包括陕西、新疆、宁夏等省区自然资源丰富,如陕南的茶叶、天麻、乌鸡,新疆的水果、蔬菜,宁夏的清真农产品,包括牛羊肉、枸杞的品质很好,完全可以出口中东和中亚地区,但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大宗农产品交易,产业发展缺乏规模企业的带动。”在西部从事农业投资的张昊对本报记者说。

  以汉中为例,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95.02万吨,油料总产17.67万吨,蔬菜产量174.41万吨,水果产量38.29万吨,茶叶产量1.71 万吨。制约当地农民增收的因素有:传统生产方式难形成规模效益,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

  汉中市委副书记邢可利曾表示,全市1区10县村建设要依靠“五点”:把富裕农民作为根本点,把发展产业作为支撑点,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点,把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活力点,把示范村镇建设作为着力点,推进村建设快速发展。

  西乡县是陕西省最大的产茶县,累计发展茶园22.4万亩,年产茶5513吨,产值6.5亿元。全县近5万农户种茶,从事茶产业活动的人数占全县农业人口的75%。



  自2008年以来,略阳县安排中央财政地震灾后重建基金地方包干资金745万元扶持蔬菜产业发展。2012年马铃薯高产创建将在接官亭、何家岩、五龙洞3个镇11村实施,建设万亩示范片和百亩核心攻关田。

  按照陕南循环发展“一县一业”的要求,略阳县把乌鸡、杜仲资源综合开发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该产业计划总投资10.1亿元,目标是 到2015年,把乌鸡、杜仲打造成陕西省乃至全国知名特色品牌,届时预计可实现总产值13亿元,参与农户占全县农户的80%以上。

  “西部各省因为运输距离的限制,农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我们看到,上市公司‘好想你’枣业采购的新疆大枣品质很好,张裕葡萄酒也在贺兰山和天山北坡建有基地。但西部要注重发展节水农业,做好农业发展规划,产业要由大的领军企业来牵头,让西部地区成为农产品的基地。”张昊对记者说。

  农业劳动力短缺,传统增收空间受挤压

  近年来,农民收入呈现跳跃式增长,如人口大省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000元升至2010年的5140元。四川省社科院课题组近期赴安县、乐至县和苍溪县进行实地调研,完成300份农户问卷分析。

  课题组分析发现,虽然四川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得到显著提升,2010年达到22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6%,但该比重处于下降态势。其中,种植业收入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比重仍超过50%,高于林业、牧业、渔业收入之和。

  张凡的家乡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涂山乡,他2008年到天津一家轮胎厂打工,现在已经是小组组长了。“我现在每月有2800元工资,住宿不用花钱,等挣得再多点,向亲戚朋友借些钱,就可以在天津买房子了。”记者问:将来回家乡吗?他摇了摇头。

  近几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家庭纯收入的比重迅速增加,有效拉动了农民家庭纯收入增长。

  据统计,2010年四川省农民工资性收入225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虽略低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但对增收的贡献率高达64.5%,远高于家庭经 营性收入32.4%的贡献率。农民家庭收入正在发生着由经营性收入单核主导逐渐转变为种植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双核主导的结构性变化。

  “虽然当前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但是在国际经济形势波动频繁和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宏观形势下,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未来增长空间可能有所萎缩,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现在农村已经很难看到青壮年了,大部分是老人、女人和孩子。”回四川老家南充过年的王夕告诉本报记者。

  据300名农户问卷显示,90%的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外务工,中老年、女性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主体,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成为常态。而农业劳动 力素质下降也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中老年和女性劳动力成为农业技术培训会的主要学员,对农业关键性技术的掌握存在较大难度,在对农业新品种、新技 术的运用过程中比较消极和保守。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转移劳动力结构偏向于青壮年,使得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和结构性短缺。”郭晓鸣对此不无担忧。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在农业经营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农民传统增收空间却因此受到挤压。其中,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畜牧业的规模化过程中,由于进入的投资门槛过高,农民往往被排除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之外。”郭晓鸣对记者说。

  以家庭经营为载体,构建“小农户、大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广大西部地区,除了不断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之外,还须合理调整和完善农业发展模式,推进配套政策改革及时跟进。

  郭晓鸣建议,在改造传统农业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社等机制设计,有效构建“小农户、大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小农户间的联合形成适度的产业规模,逐渐将小农户培育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农户,从而实现以农户家庭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

  在四川、陕西、宁夏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出产一些品质较好的农产品,但离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标准还远远不够,在全国知名的区域性品牌也并不多见。

  “要加强对普通农户的扶持,给予资金、技术等更多支持,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帮助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区域性品牌和申报地理 保护标志,由合作社按照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规范进行生产管理,资助其申报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郭晓鸣说,挖掘种植业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巨大潜力, 通过项目引领和基地打造,率先推动和支持种植业经营发展机制创新。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公司和大户经营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政府扶持种植业应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公司和大户作 为产业链的龙头负责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合作社负责公司与农户的沟通协调,与公司一起为农户提供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装销售、统一产 品检测等服务,农户则直接负责生产和交售农产品。”郭晓鸣说。

  农民职业化意味着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是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地位得以提高的表现。郭晓鸣建议,一方面,要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培养和 造就一批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 村实用人才培训,并尝试将职业技术课程纳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计划。

  此外,还必须探索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完善职业农民培训补贴制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对具备资格的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给予补贴,对返乡从事农业经营的能人给予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在他看来,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已演变为普惠式、平均主义的农民收入补贴政策,应进一步探索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发放和利用方式。

  郭晓鸣建议,一是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原则,即保持原有补贴水平不变,对未来直补增加量的发放和利用方式进行创新。二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试点以村为单位集中使用粮食直补资金的方式,探索粮食直补资金村级使用办法。三是借助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载体和平台,以粮食直补资金未来收入权为质押,放大财政直补资金规模,用于改善当地紧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2-06/10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