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城乡环卫一体化130万农民受惠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27  互联网

  城乡洁净,百姓福祉。城乡环境卫生能直观体现一个地方的形象和风貌,展示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投资环境和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围村现象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新瓶颈。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政府的最高要求。生活垃圾处理就是一件天大的小事。济南市未雨绸缪,率先推出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致力于让265万农村人口享受到城市化保洁待遇,还农村以青山绿水。全市城管系统克服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困难,全力推进,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时间未过半的情况下,率先实现任务过半,全市过半办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让130多万农村人口率先享受到城市保洁带来的福祉。扮靓农村家园,符合广大群众的心愿,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市城管部门将继续全力推动,全面打响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战,争取让265万农村人口早日跨入城市保洁待遇行列,让天下泉城城市乡村一样美,为“实力济南、魅力济南、宜居济南”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今年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村为目标,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为重点,率先开展城乡清洁行动,下大力气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让265万农村人口享受城市化保洁待遇。通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环境治理机制,努力实现城乡环境面貌大变样,实现城市保洁精细化、城郊保洁规范化、乡村保洁制度化,努力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业宜居”的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生活质量。

  目前,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实现“时间未过半,任务已过半”目标,各县(市)区完成投资1.25亿元,全市共有46个办镇近2100个村庄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新增保洁员9000余名,建设中转站27处,设置垃圾收集桶41919个,新增垃圾收集车238辆,初步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模式,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办镇占全市农村办镇总数的50%,130多万农民率先受惠。

  幸福生活始自家门口

  一人10元钱 干净一整年

  “跟以前比真是太幸福了,门前道路旁的臭味终于没有了”,家住章丘市明水镇钓鱼台村的60多岁老人张庆兴高兴地说,怎么也没想到,门前路边换上了崭新的垃圾桶,每天都有小车把垃圾拉走,以前垃圾熏人,苍蝇乱飞的状况再也不见了。“这可真是大好事啊,环境干干净净的,看着浑身都舒坦,每口人一年就 10块钱,负担也不重”,提起环卫一体化工作,家住商河县玉皇庙镇白庙村的李善龙表示由衷地支持,“谁都愿意生活好一点,以前连个倒垃圾的地方都没有,勤快一点的倒到河边,比较懒的就直接倒在门口外,出门就是臭味”。

  钓鱼台村和白庙村农民,已享受到环境巨变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济南市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促进城乡大变样给农民带来福音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全市全面启动城乡清洁大行动,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步伐,集中开展垃圾死角清除,转运站建设和规范农村环卫管理等活动,促进城乡大变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市民欢迎。

  构筑城乡“大环卫”格局

  92个乡镇纳入一体化管理

  全市共有136个办镇,其中,农村乡镇为61个,建成区周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街道办事处17个,县(市)驻地街道办事处14个。全市需通过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的街办(乡镇)共92个,涉及农村户籍人口约 265万,每日垃圾产量约2500吨。

  春节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拉开大幕。3月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建工作会议暨城乡清洁行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明确市城管局是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主管部门。

  健全的领导体制是确保工作成效的重要前提。4月12日,市政府出台《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清洁行动的意见》,成立市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城管、建委、交通、环保、农业、园林等多个部门组成,负责全市城乡清洁行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全力构建城乡环卫大格局。各县(市)区及成员单位分别成立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加强本辖区本单位城乡清洁行动工作的领导。

  随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迅速推进,8月15日,全市在商河县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现场会,推广商河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方面的经验,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8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暨统筹委第一次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的通知》,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清洁行动的意见》,市城管局成立市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各县(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督查考核、“以奖代补”和管理推进等具体工作;安排10个专员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督促各县(市)区及成员单位分别成立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加强本辖区本单位城乡清洁行动工作的领导。

  济南市城管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在听取各县(市)区城管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公开招标确保专款专用

  环卫一体化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

  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后,先后制定《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考核评比制度暂行办法》、《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专项资金管理指导意见》等工作管理文件及《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中转站设置建设技术要求》、《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收集车辆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文件,以加强对各县(市)区城乡清洁行动的工作引导,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要求开展。

  为加强各县(市)区城乡清洁行动信息交流,市城管局下发《关于建立城乡清洁行动周报等制度的通知》,各单位对城乡清洁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周报、月报和信息上报,加强信息调度和交流;确定各县(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信息管理专职人员,由专职人员总体负责各类信息上传下达,每月一次定期召开信息管理人员专题交流会;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或做法,形成工作简报,下发到各县(市)区加以宣传和学习。

  紧抓工作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市城管局将城乡一体考核列为2011年城管委千分制主要考核内容,形成周检查、月调度、季通报的考核机制。研究制订《2011年科学发展观考核计分办法和考核任务分解落实》,文件内容细化考核方式、考核指标、目标任务及计分方法等内容,其中,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和高新区科学发展观考核总分为15分,历城、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6个县(市)区科学发展观考核总分为7.5分。

  创新管理方式,采用项目管理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效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管理中标单位,签订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合同;通过业主项目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项目管理方法、手段及思路,以实现为本项目提供管理咨询与管理推进等服务;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平台,加强市级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就城乡环卫一体化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监管。

  县、镇、村“三位一体”

  新增农村保洁员9000余名

  为进一步理顺城乡环卫体系,各区县在办事处设置城管局垂直管理的环卫所,负责辖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在各乡镇设立的环卫所,行政上受乡镇(街道)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城市管理局领导,负责乡镇(街道)范围内保洁人员配备及管理,垃圾桶购置和安置,垃圾清运车辆购置和运行管理,收缴村(居)保洁费,发放保洁人员工资,协助城市管理局做好垃圾转运工作。行政村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协助乡镇(街道)环卫所做好管理工作。按照市级指导监督,县级统筹负责,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乡镇环卫管理机构,做到县(市)区、镇(街道)、村环卫管理“三位一体”,尽快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积极建立保洁制度。户包卫生,实行垃圾袋装化,各住户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放置垃圾;村包秩序,协调环卫部门落实好每日垃圾收集工作,及时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等行为;乡镇环卫所包清运,及时完成乡镇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对行政村保洁到班组进行考核。

  进一步充实乡镇驻地保洁队伍,在社区、村庄普遍配备专职保洁员,形成专业队伍为主、全民动员、多方参与的环卫队伍体系。环卫设施设备建设和配置,按每100户设置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村内保洁员,由各环卫所负责从本村招聘,统一管理。按每车2人的标准配置垃圾收集员,由县(市)区环卫部门负责招聘,统一管理。按每个中转站3-5人标准配置中转站管理员,由县(市)区环卫部门负责招聘,统一管理。目前,全市新增9000名农村保洁员。

  清除南部山区裸露垃圾

  泉城“大水缸”清水长流

  环境卫生工作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理应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

  全市城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马上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城乡常年积存的垃圾,消灭卫生死角,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路问题。积极开展“三清”活动,重点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在短时间内使全市农村环境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力争全市村容村貌“一月有变化、三月见成效、半年大变样”,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幸福感。

  排查各类垃圾死角,延伸排查清理范围,加大农村垃圾死角排查清理力度,重点对进出村道路、房前屋后、沟渠河道、田间地头等区域垃圾死角进行排查清理。针对容易形成垃圾死角和反复回潮的区域,配建相应设施,建立垃圾死角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排查清理成果。制定了针对城乡结合部、开放式小区组织开展突击整治行动方案,各区已开展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死角进行排查和登记工作,并结合城乡清洁行动要求开展清理垃圾专项行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已完成对全市794处垃圾死角进行清理,共清理垃圾6250立方。重点开展南部生态经济保护区祼露垃圾清除行动,共出动保洁员4000余人次,出动车辆设备70余次,清除垃圾1740立方米,基本消除南部山区裸露垃圾。

  统管统运体系基本确立

  建设中转站27处

  环卫设施是环卫工作的载体和基础,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环境卫生质量。全市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中转体系,加大乡镇(街道)垃圾收集系统、运输系统和乡镇(街道)转运站建设。按照行政村每15户设1个垃圾桶,每2000户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每1-2个镇设置一处转运站的标准,建立农村垃圾收集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中转站27处,购置垃圾收集桶41919个,垃圾清运车238辆。乡镇(街道)垃圾转运站占地2-6亩,建有办公用房,压缩车间,停车棚等必要生产、生活设施和附属设施,每个转运站配套密闭垃圾专用转运车。

  在做好主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同时,逐步带动县(市)和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配套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实现“村收集、镇运输、区中转、县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配套建设县(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厂。章丘市、平阴县、商河县等均建有符合国家规划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厂;济阳县借助辖区建有市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优势,建设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满足日常生活垃圾转运需求;长清区即将建设市第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2500吨,县(市)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统管统运。

  为进一步推进环卫一体化,济南市政府成立督查考核组,制定检查考核标准,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等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督导、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各县(市)区也对乡(镇)行动推进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考核。通过层层落实监督考核责任,强化工作落实,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

  因地制宜创新运行机制

  全托管和半托管破解难题

  我市坚持制度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作业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监管数字化的管理运行模式,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成效。

  创新对村(居)的管理方式。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从各地实际出发,量体裁衣,突出地域特点和特色,实施求是,注重实效。采用全托管或半托管形式,全托管由环卫所负责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及保洁员管理;半托管,环卫所只负责垃圾收运,其他由村委会自行负责。创新资金筹集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章丘市增加6000万元、商河县增加3000万元、济阳县增加3000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县市区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通过“镇村拿一块、群众集一块”等形式,筹集一体化费用,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形式筹措一部分,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加强督察考核。章丘市成立4个监察中队,负责每月一次对环卫所、环卫所每周一次对管理员、管理员每天对保洁员的三级检查考核制度,并通过数字化环卫管理平台实现干管、管监有效分离。商河县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全县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由县考核办每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评。各乡镇(街道)环卫所对村(居)“两委”采取季度督导。环卫管理人员对街道保洁员、垃圾清运人员采取日巡查、周督导、月调度、季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检查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兑现奖惩。

  全面提升主城区环境净化水平。严格实行规范化作业标准,推行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延伸保洁作业范围,向支路街巷、城乡结合部、河道、各类广场、专用停车场、农贸市场、花坛绿地延伸,消除保洁盲区,保洁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和规范化处理,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95%以上。

  时间未过半而任务已经过半,显示出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强有力的推进力度和农民改善农村环境的迫切愿望。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清洁行动,济南市城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和界定阶段性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分解———

  10月底前,全部完成镇环卫所建设,理顺城乡环卫管理体制,形成市、区(县、市)、镇、村(居)四级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格局。

  今年年底,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硬件设施任务60%以上,各县(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60%。

  2012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所涉及的转运站、收集车等硬件设施。

  2012年底,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达标率达90%,初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环卫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全面攻坚“四部曲”———

  城乡结合部集中整治阶段(至2011年9月30日),集中开展垃圾死角清除行动,集中消除垃圾死角,对城乡结合部村居单位实行生活垃圾统管统运行动,签订委托协议,设置垃圾收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死角产生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各相关责任单位按照规范建设标准,借鉴试点镇、街道成功经验,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配齐环卫人员,购置环卫设备,加快环卫设施建设。

  理顺管理阶段(2012年7月至2012年11月),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运行良好。

  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对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好经验,好举措进行总结,巩固成果,表彰先进,推动全市环卫事业发展。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0-27/104910.html